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理论创新及其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意义论文,生态保护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生态保护是一个新兴的事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有许多新的领域需要开拓。为此,生态保护应以理论创新为动力,广泛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从深层次的角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中国当前的生态问题。
1 “理论创新”的一般性特征
生态保护的理论创新是国家环境保护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其一般意义上的普遍特征。
1.1 “理论创新”是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理论创新”既是对错误思想、错误做法的批判和否定,又是对新兴事业的开拓。创新不能回避矛盾、分歧和争论,必须面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创新既然是挑战,那么创新也就要承担风险,风险性是创新的固有特征。敢于承担风险是创新者的必备素质。
1.2 “理论创新”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创新
“理论创新”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包括经济、社会、科学、认识、法律与政策条件等。创新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都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超越了客观条件就会一事无成。因此,创新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客观条件(包括现行的管理体制),审时度势,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创新工作每战必胜。
1.3 “理论创新”是一个从不间断的进化过程
“理论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不间断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又有循序渐进的量的发展过程,而更多的则是量的发展过程。人们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深化认识、积累经验,不断地调整对策和措施。创新不是一次性的决策,创新的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改正错误,完善、深化认识和措施。
1.4 “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前瞻性
“理论创新”需要不断地展望与预测未来。人的行为不能超越现实,超越现实就要失败,但这并不等于思想不能超前。思想认识停滞不前,工作只能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也就不可能打开新局面,更不可能开创新事业。所谓前瞻性就是要摸清历史的脉搏,把握历史的走向,就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回顾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确实有许多工作是暂时做不到的,在不少情况下,暂时做不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要想到、看到和知道,如转基因问题、外来物种问题、遗传资源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胸怀全局,才能把握未来。
1.5 “理论创新”必须借鉴,借鉴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人类是一个整体,人类都是在一个大体相同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实践的条件不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体会和经验,概括和总结出不同的理念和理论。然而这些体会、经验、理念和理论又是相通的,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借鉴外地、外国有益的实践体会和经验,借鉴他们的先进理念和理论,与当地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推动工作,借鉴和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当然继承也是借鉴,是对前人经验的吸收和消化,是一种历史的借鉴。
2 “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是生态保护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工作创新首先要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不只是简单提出几个新的概念和几个新的口号,而是要提出一个比较系统的、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就是近年来国际上推崇和流行的生态保护综合管理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目前生态保护工作应该重点学习、吸收和采用的创新理论和管理思想。
“生态系统”是将“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和它们的无生命环境作为一个生态单位,在其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动态复合体”。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生态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基石之一。当人们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生态保护实际工作的时候,“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便应运而生,成为一种颇具生命力的新思想和管理方式。
“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认为,生态保护应以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良好性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为目标,这也是区别于传统生态建设思想的一个根本点。从生态系统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出发,其管理思想的实质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2.1 强调生态保护要从单要素管理转向多要素综合管理
众所周知,单要素的生态管理往往割裂了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多要素的综合管理才是真正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系统管理。例如,敦煌的月牙泉曾与莫高窟、三危山、鸣沙山齐名,是敦煌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近40年来,月牙泉水位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7~8m降为目前的2~3m,水面也缩小了2/3。为了保护月牙泉,人们虽然多次采取了清挖、注水的措施,仍然无济于事。后来科研调查表明,稳定月牙泉的水源补给,保护其周边的独特地形以及由此形成的局域气流环境,才是保护月牙泉的两大关键措施。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为防治沙漠化的侵害,沿着鸣沙山北麓的水渠,在月牙泉北面种植了一道东西走向的生态防护林。正是人们的这一愚蠢的主观举措,损坏了月牙泉亘古未变的区域小气候。防护林改变了月牙泉的风速和风向,导致风中夹带的沙粒直接坠入泉水之中,并在月牙泉北侧堆积起新的沙山,新的沙山更使变化了的区域小气候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演替。专家们指出,为了保护月牙泉,现在不仅要搬走新沙山,而且还要砍掉防护林。良好的初衷加上大量的投入,得到的却是一个生态系统破坏的深刻教训。月牙泉的教训告诉我们,这种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在于只重视环境中单个要素的建设,忽视了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管理体制的根源在于部门分工过细,必然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分割式的管理,最终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2.2 强调生态保护要从行政区管理转向流域系统管理
