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语言的疗效观察论文_徐明月,邱爽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语言室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观察口腔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语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间孤独症患儿80例;对照组40例仅进行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40例联合接受口腔训练。一年后应用CRRC版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构音障碍测试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15例患儿显效,20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10例患儿显效,22例患儿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80%;二组进行有效率的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口腔训练可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孤独症;口腔训练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174-02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幼年时期的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泛指一组导致显著社交、沟通和行为方面困难的广泛性发展障碍[1]。美国最新数据统计,1/68的发病率,且发病率在以10%~17%的速度逐年增加。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是沟通、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部分还伴随着感官系统的失调。孤独症儿童多数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有些终身没有语言。迄今为止,科学家尚未找到孤独症的形成原因,以至于目前没有能够针对病因来根治孤独症的方法。

口腔训练是指利用Rood疗法和本体感觉刺激技术(propriceptiveneur omuscularfacilitation,PNF)遵循运动机能发育原理,促进口部(唇、舌、下颌)的感知觉正常化,抑制口部异常运动模式,并建立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的治疗过程[2]。实质是介入知觉刺激,以提高口腔咽颌的生理功能,包括嘴唇、下颌、舌、软腭、喉和呼吸肌肉的活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患儿中,男62例,女18例,所选患儿经过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确诊为孤独症,经过CRRC版S-S法(Sign-Significate relations)判定为无法掌握语言符号。详见表1。

表1 8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口腔训练。

(1)常规康复治疗:

①注意技能训练(培养交流的最基本技能):独立的坐在椅子上--到叫名字时有目光对视--到“看我”的指示时有目光对视--到“放下手”的指令时有反应--叫名字后保持5秒目光对视--玩的时候听到叫名字有目光对视--隔一段距离时听到叫名字有目光对视

②模仿动作(通过动作模仿过渡到声音模仿):模仿粗大动作--模仿使用物品--模仿使用物品--模仿精细动作--模仿口唇动作-模仿站着时的粗大动作--模仿连续的粗大动作--模仿有物件时的连续运动--模仿有声音的运动

③理解性语言训练:听从一步性指令--识别身体部位--识别物品--识别图片--识别家庭成员--听从动作指示—指认卡片中的动作—指认环境中的物品--指认书中的图片--给物品功能性归类—指认所属权—辩别生活中的声音-听从三步性指令

④表达性语言技能: 当问到“你想要什么”时指出想要的物品--自发地指出想要的物品--模仿声音和单词--说出物品的名称--说出卡片的名称--声音表达所需物品--对喜爱的和不喜爱的物体用手势或语言来表示“是”和“不是”

--说出熟悉的人的名称--做选择--交换问候--回答社交提问--说出图片中的,别人的,自己的动作--通过功能说出物品--说出所属权--模仿说出2~3个单词构成的词

(2)①呼吸训练:训练者示范如何腹式呼吸及吹气训练(吹蜡烛、纸条、风车、气球、口哨、口琴等,漱口)。呼吸弱的在呼吸末向前下方按压腹部来延长呼气时间和增强呼气力量。②口腔操:A.颞肌+咬肌+口轮匝肌按揉20min,增强颜面部的肌肉力量,改善和提高唇的力量和活动范围。B.下颌按揉训练:拍打下颌中央部位和颞颌关节附近皮肤,提高下颌灵活性防止下颌前伸。C.地仓、廉泉穴位点按,减少流涎。③唇、舌的训练:用口部训练工具(硅胶指套+圆头构音棒+尖头构音棒+牙胶+压舌板)促进唇的展开、闭合、前突、后缩运动;改善舌的前伸、后缩、前后交替、向右、向左、上举、弾响和侧方运动等运动 。通过触觉刺激技术提高舌的感知觉,进而利用本体感觉刺激技术提高舌肌力量和促进舌后侧缘的稳定,然后在此基础上阻断舌的异常运动模式,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促进舌在言语中的正常运动模式[3]的产生,最终达到舌运动灵活、稳定、有力。⑤发音训练:示范如何变化舌部及口部,示范发元音(a,i,u…)然后发辅音,先由双唇音(b、p、m)再将学会的辅音元音结合(ba、pa、ma、fa),熟练后采取元音+辅音+元音形式训练,最后过渡到单词→句子→短文。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再次采用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

2.结果

观察组15例患儿显效,20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10例患儿显效,22例患儿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80%;二组进行有效率的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讨论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它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功能障碍,语言交流困难及固定的刻板行为模式或兴趣。大约70%患儿智力落后,语言障碍是孤独症的第二大主症,语言功能可作为孤独症诊断和评估愈后的指标之一,因此语言治疗显得格外重要。语言障碍作为儿童孤独症的核心临床症状之一,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与正常儿童比较,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主要体现在词汇习得较晚、语言发展迟缓、语用技能欠缺等方面。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不存在发音器官的障碍,但却存在目的性运用障碍。

本研究显示,口腔训练对提高孤独症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显著。表现为颜面部肌肉力量提高,唇舌活动范围及力量提高,呼吸和构音器官的协调性改善,咀嚼吞咽技能提高,流涎减轻或消失,言语清晰度、流畅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错误的构音纠正或减少,最长发音持续时间延长。

本研究还显示,孤独症患儿经治疗后语言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显示口腔按摩结合口部运动治疗在改善口运动与构音能力的同时,一方面提高了言语表达水平,另一方面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语言辅助、技能学习也可以改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和理解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语言治疗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

[2]卢红云,黄昭鸣.口部运动治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3]黄昭鸣,杜晓新.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论文作者:徐明月,邱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  ;  ;  ;  ;  ;  ;  ;  

口腔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语言的疗效观察论文_徐明月,邱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