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工程压实度检测评定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琳琳[1](2021)在《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公路等公共交通设施的质量对经济的稳健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很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公路及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也不断加快,之前建设的一部分公路已经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便捷出行,需要对公路进行改扩建施工。国内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较为传统,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策略研究不够充分;而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复杂、工程量大,质量管理与控制难度大,所以要对公路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本文以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改扩建公路工程建设特点,阐述了本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背景及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现状;根据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本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及原则,建立工程质量控制思路和流程,并提出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制定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整体水平。施工过程中,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路基施工和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分项工程质量;施工完毕后,要做好竣工验收的工作。为保证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论文从思想、组织、制度、技术、资金等方面建立质量控制实施保障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论文对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将理论与实际工程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杨露[2](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唐樊龙[3](2020)在《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年来,BIM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当前道路领域在学习与引进BIM技术同时却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高速公路的设计不仅包括线形设计,路面设计也是重要环节。路面设计离不开结构分析,目前BIM环境中却缺少与设计同步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功能。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更多的是利用BIM进行动态模拟与过程展示,却很少建立BIM为基础的可视化施工质量管控,以及相应的质量预警体系,很难应对工程后期频繁的变更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在养护阶段,由于病害数据量大,信息存储困难,文本调阅耗时,很难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估算。此外,对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模型归档,统一管理,依然缺少完善系统的信息平台,使得高速公路服役后期管理难度大,数据调取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道路BIM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分别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以及搭建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基于BIM的典型沥青路面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研究。首先确立Revit作为主要建模软件,通过建立公制常规模型族的方式完成了沥青路面基础模型的创建。然后总结了国内典型沥青路面组合形式,并通过基础模型的参数调整完成了典型沥青路面的三维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Dynamo编程进行了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完成了在BIM中的三维路线自动设计,然后将结构分析公式以Python语言的方式写入Dynamo程序中,并将设计参数与结构分析参数进行串联,实现了在BIM环境中设计与结构分析的同步进行。此外,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数据中转接口,将参数化的BIM模型以数据文件格式导入ABAQUS中,通过借助外部有限元软件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基于BIM-ABAQUS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精确分析。(2)进行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研究。首先采用Dynamo编程创建了能够从Excel自动读取数据的节点程序完成了地质模型创建,然后进行场地模型布置,最后通过Navisworks完成沥青路面施工的模拟。接下来以智能压实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通过MATLAB用最小标准差的方式将压实参数进行区域划分,以代表性压实度参数建立了基于BIM-GIS的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将智能压实获取的质量参数以直观可视的图像表达取代传统的数据繁多读取困难的Excel表达。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专家打分的方式通过C#语言编程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可视化评估程序。最后本文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典型的级配离析病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采用基尼不纯度模型建立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病害参数获取,并将图像识别结果反馈到三维的BIM模型中建立预警提示,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质量状况预警体系。(3)针对养护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不足,开展了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研究。