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会救助研究的知识图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谱论文,社会救助论文,知识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424(2016)03-0083-08 党的十八大报告肯定了近十年来中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新思路,并明确社会救助作为推进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驱动力。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使社会救助制度有法可依,这表明日臻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已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支撑力。采用信息可视化方法,分析1998-2014年国内社会救助的研究现状及前沿演进,以期为深入展开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基础信息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是研究样本的数据来源,以“社会救助”为关键词,文献类型选择“论文”,共检索出1998-2014年355篇文献,去除无关文献,得到相关文献352篇,数据下载时间为2015年9月23日。经过数据转换后,得到由标题、作者、摘要及参考文献构成的题录数据。 信息可视化能通过图示信息来获得更深刻的见解,文献可视化分析能够直观呈现某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其演进。采用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基于JAVA开发CiteSpace 4.0 R1,依据共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对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机构、代表作者可以突出国内社会救助领域的研究力量布局和核心作者的合作情况;分析共被引文献网络图谱的关键节点文献可以把握该领域的知识基础;名词性术语的共词分析可以反映出研究热点。 二、社会救助研究概况 图1表明CSSCI期刊所载社会救助的发文量自1998年以来呈总体上升趋势,2002年后有了较快速的增长,2005年达到发文高峰后略有回落,至2007年又达到发文高峰,其后年发文量都在25篇以上,2012年发文量40篇达到顶峰。事实上,发文量曲线反映了国内近二十年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践的理论轨迹。如2002年3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弱势群体”这一社会救助面向对象。民政部2004年专门召开推进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会议,并将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确立为2005年重点工作,推动了国内学者对社会救助体系的大讨论。2006年,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出台使农村五保制度纳入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同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纳入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2006年和2007年多个专项救助制度确立,如《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06年)、《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年)、《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2007年)。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批转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将“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快社会救助法和慈善法立法进程,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能力建设”作为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支撑。在公共政策和法规指引下,学术界日益聚焦于社会救助研究,自2002年以来陆续出台的社会救助相关政策,驱动着社会救助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图1 CSSCI期刊所载社会救助发文量(1998-2014年) 刊发352篇论文期刊所属学科分布广泛,其中主要六大学科为社会学(167篇)、经济学(46篇)、法学(40篇)、管理学(37篇)、历史学(27篇)、政治学(23篇),说明社会救助研究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质。发文研究机构结果显示(节点选择“机构”,其他参数值默认),发文量前五位的研究机构都是高校,中国人民大学(29篇)、南京大学(11篇)、北京师范大学(10篇)、华中科技大学(9篇)、江西财经大学(8篇)。只有少数研究机构在近年来存在合作关系,如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社会救助研究重镇,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江西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与其保持密切学术交流。 在CiteSpace的节点类型中选择“作者”和“关键词”,阈值为“每年出现频次最高的50个数据(Top50 per slice)”。考虑到文献检索基于关键词“社会救助”,在分析时剔除“社会救助”一词,并将含义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处理,如“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合并,“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及“社会保障制度”合并,“最低生活保障”和“低保制度”合并等。出现频次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有“社会保障制度”(74,指频次,下同)、“社会救助制度”(65)、“最低生活保障”(51)、“弱势群体”(28)、“社会救助法”(27)、“社会保险”(26)、“社会救助权”(17)、“社会福利”(17)、“农村社会救助”(14)、“医疗救助”(12)、“和谐社会”(12)、“残疾人”(12)、“贫困”(11)、“社会政策”(10)、“制度构建”(10)、“农村社会保障”(8)、“城市贫困”(8)、“福利依赖”(8)、“国家责任”(7)、“慈善事业”(7)。分析这些关键词,可以大致归纳出国内社会救助主要围绕社会救助制度及法律建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服务、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及福利依赖等内容展开。 