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区域分工协作与长江经济带良性发展——基于国外流域经济带发展经验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长江论文,流域论文,制度创新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404(2014)65-0080-07 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建议;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增长动力不足、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关键时期,建设长江经济带,对于挖掘经济增长新的红利,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发现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借鉴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两个国际案例的经验,从区域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长江经济带良性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长江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20%,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及世界第三长河。长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黄金水道,作为东西部地区横向联络及南北地区纵向沟通的交通纽带而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江横跨9省2市,自东向西依次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各沿江省市依托长江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强大的航运能力,综合本地的资源禀赋和要素供给,以各自的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产业分工发展当地经济。目前长江沿岸各地区通过经济发展已形成长三角、长江中游地区、成渝经济区等三大板块,①长江经济带通过三大板块之间的要素、产业及市场衔接而形成一个集整体性、流通性、密集性于一体的大区域经济体。 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长江中游地区、成渝经济区等三大板块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本文选取GDP比重、产业结构等指标来考察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1.1 GDP比重 统计资料显示,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2008年以来,经济总量始终占全国总量的四成以上,并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2013年更是占到45.62%。仅从GDP的占比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而且对于目前处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来说,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更是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稳定器。 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8年来,长三角、长江中游以及成渝地区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地位有细微变化。长三角在长江经济带中仍然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但其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中的GDP占比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的50.06%下降至2013年的45.60%;长江中游和成渝地区的GDP占比却不断上升,在2013年分别达到31.81%和22.60%。近六年来,长江中游、成渝地区经济总量增长更快的原因,主要应归功于中央的“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在国家战略的引导下,密集于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开始跨区域向中西部流动、聚集,同时还伴有大量的产业转移,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受益于此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预期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将是日后长江经济带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的“新增长点”。 图1 长江经济带中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地区GDP占比变动轨迹 数据来源:2012年及以前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整理,2013年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2013年数据整理;GDP数据为名义GDP,即以当年价格计算的经济总量。 1.2 产业结构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自2008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特征明显,第一产业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比例在2009年略有下调后又持续增加两年,在2011年比例达最大值49.92%,2012年又开始下降,整体呈波浪状有细微变动,但比值仍维持在49%以上的较高水平;第三产业总体显现出增长的态势,2012年比例和四年前相比增长近2个百分点。随着长江中上游的开发以及长江沿岸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业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在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加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刺激,使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一直靠工业支撑,工业发展迅速;但近些年来,服务业在市场和政府的合力推动下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因此,从总体上看,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 图2 2008-2012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变动柱状图 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2012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按地区横向比,长三角的经济主要依赖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二者占总体经济的95.21%,特别是第三产业近五年持续增长;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目前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按产业纵向比,第一产业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地区,第二、三产业都主要集中于长三角,且第一产业在三个地区的分布较均匀,而第二、三产业在各地分布方差较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分布较悬殊。 从上述两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总体上是良好的,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中处于占住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在承接沿海地区和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除了专注于二次产业的发展之外,应更多地用心于一产与三产的发展,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夯实二次产业的基础,来降低一产的占比、提升三产的占比。 