为构建基于BIM的参数化病害模型,首先采用Context Capture利用三维重构技术重构了沥青路面病害的三维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局部病害利用Revit建立基础参数模型的功能,直接在BIM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病害模型然后进行病害纹理贴图,实现病害的精细建模。然后将完成的参数模型导入到道路总体模型中,实现病害尺寸参数在BIM模型中直接测量获取,同时建立关注点,详细记录病害的其他关键信息方便后期查询。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是建立基于BIM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首先结合江苏省历年的养护资料建立不同养护措施的平均费率,通过三维道路模型中的病害信息建立养护成本估算程序。然后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与养护设计规范,以SRI、RQI、PCI、RDI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对上述建立的养护成本估算程序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数据式与三维病害图像相结合的沥青路面自主养护决策模型。(4)开展了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信息平台的研究。建立了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模式,并对采集的数据建立了基于IFC格式的信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DW网页编程软件,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BIM式数据采集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信息平台主体部分包括密码式的加密窗口登录界面,平台主页总体信息概况以及大类目录标签,视频与模型文件存储查询专区,数据文件详细资料归类专区等。
高亮[4](2020)在《高立庄公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刺激着各国家和地区的公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以美国为典型的公路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公路的里程数也在不断增加。实践证明,公路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影响公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结构影响因素与管理影响因素两大类,在各因素影响下,能否按质按量的完成既定的公路工程建设任务,是对这类工程的一个考验。本文结合高立庄公路建设项目案例,从质量控制的角度,结合项目管理现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及Freefat软件对项目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实体质量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找到可能引起路基、路面、原材料故障的情况;再由定量分析,找出系统中较为重要的底事件,对其进行临界重要度排序,对重要程度较大的问题给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实现企业目标。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整体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项目目前质量管理水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
王德玺[5](2020)在《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在于其稳定性,以及行车的舒适性,且便于保养维护,其中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但另一方面,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具有变异性,这些变异性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道路的质量,降低了道路使用的效能。因此,有必要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变异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能够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的办法。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原材料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沥青性能变异的指标影响因素,从五个方面对集料变异性以及矿粉质量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并从沥青混合料变异的机理和分类入手,对影响矿料级配变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沥青混合料配合的优化设计;二、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角度研究了压实质量的变异性,讨论了压实度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对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压实度不均匀的原因和改进对策,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不均匀改进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找出影响改进效果的关键因素;三、结合施工过程,针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的变异性进行控制,从沥青质量控制和集料的加工工艺技术两方面,并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的质量变异性提出了基层平整度与路面压实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及碾压、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控制以及施工缝的处理等四点控制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变异性的研究角度出发,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对集料易出现质量变异性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主要内容如矿料级配、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等进行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再依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乔文龙[6](2020)在《TG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不断增长,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发展日益加快,EPC、PPP等整体式发包项目越来越盛行。在设计、施工、采购等越来越趋于一体的环境下,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如何提升工程质量等质量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要。作为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尤为重要,而质量管理的研究越来越显得势在必行。