行业协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_市场经济论文

行业协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_市场经济论文

行业协会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业协会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中介组织论文,适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论述了行业协会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重要组织形式,介绍了港、台、日本等工商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与基本职能,并对加强我国行业组织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行业协会 市场经济 中介组织

一、行业协会适应了体制转轨的需要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体制上的过渡要求相应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方式的变革。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阐明了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明确了通过行业协会实行行业管理方式与管理组织改革的方向。

(一)行业协会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等经营活动均由国家计划规定,在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之下,企业处于无权、无责、无风险状况,与市场联系很少,其经营机制必然是被动、僵化,缺少生机与活力。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企业急需摆脱政府的直接控制。行业协会作为同行企业自愿参加的民间组织,它的主要作用是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不具有政府行政机关强制约束的职权,企业主要在市场中按照市场信号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信号灵活反映、自主经营。以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来代替政府主管部门的直接控制,将能较好地实现政企分开,充分发挥企业自主经营、增强活力、转换经营机制的作用。

(二)行业协会有利于克服条块分割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同一行业的众多企业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与地方政府机构,形成条块分割,彼此割裂,妨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重组,社会经济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大而全、小而全,规模不经济,产业结构失衡等现象屡有发生,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妨碍企业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的提高。行业协会突破部门与地区界限,把同行业企业统一联合起来,打破条块分割,改变过去部门管理的不合理做法,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与重组,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行业协会有利于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包含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两个本质内容,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则是处于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之下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宏观调控是政府行为,市场机制主要是企业行为,政府与企业这两个层次之间跨度较大,我国企业数量又很大,需要有一个中间层次来承上启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信号,一方面通过市场直接到达企业,同时,在某些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政府的调控要求,还需要通过行业协会实现有组织的,也是更有效的传递与推行,使政府的要求更快地到达企业。在我国当前体制转轨时期,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与规范,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尚未完成,企业行为也不甚规范,这就尤其需要行业组织发挥中间层次的传递、沟通、协调等作用,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地得到实施。

(四)行业协会有利于市场行为的规范化

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规范化、有序化和竞争是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市场的规范与秩序,一方面靠健全法制建设,用法制来规范市场的各种行为;但是,法制不可能包罗万象,解决一切问题,市场的规范与秩序,还要依靠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行规行约,约束同行企业共同遵守产品技术标准、质量规格、服务规范,杜绝假冒伪劣,提高职业道德,提高信誉,树立新风。行业协会还要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督,促进市场机制的规范化、秩序化。行业协会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行政机关,这些活动应属于民间性、自律性的行业组织管理。

由此可见,行业协会是市场体系的中介组织,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中间环节,是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需要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可供参考的港台地区和日本的做法与经验

在我国,民间性的工商业行业组织历史悠久,在不同历史时期,行业组织的性质与形式也有所不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行业组织,称为“行会”,历经唐、宋、元、明各代,都有所发展。到了清朝,随着交通和工商业的发展,作客他乡的人增多,为了保护同乡、同业的利益,逐步组织成同乡、同业参加的“行帮”组织。不论是行会还是行帮,都带有封建经济的色彩,它们从组织上和职能上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特色,在协调内部矛盾,抵制外部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国年间,工商业主按经营的商品性质和用途组织起来,称为“同业公会”。解放后,公私合营,对原来代表私人企业的同业公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渐被取消。从此,行业组织在中国出现了一段几十年的空白与断层。改革开放以来,适合市场机制需要的行业组织又逐渐兴起,1982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经委、体改委文件中明确指出要“进行行业组织的试点”,之后,针对部门管理的弊端,又提出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的要求。于是,我国的行业组织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几十年的断层,企业及地方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传统体制的做法,新建立起来的行业协会存在着体制不顺、职能不明、实力不强、不规范、不得力等实际问题。今天,有必要在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前提下,参考西方及港台的有益经验,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行业组织与行业管理道路。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和日本经济体制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然而都带有一定的东方文化色彩,可能对我们有更多的参考价值。这里介绍一点港台地区和日本工商业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的情况。

