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旅游的本土化特征论文_马越萱

中国可持续旅游的本土化特征论文_马越萱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市 100081)

摘要:2017年是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中国作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推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进程工作从未懈怠,但由于国情和历史原因,中国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呈现出本土化特征。本文首先综述了可持续旅游的相关概念,重点综述中国可持续旅游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中国可持续旅游的三点本土化特征。

关键词:可持续旅游;中国;本土化特征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也是具有独特政治制度、发展历程、思想文化的大国。在旅游业方面,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短短几十年就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旅游目的地环境质量的下降、游客体验和满意度降低、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无一不牵动着大众的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近些年来大力推进的重点战略之一,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延伸,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可持续旅游作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我国旅游业健康良好发展,实现旅游主客体得的双向共赢。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现状,我国的可持续旅游虽然借鉴了国外的理念和研究成果,但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了本土化特征。

二、文献综述

1、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旅游

(1)相关概念

可持续发展把人类的自控与自律同人类的自负与自私,在新的人类文明阶段上有效地统一在一起,强调当代与后代,在时间上的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的文章和文件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戴俊骋,黄娟,2006)。

世界旅游组织给可持续旅游下的定义:在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的需求的同时,保护并增加 给后代旅游的机会。即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求,同时保留文化遗产,保留其实质性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存支持系统。根据布莱默威尔( Bramwell ,1998)的研究,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维度包括环境,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政府职能方面。很显然,可持续旅游是必须全面考虑旅游需求的这些方面的。然而,很遗憾的是,国内对可持续旅游的理解大多数放在一种旅游产品的开发概念上,而不是认真地研究它的内在特征与本质。

(2)发展历史

1989年《海牙旅游宣言》提出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口号;1990年《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首次提出“可持续旅游”的概念;1992年《21世纪议程》将旅游和旅行行业确认为实现21世纪议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对可持续旅游的开展作出了进一步指导;1997年,联合国首次将可持续旅游业列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些国际性大事件都在传达着一个思想: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观(钟林生,2014)。

(3)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形式

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包括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在推动旅游业发展时要注意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文化等保护之间的关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谋求最小破坏而综合收益最高的发展方式。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始终是一对核心矛盾,一方面旅游发展难免会给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体系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旅游发展又与环境保护存在着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关系。因此,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心在于协调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近20多年来,可持续旅游已成为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极力支持和推崇的旅游发展理念和行动。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等可持续经济发展形式的相继出现,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也陆续成为发展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形式(唐承财,2014)。

2、可持续旅游与生态旅游

(1)生态旅游概念

相比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一词出现的历史更早。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术语,到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并认为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因此,认识到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共通性,学者们纷纷关注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关系研究(章杰宽,姬梅,朱普选,2013)。

(2)可持续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可持续旅游是以旅游业发展融入可持续理念为主要特征。生态旅游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标,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目的 地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被旅游界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形式之一,它强调“生态”与“旅游”有机结合,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唐勇,刘妍,刘娜,2006)。

(3)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Ye Wen,Xue Ximing(2016)认为中西历史上的生态价值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区别在于:西方人倾向于把人与自然区分开来,而中国古代传统上将其统一起来。在生态价值观的影响下,西方生态旅游范式强调自然属性,而中国则认为自然与人的统一。因此,从大众游客和精英生态旅游者中分离出来的大众生态旅游者组成了中国生态旅游者的最初群体。虽然中国古代出生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很少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但是与西方可持续旅游相类似的今天的大众生态旅游依然持有作为生态旅游本土形式的思想。Ralf,Carl,Zhong Linsheng等(2008)通过相关文献的相互翻译和概念部分和实践的基于迭代来比较中国 “生态旅游”词语和英语词汇“生态旅游”。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虽然中国保护区的国内游客的动机与西方国内游客到西部保护区的动机十分相似,但是在旅行模式和现场活动中有一些显著的差异。并提出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和历史先例不同,产生了这些差异。Honggang Xu, Qingming Cui, Trevor Sofield,Fung Mei Sarah Li(2014)注意到西方保护区旅游管理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将中国传统的和谐价值与西方实践演变相结合的机会。中国生态旅游的核心保护区系统是政府引入的,管理模式遵循西方价值观,倾向于将人类与自然区分开来用于保护目的。这种方法与中国千年以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价值观是不一致的,以天人合一为中心,以人与自然为统一体。本文探讨两种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制定儒家的“中间路线”,以平衡中国生态游客快速增长的特殊需求与保护区自上而下的调控。认为生态旅游问题要体现科学和经验,也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信仰和政治社会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旅游的评价指标

国内外学者对于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的应用基本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同时使用其他方法进行辅助。王友明(2012)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苏南五市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苏南五市城市旅游资源都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为苏南五市可持续利用城市旅游资源提供有益参考,也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量化方法。刘丹菲等(2017)通过研究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能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旅游社会效益和社会系统支持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常州市北塘河水利风景区可持续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分为总指标层、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指标层。一级指标由上述4个研究内容组成,往下再分出10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和29个四级指标,运用德尔菲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通过对以上各项指标的分析评价,得出常州市北塘河水利风景区正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Zhengxin Wang等(2014)将城市旅游可持续性评价视为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问题。基于全局系统思想的思想,构建了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有效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Huihui Feng, Xingpeng Chen, Peter Heck and Hong Miao(2014)从熵角度分析了敦煌市的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基于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和熵变,形成了考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模型。

4、可持续旅游中利益相关者分析

可持续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旅游业的利益分配与旅游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可以更科学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达到互惠双赢的效果。Yim King Penny Wan and Xiangping Li(2013)提出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澳门需要从娱乐场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不断监测环境条件,学生辍学率和犯罪率,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迫切需要整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大限度为各利益相关者争取利益。