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企业立足的根本,而采用正确且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法又是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就是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主动控制”恰恰就是人的管理行为的控制。本文就围绕“主动控制”理念及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本文以TG路公路工程作为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探究项目中的质量管理问题与“主动控制”理念及体系的联系与运用。基于质量管理与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分析,总结、梳理了整个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实施以及结果测量等多个内容。指出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建议,最终通过“主动控制”体系建章立制。为深层次地增强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和未来类似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作用。
朱瑞峰[7](2020)在《低温条件下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温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进程的推进,现阶段公路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气候差异性显着的欠发达地区。为满足这些地区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需求,往往需要使用高性能改性沥青,而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良好,在这些地区泛用性强。由于这些地区允许施工的季节区间短,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低温施工工况,同时低温施工条件会严重影响路面施工质量。低温条件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当通常会造成沥青老化、温度离析、压实不足以及层间粘结性能差等情况,从而导致路面在早期出现块状裂缝、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车辙、波浪拥包、坑槽与松散等病害。部分病害如车辙与纵、横向裂缝等,往往在正常施工路面通车3~5年后才会大量出现。为了控制低温施工路面质量,本文确定了竣工验收阶段的低温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指标分为两级,一级指标为路面压实度代表值及压实度合格率;二级指标为温度离析程度、层间抗剪强度、压密型车辙深度指数和施工缝处横向裂缝等效面积。通过对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合理的拌和、摊铺及成型温度范围,能够有效提高低温条件下路面施工质量。1.拌和温度。通过和易性试验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暂定拌和温度。由于低温施工条件对施工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合理的拌和温度在起到让胶结料与矿料充分结合的同时,也为后续的摊铺压实环节提供温度保障,所以需要对拌和温度范围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低温施工工况。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与运输仿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80℃为拌和温度的安全上限,170℃为拌和温度下限。2.成型温度。和易性试验所确定的狭窄成型温度范围不利于指导施工。通过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控制初压温度的马歇尔成型试验与轮碾成型试验,分析混合料体积参数、高低温性能与力学性能等指标与温度的关系,从而确定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合理的初压温度范围,并确定最低容许成型后表面温度,再通过旋转压实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初压温度范围为150℃~170℃,成型后表面温度应大于115℃。3.摊铺温度。为应对低温施工工况影响,本文将摊铺温度分为下卧层温度与摊铺时混合料温度来进行讨论,通过层间粘结性能确定合理的下卧层温度为(40±10)℃,基于ANSYS Fluent瞬态仿真摊铺温度衰减模型,确定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70℃。
陈航[8](2020)在《綦江北连接线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决定了整个项目在寿命期间的使用质量、养护成本及运营期间的安全性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使用效率。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及基础设施投资使用效率等,需要对公路工程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及整体施工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找出其中的质量问题。考虑到以往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存在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不能契合当下政策要求,评价方法存在难以操作等问题,因此,本文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可采用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根据研究成果得到了科学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之后,按此流程,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发、隶属度法,建立了一个包含9个一级评价指标(路基土石方F1、路基边坡防护F2、排水设施F3、路基挡土墙F4、路面工程F5、桥梁工程F6、隧道工程F7、交通安全设施F8、公路生态景观F9)、62个二级评价指标(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偏差等)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到在确定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权重时,不论是使用主观赋权法还是客观赋权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使用主观赋权法使得评价指标权重容易收到专家主观意见的影响,使用客观赋权法不能够有效利用专家的丰富从业经验)。因此,将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与熵权法(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用于确定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之后,进一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为了检验所建立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将其应用于綦江北连接线工程项目。在经过计算分析之后,得到该项目施工质量综合得分为“0.8279”,施工质量等级为“优”这一结论。从而表明了本文所建立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的根据实际项目的基本信息,对其施工质量做出科学评价。