1.3 发展梯度 从表1、表2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中的上、中、下游地区水平不一,各具特色。上游地区的经济梯度处于中低位置,下游地区则处于高梯度的顶部,在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上落差十分明显。根据对各省市优势行业的分析,长江经济带优势工业布局由东向西呈现轻工业、重工业向原材料、采掘业过渡的空间态势。这种经济发展上的梯度差异,为经济带内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例如,沿海过去的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可以沿着长江流域向中西部转移,这样做,既可以阻止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趋势,又充分符合了雁形发展规律。 2 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长江经济带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国家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因此通过促进各地区产业分工与协作,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中之重。但是受各行政区域竞争的影响,目前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约束其更好发展的问题。 2.1 省际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等现象十分突出 以长三角为例,为了招商引资,沪苏浙三省市互不相让,竞相出台优惠政策,陷入了“倾销式”的恶性竞争中,三省市及其行政区域内的各城市以拼地价、拼税收等来争夺外资。各城市在招商引资上的“门槛一降再降,成本一减再减,空间一让再让”,竞争达到了非常惨烈的程度。以土地转让为例,苏南某些地方的土地出让价格只有5万元1亩,在恶性竞争的压力下,周边的宁波、杭州地区也只好将地价压至每亩5万元的超低水平,上海郊区的一些土地也不例外。其实,成熟的开发区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土地出让金应在15万元1亩的水平。这样,当地政府每亩要倒贴近10万元。放眼长江经济带内9省2市,各个行政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基本上也都是如此,如出一辙。 再例如,各地区政府为追求各自经济的增长,同时响应中央政府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号召,没有结合当地的发展优势,如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追求所谓经济效益高的产业,结果导致重复投资,产业结构趋同。这种产业同构使分工与协作难以发展起来,不能形成梯度层次,反而恶化竞争,特别是在外贸出口中的竞相压价。 长江中游地区和成渝地区的产业同构化现象也非常明显,各省的主导产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烟草加工、食品加工、黑色金属等产业上。地方政府对经济绩效的竞争导致各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一方面,产业同构化导致地方的资金、劳动力等被这些重复的产业所占用,而没有利用在当地更具有效益优势的产业上,资源配置无法实现最优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另一方面,产业同构化弱化了地区间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效应,削弱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反过来又加剧了各地的经济攀比和恶性竞争,从而导致更严重的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化。 2.2 省际行政壁垒的存在阻断了各类生产要素在长江经济带内各省际间的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 分税制改革实施后,地方政府实行“各自为政,以自我为中心”的分治模式。行政机构管理地方经济,行政区域的分治状态造成地方经济发展也以行政区为界,形成行政壁垒。具体来说,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提高本地的GDP指标,经常会存在地区间的竞争,通过在税收、信贷方面对区域内和区域外实行不同的政策,以争夺资本、劳动力等资源,保证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国31个省际发展的竞争中,这种以省级行政单位为核心而实施的偏重保护行政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双重政策以及其所形成的事实上行政壁垒,阻碍了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大区域(如长江经济带)间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优化,大大降低了地区间产业分工和协作的效率。 例如,由于地区保护,正常的产业“雁形发展”过程被阻隔。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农民工还主要集中在沿海便是一个问题,这不仅说明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发展不足、城镇化滞后,而且导致巨大的人流成本,导致不合理的交通流放大。金融危机后,本应加快这一进程,但实际情况是,沿海各地都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拖延这一转移过程。产业转移缓慢或不足,带来的问题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沿海地区因房价过高而导致的城镇化成本过高,使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急需加快产业转移,降低城镇化成本,加快中西部城镇化进程。只有产业与城镇化相互支持发展,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才能明显缩小。与之相关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区间的产业关联或分工问题。中国的区域间有明显的梯度,但缺乏合理的分工和紧密的产业联系,只有在区域间形成产业分工(按产业链),才能形成高效的产业联系。② 2.3 生态机制遭到破坏,经济效益的增加以损失环境为代价,环境污染严重 长江经济带受地理区位的影响,在长江沿岸及支流有诸多港口及工业化城市,根据产业发展理论,这些城市在工业化的初始过程中,都大量承载着金属加工、机械、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加上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 当前,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不断的转换升级,东部及沿海的高耗能工业和低端的制造业将尽快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这些项目时必然会打破原有的生态机制,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诱发生态危机。从国内最近几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态事件来看,中国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竭泽而渔、以邻为壑的短视行为、机会主义倾向,极易引发生态严重破坏的“公地悲剧”。 3 国外流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从地理科学角度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属于区域经济中典型的流域经济发展模式,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蕴含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强大的航运能力,长江沿岸各省市结合各地自有资源禀赋以及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介于目前中国长江经济带还处于发展阶段,未形成完整系统的产业体系,且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将借鉴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开发和欧洲莱茵河流域的开发案例,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有关产业分工与合作的问题。 莱茵河发源于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等6个国家,全长1232km,流域面积22.4万,主要流经德国和荷兰境内。