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不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精心的备课,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索,培养小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校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35-02
引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索,使小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从而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率。教师通过具有乐趣的教学活动,能够构建积极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精心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所以教师必须要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备课主要从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和关注学生三个角度来思考:1.确保教学内容精准。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合理挑选教学内容,注重突出教学重难点;2.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由于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教师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会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必须要选用多元教学模式,例如: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情景创设等;3.教学设计要确保简约。教学设计切记不要冗杂,否则学生学习难以抓住重难点,课堂拖沓、无法取得高效教学效率。
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境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语文教材是文字优美的佳作,语言应用十分巧妙,语境描绘也十分精湛,思想表达极为深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教师深入探究教材内容,抓住教学中的核心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教师应当将备课重点放置在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语境上:“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教师应当应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安徒生的背景,应用flash动画的形式播放《卖火柴的小女孩》动画短片,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你能表演一下吗?”通过精心备课与巧妙的课堂引导与提问,学生会感觉兴趣盎然,积极踊跃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此时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催化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应当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那么,要做到有实效地创设情境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事件为背景,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最后,创设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又能感觉到新知识具有挑战性。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坐过高铁火车吗?你们觉着这是一项伟大之举吗?你们觉着伟大之处在哪里?”有的学生会说,高铁火车能够穿过高山,这是它的伟大之处。也有的学生认为高铁火车能够带人们去世界各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学生的交流与探讨,课堂氛围异常活跃,教师在趁机导入新课程《詹天佑》然后应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展示出绚丽的画面以及动人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到开凿山洞的艰难,也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绘图方法应用电子屏幕呈现开凿方式,使学生了解到隧道的开凿方法以及詹天佑的超人智慧,使学生领悟到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方案,以及火车在走人字形路线的动画场景,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詹天佑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超人的智慧以及爱国主义情感。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深层次阅读文本内容,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能动性。
四、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高效率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创设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点拨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稻草人》这篇文章,教师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稻草人吗?你们理想中的稻草人应当是怎样的?”然后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和意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能够学会本节课堂的生字的基础上,教师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叶圣陶的背景以及他的相关作品,鼓励学生通过以小组的形式分段朗读,体会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语句,感受稻草人的善良与尽职尽责。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文章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呢?”“‘稻草人是农人亲手做的,他的骨架是细竹枝……’你们思考一下这几句话描述了什么,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循序渐进的进行阅读和思考,能够感悟语文文本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文本知识结构。
五、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理念,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自主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积极且正确的学习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时,应当鼓励学生自主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发挥沟通能力。通过你一言我一语能够拓展视野,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詹天佑》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考虑一下,如果你乘坐火车经过青龙桥时看见詹天佑的塑像,你想说什么呢?”有的学生说“你是中国人的骄傲,你是民族的骄傲,你的爱国主义情感感染了我,我一定会加倍学习,为祖国做贡献!”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学生的思维之间也能够进行真实的碰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升华课堂教学主题。
通过语文课堂的互动,能够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小组互动与师生互动中增长知识,拓展语文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应当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能够使学生找出文章中具有哲理的对话内容,从而深入思考和思辨,迸发出思维上的火花。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进行循序渐进的提问,通过教师巧妙提问,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的理解教材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校课堂构建式时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创新教学情景,吸引小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将复杂的语文知识直观的了解和思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教师也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频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和互相协作,从而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小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完善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杨相品.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6(02):14-16.
[2]吴丽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须做好“过渡”教学[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6(07):56-58.
[3]姚小红.活力课堂乐学天地——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J].吉林教育.2018(17):121-122.
[4]颜旭方.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校课堂构建方法探究[J].小学语文.2017(08):56-58.
论文作者:何美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情境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