按流域进行管理更符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崇。过去许多国家内的行政区都是依据政治、经济、民族、宗教、习俗等因素来划分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划分方式便于管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在下降,而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开发方面的矛盾在上升。为此,一些国家开始按照流域的地理特征,对省级行政区域的边界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国家的行政管理更能有效地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如新西兰等国已经这样做了。
流域管理,就是从生态保护的目标出发,按照流域的地理特征和环境保护要求,对流域上、中、下游的行政管辖权进行重组,促进流域经济活动、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处理好资源利用、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诸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民勤县的生态退化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证。民勤县位居石羊河尾闾,曾有大小上百个湖泊,仅仅在20多年前,这里的湖泊还碧波荡漾,可谓水资源丰富。然而现在却风沙肆虐,生态状况急剧衰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羊河中上游大量用水,供给民勤的水量减少。50年代进入民勤县的水量平均每年5.94亿m[3],目前已经下降到7200万m[3]。由于缺水,全县不少村庄人去屋空。已有2万公顷土地弃耕。生态退化的严酷事实,要求生态保护尽快实施强有力的流域管理。
2.3 强调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的统一管理
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生命系统是地球环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显著标志,它在地球环境的漫长历史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现代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强调对生命系统的保护,强调对物种和遗传基因的保护。例如,瑞典对四大湖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所有的化学指标都是一级的,但是他们认为四大湖泊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原因是由于外来物种(鱼类)的入侵,导使许多原有水生生物灭绝,湖泊的生命系统遭受了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失衡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被削弱了,生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被中断了。在国际上,生命系统已成为环境质量的重要监测指标,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管理内容。
2.4 强调生态保护应是建立在生态监测与科研基础上的科学管理
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本身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离开了科学研究,管理就可能事与愿违。美国曾对某片森林进行了研究。以前,这片森林时常发生一些自然火灾,由于人们采取了严格的控制火灾措施,几十年未发生大的火灾。后来人们发现,森林的物种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耐火性植物衰退了,而不耐火的植物则增加了。由此得出结论,在该地区应该放弃严格控制火灾的管理措施,允许周期性自然火灾的发生,这样更有利于对当地特有物种的保护,可以使这里的生态系统继续按照原有的自然规律发展演替。
美国另有一片森林,其中有一种珍贵的树,近年来这种树缓慢地出现了大面积的衰退现象。科学研究发现,这是由于一种鸟的消亡所导致的。因为,只有当这种树的籽实被这种鸟取食后,再排泄出种籽,这种树才能发芽更新。然而,这种鸟早在100多年前就被人类捕杀灭绝了。可见,为了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加强生态监测与科研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5 强调生态保护是将人类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协调管理
人是生态系统中最具影响力的要素,如果不把人类活动控制、调整好,其他生态要素就容易出现问题,也就无法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2002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布朗先生访问中国,他与中国专家座谈时,有一位中国专家就布朗先生所写的《21世纪谁养活中国》一书中对中国粮食问题所下的结论提出质疑,说中国的粮食目前已经不是够不够吃的问题,而是如何消费的问题。对此,布朗先生回答,中国的粮食确实在大量增产,目前是过关了。但是,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中国为解决粮食问题付出的生态代价和生态赤字都太大了。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如陡坡开垦、毁林毁草开垦、围湖围海造田和过度消耗水资源等,都加大了中国的生态赤字。华北地区粮食产量很高,但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资源的生态赤字逐年上升。截至2000年,华北地区形成的较大地下水漏斗区20余处,总面积4万km[2],降落漏斗中心区的水位埋深40~75m,最深达93.37m,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漏斗。目前,黄河、淮河、辽河的水资源利用率都达到了60%以上,海河的水资源利用率超过了90%,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为110%~120%,甘肃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达200%以上。国际上普遍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利用率应控制在30%以内较为合适,绝对不能超过40%,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生态警戒线。超过40%以后,其流域生态系统必然发生衰退。因此,生态系统保护必须要把人的活动纳入管理范围,离开了调整和制约人的行为,生态保护就是一句空话。
将人类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管理还有另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要鼓励当地居民自觉参与生态保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态保护目标的真正实现。因此,任何生态保护都要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满足他们生存与生活的要求,不仅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而且要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持续稳定地提高。