从发文量来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浩淼副教授发文量最高,为11篇,代表其研究方向的关键词有“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国民基础生活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唐钧教授发文8篇,他的合著者有任振兴、王璐和库克·萨拉(Cook Sarah),其关注关键词有“贫困文化”“反贫困”“城市贫困问题”“生活保障制度”,可见他们潜心聚焦于贫困的单项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迎生教授发文8篇并列第二,最主要的合著者是郑杭生教授,其主要聚焦于关键词“公平性”“小康社会”“社会保障模式”“社会转型”。 三、社会救助的知识基础分析 知识基础可以按照不同方法对其重要性进行衡量,在文献共被引网络中可以将重要的知识基础按照高被引文献、高中介中心性来进行衡量[1]。CiteSpace绘制的文献共被引图谱可以用来呈现某个学术领域的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数据样本中1998-2001年的数据量过少,国内社会救助相关研究文献从2002年开始才稳定增长,因此,年份选择2002-2014年,节点类型为“共被引文献”,阈值选择“Top 30 per slice”,其他设置默认,采用寻径(Pathfinder)算法和修剪整个网络(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精简策略得到图2,由344个节点和742条连线组成。 图2 社会救助研究的文献共被引图谱 被引文献通过图2中的节点表示出来,节点的半径大小表示该被引文献的总被引次数。分析其中较高中心性和被引次数的六篇文献。六篇基础文献中,苏巴拉奥(Subbarao K)教授领衔著述的《Safety Net Programs and Poverty Reduction:Lessons from Cross-Country Experience》由世界银行出版于1997年,中介中心性0.06,被引3次。通过评述社会救助项目政策抉择过程中涌现的概念性争议,结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社会救助项目实践,分析出国家或地区特殊的约束性条件背景会制约社会安全网构建及扶贫政策制定的有效性[2]。从图2可以看出,该文献处于中介点位置,苏巴拉奥(Subbarao K)等人的研究突破了基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来界定和研究社会救助的传统,转向于基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研究社会救助,厘清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社会救助维度的差异,开启了社会救助政策国际比较研究,并延续至今。第二篇文献是郑功成教授2000年出版于商务印书馆的《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是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献(16次),中介中心性0.09。该书从社会保障学科交叉的特性出发,对社会保障的理念、制度及实践进行系统概括和总结[3],其对社会保障法制的理论、立法实践和管理体制的探讨为近年来社会救助立法理念及实践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表明其是国内社会救助立法研究的重要基础文献。第三篇文献是多吉才让任民政部部长一职时,200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实践》,中介中心性0.04,被引13次。该专著界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外延,系统阐述了社会救助体系的制度框架及构想,并明确提出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则[4],由于有实践基础,在事实分析社会救助方面有独到之处。第四篇是郑功成教授主持编著,200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介中心性0.09,被引11次。该书从历史纵观与政策评估视角,对中国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及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进行系统比较和剖析,并就现行制度不足提出了政策建议[5]。图2显示第三篇和第四篇文献之间存在共被引关系,其所在的中介位置表明第三篇文献是社会救助制度化研究的基础性文献,第四篇文献是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重要奠基性文献。第五篇文献是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正新主编的《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被引14次,是中介中心性(0.10)最高的文献。该书对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描述,深入探讨了灾害、医疗、廉租、教育救助及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6],是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基础性文献之一。第六篇文献是洪大用2004年出版于辽宁教育出版社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中介中心性0.01,被引13次。该书基于社会转型的背景来考察、评估、引导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是城乡低保制度)[7]。与前述研究相比,他的研究为该领域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引文历史(Citation History)折线图可以追踪基础文献历史被引轨迹,呈现社会救助研究基础的演化路径。图3显示苏巴拉奥(Subbarao K)在1997年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社会救助政策和扶贫计划的经典研究在2005年被引后,一直沉寂,直到2011年才再次被引,说明国内社会救助实务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郑功成2000年对其社会保障研究进行总结的学术成果在2004-2005年、2007-2008年和2010-2013年一直处于被引状态,并在2010年达到顶峰,平均被引1.2次,说明该书在国内社会救助领域有持续影响力。从该文献的历年施引主题来看,它是联系救助体系和社会救助立法方向的重要中介节点。多吉才让的专著在2005年以来持续被引,2005和2010年分别被引3次达到最高,而郑功成2002年的文献在2004-2005年、2008-2010年和2012年被引数次。这两篇文献是联系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及社会救助制度国际比较研究方向的重要桥梁。时正新的文献除2006年和2011年外,一直处于被引状态,居于国内社会救助研究各主题的中心连接位置。洪大用的专著被引数在2007-2010年突增,2007年被引频次高达6次,表明自2007年开始,实证研究开始在该研究领域受到关注,并开始和实务研究交叉演进,形成国内社会救助的前沿研究方向。 图3 知识基础文献历年被引频次(2002-2014年) 四、社会救助研究热点 CiteSpace绘制的特征词或关键词共词图谱,可用来分析研究热点[8]。提取名词性术语,节点类型选择“特征词”,特征词来源包括文章标题、摘要及关键词部分,比选择“关键词”为节点分析更深入到文本内容。