谢继登[9](2020)在《低改高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工程差异沉降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公路改扩建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中路桥过渡段加宽工程纵横向差异沉降特性及控制技术,以及桥台结构稳定性控制的研究不足。因此,本文依托莲株高速改扩建工程,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改高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工程中的路基纵横向差异沉降特性、桥台结构应力位移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低改高公路工程进行调研总结,认为旧路利用应考虑其设计标准低、压实度不足、路基湿度大等问题。进行加宽侧地基沉降现场监测,得到地基沉降由新路坡脚至拼接处先增大后减小的沉降规律,且随监测断面距台背距离增大沉降整体增大。(2)由现场全风化花岗岩的土工试验,得到了路基各层位填料力学参数随含水率变化曲线。运用Geostudio建立湿度场计算模型,获取路基随时间变化的含水率变化曲线,93、94、96区分别于第7、12、13a达到平衡含水率21.3%、20.5%、12.8%,结合土工试验结果,得到了路基各层位土体力学参数的长期性变化情况,路基湿度变化对93、94区土体参数有较大降低。(3)利用ABAQUS建立路桥过渡段加宽模型,得到了过渡段纵横向差异沉降规律及桥台受力位移情况,横断面路面工后沉降在新路肩处最大为3.0cm,差异沉降2.3cm;纵断面差异沉降集中在距台背15m范围内,工后差异沉降3.0cm,运营2a台背错台2.9cm;台身向台前偏移,新路侧台身水平位移在横向分布一致,旧路侧由结合部至旧路肩逐渐减小。(4)对地基换填、旧路换填、土工材料、轻质回填、桥头搭板等纵横向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得到了各技术的控制效果。地基换填、轻质回填对差异沉降减小明显,搭板可有效避免错台;加宽侧单侧换填EPS轻质土较旧路侧同步换填更为合理,单侧换填可减小桥台侧向位移41%,台后15m范围内竖向应力明显减小且5.5m处降低54.6%。
章炜[10](2020)在《新型无机复合固化土特性及在路基工程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传统粗放模式的矿石行业迎来转型升级,交通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使宕渣、碎石等公路工程领域常见路基填料需求增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城市迅速发展尤其是地铁建设带来的建筑弃土体量巨大,合理处置建筑弃土已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次研究针对课题组已初步开发的新型HCL系列建筑弃土固化剂,开展了固化粉质土类的建筑弃土固化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通过室内试验,对粉质土类建筑弃土的原状土和3%、5%、7%、9%掺量HCL固化土进行CBR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试验后发现,随着HCL固化剂掺量的增加,粉质土类的固化土最佳含水率、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均呈上升趋势,最大干密度、膨胀量呈下降趋势,粘结性、水稳定性明显提高;(2)为验证HCL固化剂应用在实际工程的可行性,在粉质土类原状土取土地铺筑试验路段,经施工并养护,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设计目标和规范规定的技术标准;(3)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路基路面进行模拟分析,发现HCL固化土路基较传统路基在力学方面有一定优势。结果显示:HCL固化剂可以有效固化粉质土,在依托工程试验路段中表现良好,成功完成从试验室开发阶段到工程实际应用阶段的技术转化,可带来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推进绿色建筑与道路建设发展。
二、公路工程压实度检测评定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工程压实度检测评定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建设方案 |
2.1.2 技术标准 |
2.2 工程质量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
2.2.1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 |
2.2.2 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
2.2.3 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2.3 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人员因素 |
2.3.2 材料因素 |
2.3.3 机械设备因素 |
2.3.4 技术因素 |
2.3.5 环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规划 |
3.1 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目标 |
3.1.1 质量控制的原则 |
3.1.2 质量控制的目标 |
3.2 质量控制思路与控制流程 |
3.2.1 质量控制思路 |
3.2.2 质量控制流程 |
3.3 质量控制要点 |
3.3.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
3.3.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
3.3.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的质量控制策略 |
4.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
4.1.1 现场勘察与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策略 |
4.1.2 工程质量预控计划 |
4.1.3 临时工程设置方案 |
4.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
4.2.1 人员及材料与机械的控制策略 |
4.2.2 工程施工要点的控制策略 |
4.2.3 施工环境的质量控制策略 |
4.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
4.3.1 验收阶段资料整理 |
4.3.2 质量验收流程控制 |
4.3.3 工程质量跟踪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 |
5.1 思想保障 |
5.1.1 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价值观 |
5.1.2 加强质量控制培训 |
5.2 技术保障 |
5.2.1 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 |
5.2.2 规范施工材料使用及施工计量工作 |
5.2.3 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和软件 |
5.3 组织保障 |
5.3.1 完善施工组织 |
5.3.2 建立施工现场质量小组 |
5.3.3 成立设计回访小组 |
5.4 制度保障 |
5.4.1 制定首件许可制度 |
5.4.2 实施经济责任制度 |
5.4.3 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度 |
5.4.4 建立沟通协调与信息反馈制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 |
2.3 工程地质分区 |
2.3.1 Ⅰ类区 |
2.3.2 Ⅱ类区 |
2.4 特殊性岩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
3.2.1 路肩边沟不洁 |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
3.2.3 土路肩损坏 |
3.2.4 路缘石缺损 |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
