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角色之我谈论文_赵炳岩

班主任角色之我谈论文_赵炳岩

赵炳岩(烟台海阳市辛安镇第二小学 山东 海阳 265124)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006-01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这是360百科对“班主任”的解释。中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任务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

教师既担负着教学工作,又担负着教育工作,事无巨细,琐碎繁杂,每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乐,无时不在涌成潮汐,弹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严厉,但是我很严格。对于自己或是学生,原则性的问题不会退让更不会妥协,其他的都好说。我深信“亲其师,信其道”,因为在我的求学之路上深有体会。所以我的宗旨是:做一名学生喜欢从而爱戴的教师。这些年的班主任,我对这个角色也有了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刚柔相济

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柔是一种收敛,一种风度,一种魅力。在班级管理中,要有刚性措施,对严重违纪行为,必须依据相关校纪、班规进行坚决处理,严明纪律。也要有柔性措施,对学生一般的错误,应该耐心引导,春风化雨,“柔情万种”。这种刚,必须以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师德规范为前提,决不是粗暴,不是体罚,更不是打骂;这种柔,必须以按时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和有效管理班级为前提,决不是不管,不是放任自流。例如,当学生犯错误了,无论什么样的错误,都先不要严厉批评或是职责,而是应该柔和的倾听孩子的解释,然后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在他听进老师的分析之后再强调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尽量让自己不犯错误。我想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二、信任鼓励

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就应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谁都明白,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能够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就应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盼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三、身正为范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好处”。可见,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务必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跑步不戴围巾,那教师在跑步时又怎样能任凭围巾飘扬在自己的胸前呢?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四、如果爱,请真爱!

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持续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带给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爱的教育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口号。没有从事工作之前我已然坚信“人心可以换出人心”,只要真诚真心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回应。从事教师职业以来,我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是一群孩子,只要真心对待他们,时间久一点他们一定会感受到,并且有所回应。

班主任,三个字,但很沉重。责任与义务驱使着我必须做到:孩子们在校期间的“衣、食、玩、行、学”必须面面俱到,容不得一点马虎。

班主任可是学生们的“大总管”同时也是他们的“贴身侍卫”又是他们的“全职保姆”还得是“良师益友”!多重身份的我扮演着各种角色,呵护着我的“小花儿”们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赵炳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班主任角色之我谈论文_赵炳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