(一)香港的中介服务机构

近几年,我曾走访过香港工业总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贸易发展局,这三个机构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向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香港工业总会的目的是促进和维护香港工业界的利益,为会员提供具体的工贸服务,组织教育培训,代表本地工业家发表意见。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为工业企业,特别是数量极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管理、新产品设计、训练课程等服务,是一个为提高香港工业生产力服务的组织。香港贸易发展局为工商企业提供进出口贸易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商品信息,在境内外举办商品信息发布会,组织商品交易洽谈,尤其注重与中国大陆的贸易事务。

香港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采取积极不干预政策,这些半官半民的中介机构都是在60年代香港经济工业化及贸易发展时期建立的,对香港经济以及工商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非官方的性质。它们都是得到政府许可与支持的非官方机构,民间性的特点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半官半民性的机构,政府拨给部分经费,对他们的活动有一定影响。香港政府设有官方的工业署、贸易署,但香港人士认为,官方机构缺乏灵活性,动作比较慢,而民间机构信息灵、动作快,没有多少顾虑与不必要的束缚,更能适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这些半官半民机构的有效服务受到工商企业的普遍欢迎。

2.对工商企业提供廉价而有效的服务。这三个机构都是有偿服务的非盈利性机构,大量中小企业得益甚大。中小企业实力小,而它们的经营范围、营业距离、对外辐射面却很大,企业本身没有力量在广大范围内独立开展全部业务,而这些服务组织具有很强的专业机构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能够提供廉价有效的服务,弥补了中小企业之不足,颇受欢迎。

3.经费来源。香港政府向这些机构提供部分业务经费,服务收费也是它们业务开支的重要来源,生产力促进局、贸易发展局每年政府拨款和服务收费约各占一半。机构本身是非盈利性质的,因此,企业付出较少的费用,却能得到加倍的服务。香港工业总会有一项政府委托的职权,即为香港工商企业签发商品产地来源证及转口贸易证,这是收费的,它是进出口贸易所必需的手续,这笔收入成了该会的重要财源。

4.工作效率高。这些半官半民的机构拥有一批有较高业务水平与实际经验的工作人员,应该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专家,能量大,效率高,贸易发展局共有70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200人在海外,在世界各地设有37个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服务质量相当高。

5.注重办实事。这些机构的服务内容都是工商企业所十分需要的,急企业之所急,注重实际效果。香港工业总会的主要服务内容有:签发产品产地来源证与转口贸易证,推行香港优质产品标志计划,按客户要求提供多种风险保单、品质保证及商标和版权的顾问服务,解答贸易方面的查询,开展经济研究,举办研讨会,组织海外考察团,厂商与买方的撮合服务,承担工贸研究项目,提供培训课程,接受ISO9000 顾问服务。

6.组织灵活,服务面广。这些组织的会员完全由企业自愿参加,没有任何强制,工业企业不论经营规模、业务性质、母公司所在地、东主国国籍,都可以参加工业总会为会员。香港工业总会会员3000多个,都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到香港企业总数的1/10,却占出口贸易总额的50%以上,工业总会的服务对象是面向所有企业,包括非会员企业,不过对非会员企业服务收费标准略高于会员企业。

香港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数量甚多,这里只是据我访问过的三家重要机构作以上简要介绍。总的来说,这几个机构已经建立起良性的运行机制,各方面关系比较顺,他们的有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

(二)台湾的工业团体

台湾地区的行业组织,分为工业与商业两大系列。工业团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各级工业同业公会,由同行业的工厂、企业组成;一类为各级工业会,按地区设立。工业团体以协调同业关系,增进共同利益并谋划工业之改良推广,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具有法人资格。工业团体是自律自治性组织,但要受政府的监督与指导。所有工厂、企业均应参加一种工业团体,实行强制入会,这一点与香港不同。工业团体的经费主要来源是会员缴纳的会费,按资本额与工厂规模分档缴纳会费。