3.3.1 盐渍土 |
3.3.2 湿陷性黄土 |
3.3.3 软弱土 |
3.3.4 杂填土 |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
4.2.2 病害调查结果 |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4.3.1 横向裂缝 |
4.3.2 纵向裂缝 |
4.3.3 块状裂缝 |
4.3.4 路面车辙 |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
5.1.3 裂缝修补办法 |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4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管养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5 基于BIM信息数据平台研发的相关研究 |
1.3 当前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运维管养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沥青路面的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 |
2.1 参数化模型建立 |
2.1.1 Revit简介 |
2.1.2 族构件创建 |
2.1.3 参数化模型创建 |
2.2 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
2.2.1 沥青路面组合类型 |
2.2.2 典型路面结构组合 |
2.2.3 代表性道路的参数化建模 |
2.3 基于Dynamo的沥青路面自动化设计与结构分析 |
2.3.1 利用Dynamo实现路面参数可控的三维道路 |
2.3.2 结构分析的参数准备 |
2.3.3 基于Dynamo的路面结构分析 |
2.4 基于BIM的数据中转系统的研发 |
2.4.1 数据转换方法 |
2.4.2 数据转换接口的研发 |
2.5 基于ABAQUS-BIM模型的力学性能验算 |
2.5.1 基于BIM-ABAQUS转换接口的参数化模型数据转换 |
2.5.2 典型路面的ABAQUS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 |
3.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
3.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 |
3.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
3.1.3 当前施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可视化施工模拟 |
3.2.1 施工模拟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
3.2.2 基于BIM的施工场景构建 |
3.2.3 基于BIM的施工过程模拟 |
3.3 基于BIM的路基施工质量管控 |
3.3.1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3.3.2 路基压实度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
3.3.3 确立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评定标准 |
3.3.4 基于BIM-ArcGIS的智能压实质量的可视化监控 |
3.4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信息集成与质量性能评价 |
3.4.1 沥青路面施工信息的参数化集成 |
3.4.2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
3.4.3 基于层次分析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评价 |
3.5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预警 |
3.5.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相关研究 |
3.5.2 集料的边缘检测 |
3.5.3 集料图像分割 |
3.5.4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表征 |
3.5.5 基于BIM的可视化呈现与预警机制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 |
4.1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1.1 三维重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简介 |
4.1.2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2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参数化建模 |
4.2.1 Revit中的基础病害模型制作 |
4.2.2 病害纹理贴图 |
4.2.3 病害模型融入到BIM模型中 |
4.3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
4.3.1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备案 |
4.3.2 基于BIM模式的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管理 |
4.4 基于BIM模式的养护成本估算 |
4.4.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框架 |
4.4.2 沥青路面养护阶段的成本分析 |
4.4.3 基于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 |
4.5 基于BIM的养护自主决策模型建立 |
4.5.1 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方法与过程 |
4.5.2 基于BIM的养护决策分析 |
4.5.3 养护自主决策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研发 |
5.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 |
5.2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处理与表达 |
5.2.1 IFC标准的信息表达方式 |
5.2.2 基于IFC格式的数据表达 |
5.3 信息的上传与导入 |
5.3.1 信息创建过程 |
5.3.2 信息的传递与存储 |
5.3.3 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
5.4 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研发 |
5.4.1 开发平台介绍 |
5.4.2 平台的总体设计 |
5.4.3 平台的可视化展示与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 |
(4)高立庄公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公路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
2.1.1 质量管理的定义 |
2.1.2 公路质量的概念 |
2.1.3 公路质量控制的原则 |
2.1.4 公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
2.2 影响公路质量的原因分类 |
2.3 故障树简介 |
2.3.1 故障树概念及术语符号 |
2.3.2 布尔规则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项目概况及质量管理现状 |
3.1 项目简介 |
3.2 技术指标及施工环境 |
3.3 路基、路面设计简介 |
3.3.1 路基设计简介 |
3.3.2 路面设计简介 |
3.4 质量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3.4.1 质量管理制度 |
3.4.2 质量管理组织 |