总之,“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强调了对生态保护在内容与形式、方式与体制、目标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强调了政府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的宏观性、综合性和协调性。
3 “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使科学生态保护观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与非科学的思想冲突从未间断过,人类社会就是伴随着这种从未间断的冲突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和管理领域也是如此。“生态系统方式”的管理思想是一种科学的生态保护观念,这一思想的提出使科学生态保护观念有了更加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历史性突破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3.1 生态保护宗旨的突破
传统的生态建设思想认为,提高植被覆盖率是生态保护的最高宗旨和奋斗目标。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提高植被覆盖率,不惜增加巨额投资来建设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到现在,这种情况依然存在。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认为,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生态过程的良性循环,才是生态保护的最高宗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那么生态系统的质量就一定能够提高。其实植被覆盖率并不重要,因为从改善环境的角度看,提高植被覆盖率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有些地方为了单纯追求覆盖率,用人工植被取代天然植被,反而使良好的环境受到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才是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措施,没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就会失衡,生态服务功能就要降低,生态过程也就不可能完整了。
3.2 生态保护理念的突破
传统的生态建设将生态系统分为不同的要素和不同的组成部分,又将不同的系统要素交给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条件下,必然会产生一个负面效应的后果,即把原本相互密切联系的环境要素各自孤立起来,导致管林的部门只管种树,管牧的部门只管种草,管水的部门只管引水调水,管土地的部门只管计划用地,管海的部门只管海域的开发利用。这种做法已经有许多失败的先例。不仅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就是在湿润多雨的南方,树种活了而水土流失照样存在和蔓延的情况也大有所在。因此在我国分割生态系统的管理体制已是导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认为,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对环境的各要素应采用系统的观点,综合分析,统筹管理。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更加强调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统一性、宏观性和综合性。就环境管理体制而言,单要素的管理部门应当尽量少设;即使设立,也应当在部门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机制,即应当有一个对环境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权威部门。
3.3 生态保护领域的突破
传统的生态建设强调,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地区是开展生态建设的主要领域。抓住这个重点领域,集中资金投入,持续开展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必见成效。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认为,生态环境退化主要是由于人为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活动引起的,要解决生态退化必须首先调整人类开发活动及经济行为。如果不调整人为活动,而用改造自然的方式去开展生态建设,环境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例如,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生态问题,就要首先考虑如何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压缩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对农业垦荒带来的生态退化,就要着眼于如何调整和限制人的开荒行为,向农民提供补贴,通过退耕封育等措施来恢复地表植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就要通过限制天然林的砍伐,发展替代产业,压缩木材消费,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木材深加工。当然,贫困是导致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调整人的经济活动中,首先要解决贫困问题,否则再好的政策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把调整人为活动和解决贫困问题结合起来,环境问题才能最终从根本上解决。
3.4 生态保护方针的突破
传统的生态建设强调,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地区进行人工恢复重建是头等重要的。只要持之以恒,生态环境就会好起来。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有的人认为生态建设就是要多种树、种大树。事实上,在许多地区种树的成活率很低,种大树的成活率就更低。如在某个省会城市里种的大树中有70%不能成活,况且这些大树都是从山上挖来的,结果不仅城里的树没种活,山上的植被也遭到了破坏。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认为,对环境尚未破坏的地区,应该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对已遭破坏的地区,应采取自然封育为主,实行“面上封育,点上治理”,“大封育,小治理”的方针。这类做法既节省投资,又见效快,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陕西、内蒙古等省区提出了“小治理、大封育,点上治理、面上封育”的指导思想。水利部门就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新思想。
3.5 生态保护方法的突破
传统的生态建设思想认为,采取生物、工程的措施开展生态建设,进行人为干预,是解决生态环境退化的最有效手段。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认为,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方法是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综合措施,这些措施是调整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的最有效方法,而生物的、工程的措施只是辅助手段。俗话说,下药必须对症,解决问题也要有针对性。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超载过牧、滥采乱挖、过度消耗水资源等是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人的经济行为,如果主要依靠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因此,解决人为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主要还应依赖于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管理手段。