按照台湾“工业团体法”规定,工业团体的任务有16条之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产业环境之一般研究, 境内外工业发展状况之调查、统计、研究;(2)生产因素之调查开发, 如原料来源之调查及协助调配,工业生产技术发展、推广与合作开发;(3 )会员权益之维护与纠纷之调处,如同业之间、劳资之间纠纷之调处,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仿冒;(4)公益事业之举办, 如会员及社会公益事业之举办;(5)会员同业之服务,如广告、展览,证照之申领、变更, 资格证明;(6)政府行政事务之参与, 如政府有关工业与经济方面的政策法令之推行、研究与建议,政府机关授权委托服务事项;(7 )会籍之建立等。

台湾地区的经济体制属于政府干预比较多的市场经济类型,台湾的工业团体与香港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台湾“工业团体法”规定,所有工业企业均必须加入工业团体,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工业团体,包括工业同业公会和地区性工业会的许多业务活动均规定要报请主管部门核准、核定、核备。会员大会要报请主管机关派员指导与监选,因为会员大会要选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等。甚至工业团体的会址,也规定须设于主管机关所在地。总之,台湾地区的工业团体和香港相比,更具有统一性、强制性、权威性。

台湾政府比较重视发挥工业团体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他们提出了四点要求:(1)推动策略联盟,提升企业竞争力, 就是通过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来增强竞争力,当然这是要在不违反“公平交易法”原则下的。(2)扩大工业团体功能,协助政府处理经济事务。(3)加强推展国际事务,整合对外投资。(4 )参与产业政策的研拟及协助推动产业政策。

(三)日本的行业组织

行业组织在日本,数量庞大,有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共有三种形式:

1.特殊法人。如日本贸易振兴会,各种出口组合和进口组合,是根据日本政府制定的专门法律、为实现某种经济政策和某种发展目标而设立,业务上接受政府直接和间接的指导,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经费。

2.工业会。在法律上称为社团法人,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同一行业的多数企业共同申请,由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通产省)审核、批准建立的行业组织,它们是根据共同的利害关系,以相互发展和调整内部关系为目的而结合起来的,如日本汽车工业会、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日本钢铁联盟。另一类是按地区组织的,不问行业的种类与形式,均可参加,以发展地区经济界人士的和睦协作关系、促进相互发展而建立的,一般称作地方商工会议所,它们的全国性中心是日本商工会议所。日本工业团体的主要职能是:收集与交换信息,调整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开展成员的经营活动(生产、销售、研究、技术等),向国会、政府陈述成员的意见,传达有关的行政决定与信息。这类组织有的由政府提供部分资金,有的完全依靠会费。

3.任意团体。又称任意法人,大多为中小企业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是加强软弱的中小企业的团结、代表成员利益的团体,数量很多,不需要申报批准。经费来源于成员企业的捐款与会费。

此外,日本还有几个很有影响的全国性经济团体,不仅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如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日经联)、经济同友会等。

以上香港、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做法与经验,都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三、加强我国行业组织建设的一些设想

我国的工业管理体制要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部门管理向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行业管理转变,这已经是共识。至于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现在已经有了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两年来的改革实践,还有许多全国性、地区性行业协会的经验可供总结,再加上参考借鉴西方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做法,我们已经可以开始考虑我国行业组织与行业管理的基本架构。能否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工业总会,我想目前还不太成熟,还没有根据作出这一决策,但已经可以开始研究探讨。可否设想,先建立为数不多的几个以行业为基础的全国性工业联合会(或称总会),已经建立的轻工总会、纺织总会逐步向这个方向转变职能;此外,还可以以一定的现有机构为依托,经过合并与改组,再试办若干个重工业行业的工业联合会,数量不宜太多,从办好这几个联合会来总结一套规范化的章程,逐步推广与完善。工作部署不能急于求成,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为原则。这是一个总的构想,下面再谈些具体看法。