3.4.3 管理执行效果分析 |
3.4.4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故障树分析道路工程质量问题 |
4.1 故障树的建树及分析 |
4.1.1 故障树的建树方法和步骤 |
4.1.2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4.1.3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4.2 运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高立庄道路工程质量进行分析 |
4.2.1 高立庄公路故障树概述 |
4.2.2 路基故障分析 |
4.2.3 路面故障分析 |
4.2.4 原材料故障分析 |
4.2.5 各故障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道路质量控制措施 |
5.1 路基质量故障控制措施 |
5.2 路面质量故障控制措施 |
5.3 原材料质量故障控制措施 |
5.4 其他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 |
5.5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 |
6.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6.2 质量管理体系模糊评价模型建立 |
6.2.1 质量管理成熟度划分标准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实施评价与结果分析 |
6.3.1 模糊矩阵的建立及其计算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热拌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变异性研究 |
2.1 沥青原材性能变异性分析 |
2.1.1 沥青原材变异性指标分析 |
2.1.2 沥青原材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
2.2 集料原材变异性分析 |
2.2.1 集料级配变异性分析 |
2.2.2 集料密度及吸水率变异性分析 |
2.2.3 集料压碎值变异性分析 |
2.2.4 集料针片状含量变异分析 |
2.2.5 粗集料中小于0.075mm含量对热拌沥青混合料影响的分析 |
2.3 矿粉质量变异性分析 |
2.3.1 矿粉细度变异性分析 |
2.3.2 矿粉用量变异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变异性研究 |
3.1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机理和类型 |
3.1.1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机理 |
3.1.2 沥青混合料的变异分类 |
3.2 矿料级配变异性及影响因素 |
3.2.1 影响矿料级配变异性的因素 |
3.2.2 考虑级配变异性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化 |
3.3 空隙率对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3.4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生产过程控制的要点 |
3.5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要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质量变异性研究 |
4.1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定义 |
4.2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变异性及影响因素 |
4.2.1 压实度变异性的内容 |
4.2.2 压实度变异性影响因素 |
4.2.3 指标参数的变异性 |
4.2.4 压实度评定 |
4.2.5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计算实例 |
4.3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
4.4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改进效果的评价 |
4.4.1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均匀改进效果的评价模型 |
4.4.2 量化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 |
4.4.3 量化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的控制研究 |
5.1 热拌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变异性的控制 |
5.1.1 沥青质量主要控制措施 |
5.1.2 集料加工控制技术 |
5.2 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
5.3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质量变异性控制策略 |
5.3.1 基层的平整度与路面压实度的控制 |
5.3.2 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及碾压 |
5.3.3 热拌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控制 |
5.3.4 施工缝的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TG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1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 |
2.1.1 质量管理的内涵 |
2.1.2 质量管理原则 |
2.2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
2.2.1 研究现状 |
2.2.2 质量管理内容及相关理论 |
2.2.3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生产要素分析 |
2.2.4 “主动控制”理论对工程质量核心问题的管控 |
第三章 TG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工程基本概况 |
3.1.1 公路工程简介 |
3.1.2 公路工程主要内容 |
3.1.3 主要工序工艺流程图 |
3.1.4 青银公路项目工程特点及重点工序和关键问题 |
3.1.5 项目前期施工条件与进场准备情况 |
3.1.6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及保证措施 |
3.2 TG路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
3.2.1 TG路项目人员管理 |
3.2.2 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
3.2.3 项目材料管理 |
3.2.4 重点工程及关键工序的管理 |
3.3 TG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研究 |
3.3.1 勘察设计质量控制研究 |
3.3.1.1 设计文件数据偏差 |
3.3.1.2 设计文件数据偏差原因分析 |
3.3.2 原材料及混合料级配质量控制研究 |
3.3.2.1 原材料选择及混合料级配质量控制不足 |
3.3.2.2 原材料选择及混合料级配质量控制原因分析 |
3.3.3 基层压实度质量控制研究 |
3.3.3.1 基层施工质量控制不足 |
3.3.3.2 基层施工质量管理不足原因分析 |
3.3.4 质量管理问题分析结论 |
第四章 优化TG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
4.1 “主动控制”理论在TG路公路中的应用 |
4.1.1 针对勘察设计数据差别大的主动控制措施 |
4.1.2 针对原材料选择及混合料级配质量控制的主动控制措施 |
4.1.3 针对路面基层施工过程相关问题的主动控制措施 |
4.2 “主动控制”理念在后续项目中应用 |
4.2.1 施工准备阶段“主动控制”主要工作内容 |