莱茵河流域是欧洲乃至世界的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强国林立的地区,这种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决定了莱茵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模式,即以航运为主,综合利用水资源,建立沿河产业密集带。③ 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全长6262km,是世界第四长河,同时也是北美最长的河流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水系,支流达250多条,总流域面积322万,流经美国31个州和加拿大的2个省,约占美国国土面积的41%。利用便捷的水运条件发展航运,同时开发密西西比河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密西西比河沿岸产业聚集带。其中田纳西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是密西西比河开发和发展的特色。 综合来看,莱茵河、密西西比河经济带良性发展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主要在两个方面: 3.1 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特色产业,利用发达的水运,同质产业并蒂联合,发挥规模效应,形成更有竞争优势的工业区 莱茵河主要流经荷兰和德国境内,而且流域内自然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两国根据各自不同的进行产业分工。莱茵河流经德国境内有865公里,占河流全长的70.2%,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且德国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磷矿资源,利用这两方面优势,通过莱茵河进口大量铁矿等资源,德国建立了涵盖钢铁、机械、化工、电力等方面的发达的工业体系。同时境内各沿岸相同产业的城市以各自毗连的城市或港口为中心形成连片工业区,如鲁尔工业区,“莱茵—美因”工业区,以“连体双港”为中心组成的另一工业区,加上斯图加特工业区,形成德国境内密集的产业群。这些工业区依靠自身的产业集聚优势,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突出了各地的竞争优势。如以钢铁生产为主的鲁尔工业区,从莱茵河畔的汉博恩到南面的莱茵豪森的莱茵河岸线,包含大小港口74座,这条沿河钢铁走廊集中德国粗钢生产的40%,生铁生产的47%和轧钢的39%。鲁尔区成为“德国及欧洲的心脏”。荷兰通过进口原料进行石油加工化工、硫酸、化肥的生产,在鹿特丹以西海岸到多德雷赫特形成一条50公里长的沿河石油化工走廊。这与德国境内的工业区连接成莱茵河中下游的一条链状密集产业带。④ 密西西比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造就一批沿河工业城市,如依靠中上游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附近高品位的铁矿石而形成的钢铁城市匹兹堡,依赖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有色金属和发达且低廉的水电而形成的冶金中心圣路易斯,下游的路易斯安那则是美国三大石油产地之一。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网使密西西比河成为美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每年完成的货运量稳定在5亿-6亿吨,约占全美内河航运的60%。⑤ 3.2 通过制度创新创建综合立体的制度体系,确保河流沿岸跨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整体效应 为了避免莱茵河沿岸各个国家和密西西比河沿河各个州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流域整体经济的最大化,欧洲各国和美国都对各自的流域管理实行制度创新,从机构、法律、基金等方面确立各自相关的跨区域的联合协调制度。 首先,从机构方面,美国和欧洲分别成立了跨区域和部门的协调管理机构,用于对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沿岸实现统一管理。美国于1879年成立密西西比河委员会,对密西西比河流域进行开发与管理,拥有较为独立的自主管理权。主要是研究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治理规划,制定防洪措施,解决修整河道计划,保护堤岸和改善航运等问题。针对密西西比河支流田纳西河因长期贫困落后的问题,美国于1933年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由该局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内所有的自然资源不应只满足某些部门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必须统一协调开发,寻求流域优势的全面发挥。随着在TVA的管理下,田纳西河治理工程的逐步推进带动了流域内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欧洲在19世纪中叶针对莱茵河的航运设立航运管理机构,1950年成立“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以全面处理莱茵河流域保护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其次,从法律方面,美国和欧洲皆通过立法制定强制有效的规范,以兼顾各方利益从而保证流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持续性。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并依法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该法明确规定TVA有权以联邦政府机构的名义对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资源进行开采使用和管理,避免在美国联邦制体制下州政府各自牟利,从而影响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统一性和整体利益。欧洲各国在莱茵河的统一管理上,也制定了一系列独立的、双边的或者多边的法规条例以及协议和公约。比如,欧洲为了提高航道通过能力,早在欧共体成立之前,西欧国家交通部长会议专门委员会就制定出欧洲航道的等级标准,欧洲经济委员会还规定,国际航道至少应符合四级标准,以使载重1350吨的欧洲标准自航驳船能畅行无阻。航道的通畅保证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从而促进莱茵河产业密集带的形成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最后,从基金方面,通过建立一个资金渠道多元化的基金以确保流域内各地区的利益。美国田纳西管理局兼有国家公共机构和私人经营机构的双重性质。TVA在建设初期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后期资金结构转化为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开发所得的营业利润和折旧基金,TVA将资金继续投资于田纳西河的经营以实现扩大再生产并偿还国家拨款。1959年,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允许TVA单独发行公债,自筹资金进行发展建设。 4 促进长江经济带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国外流域经济带开发建设的经验,现就中国长江经济带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弱化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的干预权利,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突出市场机制的地位 地方政府主导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度追求经济绩效而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同质化,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和协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放松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的管理约束,减少政府主导的自主性的经济决策,避免出现由于行政性干预而造成的市场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地方经济的发展应以当地优势为基础并结合整体市场情况进行发展规划,产业分工及区位分工是在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要素优势的基础上而产生,因此,长江经济带各区域要突出各自的区位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避免出现因产业雷同而影响区域定位,进而影响区域分工合作的效率和一体化发展。