(一)行业协会的性质 可否定为:行业协会是同行企业为发展生产、增进共同利益、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接受政府一定指导的民间经济联合团体。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处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既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又为企业和市场服务。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行业组织的建设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某些过渡与动态发展的特点,带有某些探索与试验的特点。在目前,某些协会可以带有半官半民的性质,是依法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团法人,与相应的政府机构挂钩,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协作共事,在一定时期中承担某些由政府职能转变而分离出来的行政管理职能,这些职能由行业协会承担之后,其性质将转变为市场中介职能。行业协会的会员以自愿参加为原则,目前对某些基础性行业,也可以规定必须参加。

(二)行业协会的职能 我国的行业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为企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服务。如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 咨询服务,介绍新技术、新管理方法,举办展览,介绍客户。(2)沟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承上启下,上下沟通,协助政府制定与本行业有关的政策,政策的宣传与推行。(3)协调。制定行规行约, 规定产品技术与质量标准,协调本行业企业间的经营行为。(4)监督。 对本行业产品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监督,提高行业信誉,树立行业新风。(5)规划。 开展对本行业国内外发展的基础资料的调查、搜集与整理,研究本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对策,制订本行业发展规划,供政府与企业参考。(6)统计。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经济技术各项指标进行定期的统计、分析。(7)研究。 对行业存在的共同问题、当前经营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8)公证。受政府委托授权,签发各种证照,如产地证、质量评比与资格认证、许可证等。

(三)行业协会的经费 应主要来源于会员单位的会费,行业协会的服务收费。由于行业协会也承担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的功能,承担政府授权委托的某些中介事务,政府可以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给以一定的经费补助,尤其是高层次全国性行业协会、联合会、总会,这样也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将来在条件具备时,可逐步减少补贴。此外,行业协会的经费,还可以有捐赠和协会自办事业的收入。协会要本着勤俭、节约、效能的原则处理经费问题。

(四)配套改革 行业协会作用的充分发挥,在相当程度上与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有着密切关系,如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企业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等。尤其是政府职能转变,应该把它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组织、加强行业管理等问题结合起来研究。

(五)统筹规划,积极支持,加强指导 行业协会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事物,没有多少陈例可循,因此,需要统筹规划,积极支持,加强指导。具体来说要:通过试点,总结经验;规范制度,完善立法;转变职能,协调配套;积极支持,逐步推广。行业协会的建设,行业管理的加强,应由国务院综合经济部门、体改部门、民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加强指导。首先要从现有行业组织的试点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为企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出发点,总结成功的经验,理清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与方案,条件成熟时,可通过立法规范行业组织与行业管理的制度,如制订行业协会章程、行业管理条例,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与政府转变职能、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企业转换机制的步伐协调一致,配套改革,总体推进;由于现有行业组织本身的建设不完善、不规范,经验与实力均甚不足,需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与指导,才能促其发展,渐臻完善。

(六)行业协会当前的主要任务 行业组织和行业管理的健全与完善,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对于已经建立的行业协会来说,不能等待,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建设成长,以自己的工作绩效来增强会员单位对协会的信任和凝聚力。目前行业协会要面向企业、面向市场,主要抓好深化改革、改进管理、调查规划、健全组织等事情。深化改革,就是在积极协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改进管理,就是大力协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努力做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合理定价,改进服务,杜绝伪劣,争创名牌,帮助企业在“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上下功夫;调查规划,就是要深入研究国内外本行业的技术状况、组织结构、经营水平、发展趋势,为本行业的发展和进入世界市场制订参考的总体规划,尤其要注意从全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世界;健全组织,就是做好协会本身的建设,包括章程、机构、人员、工作计划、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的建设。

标签:;  ;  ;  ;  ;  ;  ;  ;  ;  ;  

行业协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