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规划管理服务所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问题有了很大进步。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虽然需要适应新常态的变化,但是城市的规划并不可以一味地进行变革,还需要对传统的城市规划优势进行传承。因此,本文先对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特点进行简单介绍,然后简述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和变革,希望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引言
城市规划建设总是在漫长且曲折的动态变化中缓慢推进。在此发展进程中,通过传承与变革可以不断优化城市功能,营造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且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到来,传统发展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城市发展规划应当积极借鉴先进理念和技术,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1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问题
1.1城乡规划变革发展问题
城乡规划变革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规划建设目标与实施脱节,由于城乡规划编制环节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与项目对接规划目标,诸多规划难以实际落地与实施。传统城乡规划的制定大多没有考虑规划实施主体——包括城市各政府、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以及市场投资主体投资开发的实际需求。城乡规划仅凭技术理想,对城乡用地类型、规模、布局进行安排,并未提出现实中土地如何开发、再开发,或者应该通过哪些行动来改变土地利用以及改善环境。城乡规划仅仅是形成理想的空间安排后,再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管理者据此作出管理决策,或者要求市场投资主体按照具体的空间方案进行投资开发,然而对地方政府与各部门管理者来讲,规划蓝图和文本过于专业而不易理解,无法将理论方案转化为实践内容,进而导致城乡规划建设目标与实施严重脱节。
1.2城市规划体系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型阶段,城市规划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其编制过程中与内容制作。从管理角度来看,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是政府控制与把握城市发展命脉的重要手段,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与行政意涵。从时间角度来看,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动态性,这要求规划依据不同时期城市发展呈现的现状、问题与诉求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稳定,以确保建设事项的落实与政策的延续。当时,在市场经济活跃的新常态背景下,城市发展突飞猛进,而城市规划难以对此有长期性的预测与把握。此外,受行政体系调整与政府各部门职能变化的直接影响,城市规划存在频繁变动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城市规划的不稳定性,导致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内容难以明确,城市建设的诸多事项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多项规划项目难以得到及时审批与反馈,成为阻碍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当前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被视作指导城市规划传承与变革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规划。可是,这三种规划工作的编制主体不尽相同,编制年限和有效期的起始时间也存在差异,很难实现有效对接。以城乡总体规划为例,其作为指导城市规划传承与变革的法定规划,按照当前编制的标准要求,其主导编制机构是城建部,在整个编制过程中,城建部理应和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所编制的土地规划进行必要地衔接,可实际上,因为两者编制的主体和时间存在差异,所以难以进行有效衔接。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所编制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城市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的“准则”,但是忽视了对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与空间的布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
2.1传承城市规划的传统优势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规划方案中会更多地融入城市的地域文化,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载体。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取其精华,将对城市发展有促进性作用的文化予以保留,并将其融入到城市规划过程中,合理配置现有资源,促进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使城市规划体现出更多的传统规划优势。
2.2传承“回归本源”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对传统规划的传承,其目的在于让城市“回归本源”,但是“回归本源”并不是指让城市发展退化,而是要在融入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回归城市发展的本源——人类生态文明及人类社会文明。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城市的“回归本源”发展,让城市中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在打造特色城市的基础上,让城市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如: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由于受到徽州传统宗族文化、徽商文化、移民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当地建筑形成了以“祠堂”、“牌坊”、“民居”为基础的古建三绝,让城市看起来不仅具备一定的地域特色,同时让城市回归了本源,传承了传统的城市规划优势,并与现代化元素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魅力的城市。
3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变革
3.1以市场化的发展为导向
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原有的计划经济正逐渐向着市场经济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城市规划面临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加。首先,城市的发展动力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组成;其次,城市利益格局打破了传统格局的限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应的利益冲突也在逐渐增多;再次,资源配置的多样性,使得市场具有一定的决定权;最后,政府开始使用各种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规划标准也在随之增高,对城市布局、功能性的发挥以及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高效应用互联网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深化普及,其思维模式已逐步渗透到多个领域。面对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多类型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转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于是在2015年的政府年度报告中,出现了诸多新鲜词汇,预示着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型经济模式正在悄然形成,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针对此,城市规划建设应当深化对创新理念的认知,高效合理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并转变思维模式,优化完善工作手段。
3.3完善规划体系,注重提升生活品质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化体系,一方面要明确城市规划的基本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需要变革的内容,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切依法规划、依法管理”的基本方针来展开现骨干规划工作,听过科学化的定量分析来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此外,在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城市规划是站在哪一个角度来进行变革的,其根源始终是要以人为基础,因此,在城市规划变革的过程中,应当要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能源,切实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有效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3.4推进城市规划的理性发展
现阶段,在新形势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城镇规划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可以说,新城镇规划建设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应当加大珠江三角洲及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建设投入力度,对人口基数大且生态敏感的地区进行特殊化管理。如果只是盲目的规划建设,采取快速增长方式,将会造成小城镇的非理性增长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促进城市化的良好发展,政府应正视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各种问题,协同各部门构建完善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融合以人为本理念,以传承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标准,努力实现城乡统筹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肖峻.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继承与改革[J].江西建材,2016(24).
[2]何先明.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建材与装饰,2017(28).
论文作者:高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常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传统论文; 城乡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