对于同类产业结构性质的产业,可以根据地缘优势,通过市场的自发性经济决策功能进行产业整合实现规模效应,比如通过企业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及再投资等实现某一产业的产业集聚,形成较大区域范围内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工业区。 4.2 打破行政壁垒,确立综合的跨区域联合协调机制 跨区域联合协调机制的设立必须从机构、法律和基金三个方面综合考虑。⑥首先,要成立一个跨行政区的联合协调组织机构,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各行政区派专人任职,代表各省的意愿及利益诉求,通过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来综合管理长江经济带,保证长江经济带内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该协调组织机构可以跨越省级行政限制对长江经济带内的任何有利于整个长江经济带总体发展的项目进行直接审查,避免层级审批和行政壁垒而产生过高交易成本,从而影响项目运行的效率。其次,建立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或者是部门规章制度来规范地方政府的市场行为,破除行政壁垒的束缚,为跨区域联合协调组织机构的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针对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域性歧视政策,而造成经济效率低和社会福利受损等现象,要进行惩治。但是,对行政壁垒及是否存在对社会福利造成负面效应的相关界定还是很模糊,因而,法律机制的设立还很漫长。最后,成立跨区域的多元化渠道的共同发展基金,调动各省市利益主体参与协调的积极性,确保各省共同权利干预资源分配。该基金的资金来源初期由中央政府提供,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各省共同用于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后期将一些未来具有盈利性质的项目通过发行债券,吸引民间资本或者国外资本,扩大融资渠道,减少地方财政的负担,弱化地区行政意识,促进资金的跨区域流动。 4.3 促进长江经济带内各区域工业合理布局与发展 作为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主导产业,工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长江经济带工业的结构与空间布局,既有其整体性,又有不同工业类型的明显区域差异。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与合理布局的基本思路是:东部地区应积极利用国外资金、资源的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值较高、技术含量大的产业和产品;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吸引东部地区传统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大力发展资源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及中国宏观政策导向,经济带内未来重点发展、建设的支柱工业行业应是: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建材工业和机电工业等。在空间布局上,应首先依托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南京、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等大中型城市,并以它们为支撑点和辐射源,利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沿江、沿线、沿路重点展开,加强与经济带内其他中小城市的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带内工业的区域分工与合作,进而达到工业协调有序发展的目的。 4.4 加强以现代化大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内河航运的建设。要尽快改革长江航道多年失治,基本处于天然状态,船、港、道、桥、通讯等不配套现象十分严重的局面,花大力气整治长江干线航道,更新船舶,改善航运工具,提高沿江港口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并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真正发挥长江水运在沿江大宗物资运输中的主体地位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其次是铁路和公路等陆上运输的建设。要尽快改革长江经济带内铁路南北纵向多、东西横向断断续续、公路干线路网国道少、省际联系差的不利局面,把沿长江南北两岸建造现代化铁路系统和发展沿江高速公路系统问题尽快提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议事日程。再次是加紧建设以浦东国际航空港为桥头堡,向外横跨太平洋联接世界,对内联接中国各大中城市的长江经济带航空网络,加紧建设由程控交换机、大容量光纤、通讯卫星及其他现代化通信装备交织而成的、涵盖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球的现代通信网。最后是重点开发长江河口深水航道和深水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4.5 实施下游对中上游的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确立生态重构机制 针对长江经济带在产业分工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必须要建立生态重构机制。首先,对于长江流域中的环境问题,实行“谁污染,谁治理”,各地方政府出资治理环境污染,强化各省的生态环保意识,减少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其次,要建立生态重构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治理长江流域中跨区域所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和国家政策性银行的项目贷款,加上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确保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三,科学测算补偿标准。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补偿的效果,也关系到补偿者的承受能力。要改变目前中国生态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一刀切”、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必须在综合考虑上游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成本以及下游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经济损失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这将有助于避免补偿不足、应补未补或者补偿过度等现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双方分歧,提高谈判效率。第四,构建并实施下游对中上游的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目前,中上游经济还是资源输出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江源”等水安全保护等,中上游既为东部的发展输送生产资源又为东部输送生命健康资源,而这些输送必然会约束中上游的发展,使经济带内发展不公平的现象长期存在。因此,应尽快扭转下游与中上游的经济差距过大的趋势,希望国家能在长江经济带率先构建并实施下游对中上游的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这应该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最佳突破口。 ①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成渝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②王小广:《建设长江经济带急需解决的四个问题》,《改革》2014年第6期. ③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④张文合:《国外流域开发问题的探讨》,《开发研究》1992年第2期. ⑤夏骥、肖永芹:《密西西比河开发经验及对长江流域发展的启示》,《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⑥杨德才:《用制度创新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国发展》2007年第3期.标签:长江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德国城市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 航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