4 “生态系统方式”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4.1 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
在中东部生态现状调查开始时,很多人认为中东部生态环境形势不错,理由主要是两条,一是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二是水土流失率逐年下降。这也是客观事实。然而,调查的结论却截然相反,调查认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早期的生态问题有所好转,新的生态问题在继续发展;人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原生生态环境在加速衰退;单一性的生态问题有所控制,系统性的生态问题更加严重;浅层次的生态问题有所解决,深层次的生态问题更加突出。总体上看,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生态退化的趋势在加剧,生态灾害在加重,生态问题更加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如何理解“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而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呢?黄河断流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现在媒体报道黄河连续3年没有断流,似乎我国已经解决了黄河断流问题。实际上,仅是断流现象有所缓解,这两年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枯水季节从小浪底水库往下游放水,其代价是减少发电。这样做虽然暂时缓解了断流,但直接后果是延长了国家有关工程投资回收的周期。虽然目前黄河没有断流,但上游的许多引水工程、建坝工程还在不断上马。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意味着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在目前62%的水平上仍将继续攀升。按生态保护的要求,黄河的水资源利用率应该逐年下降,而不应该上升,因此黄河断流的根源没有解决,断流的本质还在加剧。如果不用生态系统方式去判断环境形势,可能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生态系统方式是判断环境形势的最基本出发点。
4.2 有利于科学地决定工作思路的走向
生态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关注热点。城市生态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中外专家的设计思路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专家强调种树、种草、种花,强调修建水池、喷泉、亭阁、雕塑和大型广场等,还增加了一些与人相伴生的鸟。虽然也是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清洁卫生,但主要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文化,核心理念是凭借着人的想象来安排设计环境,是按照人的意志来建造环境。外国专家则强调使用当地的树种、草种,树种、草种的选择和面积的大小都要考虑适宜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特别是鸟类的生存;在树林之间,还要考虑野生动物的通道;在设计时特别强调要保留自然河道和湖泊湿地,要保护多样性的物种和生态景观。这种生态设计真正体现了生态学的科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人与野生动植物的友好相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用生态学思想来设计城市,把人的生活环境融入大自然,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与之相比,我们的差距太大。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工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内部及其周边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面硬化、湖滨石岸化、河道渠化、物种单一化、景观简单化现象普遍。结果导致:人工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功能低,维护费用高。以北京为例,绿化树种都是速生林。70年代栽植的树,到90年代都退化了,而今正在进行第二轮绿化树种的更新,基本上仍以速生树为主。而国外的城市绿化树种并不选择速生的,大多选用可生长几百年的本地树种,其更新也主要是自然更新。
4.3 有利于调整生态建设和资金投入的方向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生态建设的投入,对改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不少资金,由于脱离了“生态系统方式”管理思想的科学指导,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一些城市为了治理街头杨树的飞絮问题,使用植物激素喷洒杨树。这种做法受到了专家们的质疑,因为这样做加大了植物激素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专家们指出,只要在杨树下面种植适当的灌木、草丛或保留疏松的地表,杨絮就能被吸附住,从而避免飞絮污染问题;因为只有在树下和周边都是硬化的地面和墙面时,杨絮才会由于不能着地而漫天飞扬。专家们建议,如果把研究以植物激素治理杨絮的高额经费用于改造城市地面硬化的问题,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会更好些。
4.4 有利于对相关工作做出客观评估
宁夏西吉县在1982-1986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400万美元、国内配套1400万美元用于生态建设,结果失败了。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西部地区开始进行退耕还林时,做出重要批示:“宁夏西吉退耕还林项目的失败对于当前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作是一个生动而痛苦的教训,我们不能再重复这个历史的错误。”
在总结宁夏西吉的惨重教训时,许多专家指出,西吉海拔1688~2633米,主要的地貌类型是黄土丘陵、河谷、土石山地,自然植被类型为次生灌丛、草甸及山地草原和干草原,并以干草原为主。这里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大规模种乔木。原国务院“三西”领导小组提出西吉县造林应以灌木为主。县里的造林规划也要求,主要营造灌木林。项目实施前,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认为应特别注意培育草原,发展畜牧业。但实际上种的还是乔木,其中杨树占70%以上。事实上,在该地区种草得益比种树更快。造林树种只限于杨树和柳树,就树种而言,这种做法危害极大。结果杨树长得很不好,而且由于90年代发生大规模天牛病,树木全部死亡了。其教训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待于后人研究总结。
标签:生态防护论文; 理论创新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月牙泉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生态科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三农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