4.2.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主动控制”主要工作内容 |
4.2.3 竣工验收阶段“主动控制”主要工作内容 |
4.3 “主动控制”理念在公司管理制度中应用 |
4.3.1 主动控制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
4.3.2 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标准 |
4.3.3 施工制度不断完善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低温条件下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温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研究现状 |
1.2.2 沥青路面低温工况应对措施研究现状 |
1.2.3 热拌改性沥青路面低温施工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
2.1 路面病害产生机理分析 |
2.1.1 变形类病害成因分析 |
2.1.2 裂缝类病害成因分析 |
2.1.3 表面缺损类病害成因分析 |
2.2 确定低温工况下施工路面常见病害类型 |
2.2.1 低温施工工况对于混合料的影响 |
2.2.2 低温施工工况易导致的病害类型 |
2.3 确定合理的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
2.3.1 确定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一级指标 |
2.3.2 确定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二级指标 |
2.3.3 建立调查低温工况下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汇总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温工况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的确定 |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材料 |
3.2 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暂定拌合温度 |
3.2.1 SBS改性沥青以及基质沥青粘度测试 |
3.2.2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基质沥青混合料和易性试验 |
3.2.3 回归分析确定暂定拌和温度 |
3.3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修正 |
3.3.1 SBS改性沥青模拟施工老化试验 |
3.3.2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上限 |
3.3.3 混合料运输过程温度逸散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4 温度逸散模型仿真结果 |
3.3.5 SBS改性沥青混合的拌和温度下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温度范围研究 |
4.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原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2 低温条件下马歇尔成型试验 |
4.2.1 体积指标与温度的关系 |
4.2.2 稳定度与温度的关系 |
4.2.3 流值与温度的关系 |
4.3 低温条件下轮碾成型试验 |
4.3.1 体积指标与温度的关系 |
4.3.2 车辙试验结果与温度的关系 |
4.3.3 弯曲试验结果与温度的关系 |
4.4 确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温度范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条件下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层摊铺温度研究 |
5.1 低温施工工况下沥青路面下卧层温度研究 |
5.1.1 层间剪切试验 |
5.1.2 层间拉伸试验 |
5.1.3 低温条件下合理的下卧层温度 |
5.2 低温摊铺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研究 |
5.2.1 摊铺热衰减模型建模及参数值确定 |
5.2.2 摊铺热衰减模型仿真结果 |
5.2.3 摊铺时混合料温度的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8)綦江北连接线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 |
1.2.2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及模糊综合评价相关理论 |
2.1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理论 |
2.1.1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概念 |
2.1.2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特点 |
2.2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2.2.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2.2.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特点 |
2.2.3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流程 |
2.2.4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准则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1.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2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綦江北连接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项目概况 |
3.3.2 綦江北连接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模型构建流程 |
4.2 指标含义及赋值方法 |
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
4.3.2 层次分析法 |
4.3.3 熵权法 |
4.3.4 组合赋权法 |
4.4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5 綦江北连接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价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
5.1 工程项目概况 |
5.2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
5.2.1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5.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2.4 施工质量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调查 |
附录 B 专家信息表 |
附录 C |
附录 D |
(9)低改高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工程差异沉降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改高公路工程研究现状 |
1.2.2 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桥过渡段加宽常见病害及现场方案确定 |
2.1 工程概况 |
2.1.1 项目背景 |
2.1.2 沿线地质情况 |
