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疗养康复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杜金辉

战略支援部队特勤疗养中心

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的疗养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疗养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养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疗养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疗养康复治疗

冠心病康复起始于急性心肌梗死康复,国际上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基本组成部分,美国列入各种医疗保险覆盖的范围。大量研究证明冠心病康复治疗后心肌梗死的致死性发作率降低25%,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提高,病态降低,医疗的总体费用反而降低[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以探究冠心病患者的疗养康复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41~50岁,平均年龄(45.3±2.5)。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疗养康复治疗,具体如下。

1.2.1疗养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1)个体化原则:因人而异地制定康复方案,包括:①年龄。②疾病诊断及病情。③康复治疗目标。④过去的生活习惯及爱好。

(2)循序渐进原则:遵循学习适应和训练适应机制。学习适应指掌握某一运动技能时由不熟悉至熟悉的过程,是一个由兴奋、扩散、泛化,至抑制、集中、分化的过程,是任何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都必须经历的规律训练适应是指人体运动效应提高由小到大,由不明显到明显,由低级到高级的积累发展过程[2]。

(3)持之以恒原则:训练效应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训练效果维持同样需要长期锻炼。一般认为,额定训练时间产生的训练效应将在停止训练类似的时间后消失。运动训练没有一劳永逸的效果。

(4)兴趣性原则: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疗的主动性和顺应性。如果康复运动治疗方法单一,又不注意定时定期改变方法,则患者常感到参加运动治疗枯燥无味,长期后就成为负担,导致诸多患者中途退出。

(5)全面性原则:冠心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和功能障碍,同时患者也常有心理障碍或工作、娱乐、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问题,因此,冠心病的康复不仅仅是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对于患者要从整体看待,进行全面康复。

1.2.2康复运动方案制定与实施

(1)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作业训练、医疗体操、气功等。运动形式可以分为间断性和连续性运动。间断性运动指基本训练期有若干次高峰强度,高峰强度之间强度降低。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强的运动刺激,同时时间较短,不至于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主要缺点是需要不断调节运动强度,操作比较麻烦。连续性运动指训练的靶强度持续不变,这是传统的操作方式,主要优点是简便,患者相对比较容易适应。

(2)运动量:运动量要达到一定的阀值才能产生训练效应。每周的总运动量(以热量表达)应在2928~83685(700~2000Cal),相当于步行或慢跑(10~32km)[3]。

(3)训练实施:每次训练都必须包括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①准备活动:主要目的是预热(warm-up),即让肌肉、关节、韧带和心血管系统逐步适应训练期的运动应激。运动强度较小,运动方式包括牵拉运动及大肌群运动,要确保全身主要关节和肌肉都有所活动,一般采用医疗体操、太极拳等,也可附加小强度步行。②训练活动:指达到靶训练强度的活动,中低强度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最佳外周适应。高强度训练目的在于刺激心肌侧支循环生成。③结束活动:主要目的是冷却(cold down),即让高度兴奋的心血管应激逐步降低,适应运动停止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运动方式可以与训练方式相同,但强度逐步减小,充分的准备与结束活动是防止训练意外的重要环节,训练时的心血管意外75%均发生在这两个时期[4]。此外,合理的准备与结束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也有积极的作用。

(4)有氧训练:有氧训练指可以提高机体运动时氧化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又称为耐力性运动。耐力为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或重复次数的乘积。有氧训练是冠心病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心肺及骨骼肌功能是决定身体有氧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氧训练一般为中等强度,即50%~80%VO2max或60%~90%HR;每次运动持续时间5~60min,每周训练3次以上;运动方式均为大肌群(上、下肢大肌群)、周期性(即肢体往返式运动,如走路等)的动力性运动。

(5)力量训练:目前投入使用的主要为循环力量训练(circuit weight tmining,CWT)。CWT是指一系列中等负荷、持续、缓慢、大肌群、多次重复的抗阻力训练,以增加肌力,并可能增强心血管素质。CWT方法:运动强度为40%~50%最大一次收缩,每节在10~30s内重复10~15次收缩,各节运动间休息15~30s,10~15节为一循环,每次训练可2~3个循环(20~25min),每周训练5次[5]。逐步适应后可按30%的增量逐渐增加运动量。训练应以大肌群为主,如髋关节肌群、大腿和小腿肌群、躯干肌群、肩关节和肘关节肌群。强调单侧缓慢的全关节范围的抗阻活动,避免两侧肢体同时运动,以减少过分的心血管反应。采用单侧肢体轮淹进行抗阻运动,还可以有效地使运动后的肌肉得到充分恢复,避免乳酸积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运动。训练后可有一定程度的肌肉酸胀,但必须在次日清晨全部恢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CWT对冠心病患者安全,对增强肌力和有氧运动能力均有一定效果。在国际上逐步成为全面冠心病康复的基本组织部分。

2观察指标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3讨论

冠心病康复是指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强调积极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阻止或延续疾病的发展过程,减轻残疾和减少再次发作的危险。冠心病康复涵盖心肌梗死、心绞痛、隐性冠心病、冠状动脉分流术(CABG)后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等[6]。冠心病康复治疗措施会影响其周围人群对冠心病风险因素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尚未患冠心病的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防止疾病发生的目的。所以从实质上,冠心病康复的措施可扩展到尚未发病的人群。

本研究中两组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11例,有效12例,治疗显效率为44%,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9例,治疗显效率为32%,治疗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疗养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实施疗养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爱翠.运动锻炼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医学综述,2015,21(2).

[2]聂格娃,郭曙军,张桂梅.冠心病患者对康复运动重要性的认识及依从性[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787-788.

[3]改哲.药物联合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1).

[4]王希著,王丽.有氧慢跑运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5,(7):702-703.

[5]鲁宁,谷丰.康复治疗与冠心病预后关系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4,(36):54-56.

[6]苏锡铭,李俊峡.心血管病运动康复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4,(10).

论文作者:杜金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的疗养康复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杜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