可持续旅游中的社区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国情,同时经常与可持续生计和旅游扶贫结合在一起。苏明明(2014)认为基于社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可持续旅游在满足旅游者高品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应该成为推动旅游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将旅游孤立出来探讨其可持续性是片面的,旅游的发展应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实现社区与旅游发展的互惠与双赢。Honggang Xu, Dan Zhu,Jigang Bao(2016)认为与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有其特定的背景,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严格的控制体系来追求自然资源保护和经济增长,来检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过程。通过对黄山风景名胜区典型自然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系统分析,探索其成功与挑战。发现中国政府主导的大众旅游自然发展模式,在核心地带和城市尺度上形成了具有现代高效管理模式的二元结构,在社区范围内形成了落后的不可持续的局面。

Maoying Wu and Philip L. Pearce(2014)提出可持续生计是分析旅游在社区中的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框架和实用的工具。Shao Sung Lo(2015)着眼于台湾新竹县北坡镇南堡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鼓励社区居民通过当地的生活经验和特色发展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当地文化的旅游活动促进当地的文化产品。以经济力量为基础,全面建设南堡社区文化旅游体系,实现社区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Bonnie等(2017)认为一个社区在旅游规划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程度,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如何能够为社区带来益处。李燕琴,汲忠娟(2017)历经20 年积淀,厘清 CBET 发展的中国本土化路径与特征,既是对当下扶贫实践需求的呼应,又可为国际CBET研究提供了中国经验。Lixia Zhuang, Tracy Taylor等(2017)通过对两个民族客家旅游目的地案例进行比较,提供了有助于中国社会可持续民族旅游发展的因素,包括社区参与程度,旅游“产品”控制水平,民族社区收益,感知外部性和真实性等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旅游,对民族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和决策具有现实意义。

三、中国可持续旅游的本土化特征

1、与政策变化紧密结合

中国可持续发展历程是在西方话语的影响下、由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学者进行参与研究、业界进行实践的一个过程。随着政策的变化中国可持续旅游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从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到近期的全域旅游,都可以作为中国发展可持续旅游的表现形式。

大部分旅游目的地一般会紧跟政府步伐,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来进行自身的未来规划或自我调整。很多时候,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这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机遇。例如,可持续旅游与扶贫政策联系在一起,政府会对特定地区予以财政上的支持,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温饱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也要警惕发展旅游业随之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和文化原真性受到破坏等问题。

2、实践经验高于理论深度

中国与西方不同,中国目前没有特定研究可持续旅游的专业期刊,相关研究基本收录在一般旅游、地理或经济类期刊,对于可持续旅游的理论体系少有深入系统性的探讨。很多时候,实践并没有一个坚实的理论支撑与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是依靠政府的推动与经验的借鉴。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多是以试点、示范区的方式进行,效果好再进行推广。

研究也是集中在对已有问题的探讨以及特征的描述,而关于系统性的概念架构和理论体系探究得还不够丰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也没有明确指出是以什么理论为基础进行规划的,更多是基于国家经验,也有一部分地区是依靠前期实地考察进行规划。

3、社区参与模式与功能有待发掘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区之间有着迥异的自然风貌和文化传统,各地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求对于西方话语不能直接遵循“拿来主义”。由于自身发展的目的和背景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社区参与模式不可能相同,呈多元化特点。有的地区以政府主导,有的地区以企业主导,有的地区以社区主导,参与机制和随之产生的矛盾也不尽相同。在中国,还有很多地区社区参与的发展跟不上旅游业发展节奏,形成了恶性循环与新的社会矛盾;还有的地区由于没有采取适合自身的社区参与模式,导致当地的旅游业即使获得了短期丰厚的回报,但是发展得快衰落得也快,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在可持续旅游中社区参与的功能也是学者讨论的话题,有的观点认为要充分发挥社区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功能,保证旅游目的地健康发展,有的观点则认为社区参与会阻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在我国,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由于社区参与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掘,带来了进一步的矛盾和困惑,需要予以特别重视。

参考文献

[1]钟林生. 可持续旅游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论题探讨[J]. 旅游学刊,2014,29(03):6-7.

[2]唐承财. 低碳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旅游形式[J]. 旅游学刊,2014,29(03):10-12.

[3]Ye Wen,Xue Ximing. The Differences in Ecotouris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8,11(6):.

[4]Ralf Buckley;Carl Cater;Zhong Linsheng and Tian Chen.SHENGTAI LUYOU: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in Eco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Vol.35(No.4):945-968.

[5]Honggang Xu;Qingming Cui;Trevor Sofield;Fung Mei Sarah Li.Attaining harmony: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tourism and protected areas in Chin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4,Vol.22(No.8):1131-1150.

[6]苏明明. 可持续旅游与旅游地社区发展[J]. 旅游学刊,2014,29(04):8-9.

[7]Xu, Honggang1;Zhu, Dan1;Bao, Jigang1.Sustainability and nature-based mass tourism: lessons from China's approach to the Huangshan Scenic Park[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6,Vol.24(No.2):182-202.

[8]Wu,Mao-Ying1;Pearce, Philip L.2.Host tourism aspiration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4,Vol.22(No.3):440-460.

[9]李燕琴,汲忠娟. 社区生态旅游的中国本土化发展综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06):78-86.

[10]吴骁骁,苏勤,姜辽. 旅游商业化影响下的古镇居住空间变迁研究——以周庄为例[J]. 旅游学刊,2015,30(07):26-36.

作者简介:马越萱,女,回族(1993年7月—),河北省廊坊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6级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策划。

论文作者:马越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中国可持续旅游的本土化特征论文_马越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