2.1.3 路基填料选择 |
2.2 低改高公路工程旧路利用分析 |
2.2.1 旧路整体状况评价 |
2.2.2 旧路利用分析 |
2.3 路桥过渡段常见病害及处置措施 |
2.3.1 病害类型 |
2.3.2 纵横向差异沉降产生原因 |
2.3.3 差异沉降一般防治措施 |
2.4 路桥过渡段加宽方案设计 |
2.4.1 路基加宽设计 |
2.4.2 桥梁连接方式 |
2.4.3 桥台台背处治设计 |
2.5 现场监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桥过渡段路基填料力学参数长期性分析 |
3.1 全风化花岗岩及其改良土路基填料工程特性 |
3.1.1 物理性质 |
3.1.2 CBR试验 |
3.1.3 回弹模量试验 |
3.1.4 三轴试验 |
3.2 低改高路桥过渡段路基湿度场长期性变化分析 |
3.2.1 模型几何 |
3.2.2 计算参数 |
3.2.3 湿度场模型边界条件的设置 |
3.2.4 结果分析 |
3.3 旧路基换填对路基湿度影响分析 |
3.3.1 旧路基换填至96区对路基湿度影响分析 |
3.3.2 旧路基换填至94区底对路基湿度影响分析 |
3.4 路基力学参数长期性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改高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数值计算分析 |
4.1 有限元基础分析 |
4.1.1 ABAQUS对岩土工程的适用性 |
4.1.2 本构关系选择 |
4.1.3 模型基本假定 |
4.2 模型参数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模型确定 |
4.3.2 填筑及加载历时 |
4.3.3 边界条件的定义 |
4.3.4 接触的定义 |
4.3.5 网格划分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过渡段横向沉降位移分析 |
4.4.2 过渡段纵向沉降位移分析 |
4.4.3 桥台及桩基础应力位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桥过渡段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分析 |
5.1 过渡段加宽横向差异沉降控制技术影响分析 |
5.1.1 地基换填 |
5.1.2 不同深度旧路基换填 |
5.1.3 土工材料铺设 |
5.2 过渡段加宽纵向差异沉降控制技术影响分析 |
5.2.1 地基换填 |
5.2.2 回填区底宽 |
5.2.3 土工材料铺设 |
5.2.4 台背回填材料 |
5.2.5 桥头搭板设置 |
5.3 EPS轻质土换填对桥台结构影响分析 |
5.3.1 EPS轻质土换填方案对台身位移影响 |
5.3.2 加宽侧换填EPS轻质土对换填区应力影响分析 |
5.3.3 加宽侧换填EPS轻质土对桩基弯矩、剪力影响分析 |
5.4 低改高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要点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新型无机复合固化土特性及在路基工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固化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固化剂工程应用现状 |
1.3.1 国外工程应用现状 |
1.3.2 国内工程应用现状 |
1.4 固化剂固化机理 |
1.4.1 无机类固化剂 |
1.4.2 离子类固化剂 |
1.4.3 有机类固化剂 |
1.4.4 生物酶类固化剂 |
1.4.5 复合型固化剂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2 原材料及室内试验 |
2.1 原材料 |
2.1.1 土样 |
2.1.2 固化剂 |
2.1.3 水 |
2.2 原状土含水率测定试验 |
2.3 原状土液塑限测定试验 |
2.4 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测定试验 |
2.5 加州承载比试验(CBR) |
2.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劈裂试验 |
2.7 小结 |
3 试验路段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
3.1 项目概况 |
3.2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
3.3 试验路段施工准备工作 |
3.3.1 施工技术准备 |
3.3.2 施工场地布置及测量放样 |
3.3.3 路基处理及路基排水 |
3.3.4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
3.3.5 测量及试验仪器准备 |
3.3.6 施工原材料要求 |
3.4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
3.5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
3.5.1 施工工艺 |
3.5.2 施工方法 |
3.6 工程验收检测方法及标准 |
3.6.1 工程验收主要技术指标 |
3.6.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3.6.3 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标准 |
3.7 施工保证措施 |
3.7.1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
3.7.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3.7.3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
3.8 验收检测 |
3.9 小结 |
4 计算模型 |
4.1 模拟平台 |
4.2 模型参数 |
4.3 力学响应模拟 |
4.4 小结 |
5 技术性能评价及效益分析 |
5.1 技术性能评价 |
5.1.1 水泥稳定土 |
5.1.2 石灰稳定土 |
5.1.3 新型无机复合固化土 |
5.1.4 综合性能对比 |
5.2 效益分析 |
5.2.1 社会效益分析 |
5.2.2 经济效益分析 |
5.3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公路工程压实度检测评定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 李琳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3]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 唐樊龙. 东南大学, 2020(02)
- [4]高立庄公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D]. 高亮.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5]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D]. 王德玺. 新疆大学, 2020(07)
- [6]TG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乔文龙. 长安大学, 2020(06)
- [7]低温条件下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温度研究[D]. 朱瑞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綦江北连接线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价研究[D]. 陈航.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4)
- [9]低改高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工程差异沉降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D]. 谢继登.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新型无机复合固化土特性及在路基工程的应用[D]. 章炜. 浙江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