数据抽取设置为前30,得到特征词共词图谱,提取出被引频次和中心性较高的20个关键词形成表1。 国内社会救助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如下。 第一,社会救助政策效应研究。其主要涉及“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政策”“和谐社会”关键词。郑杭生提出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或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为路径探索我国社会保障模式[9]。李迎生基于西方“福利国家”模式的弊端和中国贫困人口基数较大的基本国情,提出应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社会保障模式[10]。可见,国内社会救助研究早期(2002-2005年)就非常重视探讨社会救助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模式的政策效应。 第二,社会救助内容研究。其主要涵盖“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贫困”“残疾人”关键词。陆娟等探讨了如何确定小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标准的问题[11]。黄晨熹等以上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详尽研究了社会救助标准体系中不利于低保家庭退出救助的因素[12]。刘苓玲通过描述英美、加拿大及新加坡的社会医疗救助概况,对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社会医疗救助的覆盖对象、资金来源及救助项目等内容进行了反思[13]。由上表明,2005-2008年国内社会救助研究聚焦于对城乡贫困人口及弱势群体的救助实践。 第三,农村社会救助研究。其主要关联“农村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关键词。洪大用从安徽农村调查数据入手并通过数据比对,分析了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出路[14]。关信平系统论述了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目标、原则及模式选择[15]。李忠林等基于对我国农村低保的救助理念、保障水平、资金筹措、法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分析,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16]。由上说明,从2005年开始,农村社会救助开始成为国内社会救助研究热点。 第四,社会救助法研究。其主要包括“社会救助法”“社会救助权”关键词。谢增毅从国内外社会救助呈现的问题及趋势入手,论述了社会救助法治化的必要性[17]。蒋悟真等较为系统地剖析了社会救助立法理念及其维度[18]。杨思斌聚焦于社会救助法的原则、制度和规范[19]的研究。占美柏从法理上梳理了社会救助权的依据、属性及功能[20]。贾锋关注于农村失独老人的社会救助权国家保障及立法问题研究[21]。由上说明,2012年以来社会救助立法研究是国内社会救助领域研究热点。 第五,社会救助制度及体系研究。其主要包含“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制度构建”关键词。刘喜堂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回溯了1949-2009年我国社会救助从临时性紧急生活救助到城乡分野的定期定量救助直至以城乡低保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救助的体系演进与制度变迁[22]。林闽钢系统论述了中国社会救助资源、职能和制度的体系整合框架[23]。关信平在2010年和2014年连续撰文论述了新型社会救助制度的综合性特性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原则[24]、具体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25]。此热点是政策效应热点的延续,是我国社会救助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背景下,对构建新型综合性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进一步理论思考。 第六,福利依赖问题研究。其主要指涉“社会福利”“福利依赖”关键词。该热点偏重于研究社会救助的负功能,即福利依赖问题。韩克庆等采用2007年调查数据,基于定量与定性研究,得出城市低保制度暂未出现“福利依赖”的结论[26]。张浩淼指出了中国低保制度下救助、就业和福利依赖三者关系的复杂性[27]。徐丽敏从反福利依赖视角论述了我国城乡低保制度中福利依赖的诱因及应对策略[28]。 从六大热点中各选取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分析其Citation History折线图,可以呈现出各研究热点的变迁轨迹。图4显示社会救助政策效应研究从2002年开始一直持续至今,表明国内学者持续关注和探讨社会救助政策的理论价值。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与完善亦是国内学者从2003年起关注至今的热点主题,也表明社会救助理论研究与国家社会救助建设实践息息相关。2005年开始,农村社会救助成为持续探讨的热点。弱势群体一词虽初现于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但在2007年才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热点,而2011年以后热度逐渐下降,表明在2007-2011年间有关贫困等弱势群体的界定和瞄准机制已经相对成熟,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的社会救助体系亦基本建成。2007年开始,随着国家各种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社会福利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的福利依赖成为2014年研究热点。2008年以来,社会救助立法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并在2014年达到高峰。 图4 研究热点随时间的变化趋势(2002-2014年) 五、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上述分析表明,国内社会救助研究自2002年国家层面社会救助政策的密集出台以来,学术成果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社会救助理论基础构建不足。国内学者多偏重于从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视角展开社会救助的理论思考,过于强调研究社会救助政策效应及其功能,缺乏社会救助系统性理论思考;偏重于从社会学学科展开对社会救助理论的思考,进一步加剧了其基础理论研究的碎片化趋势。缺乏社会救助体系与起点公平和终点公平逻辑关系的深入研究,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依然没有取得学界共识,社会救助的瞄准及实践机制应遵循的价值取向仍未厘清。国内社会救助研究多强调结果的政策工具理性而相对弱化了更为基础的伦理价值思考。 二是实证研究不足。对352篇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梳理后发现:国内学术界对社会救助的研究多采用规范主义方法,实证主义量化研究的高水平文献数量很少;多沉浸于公共政策分析和制度构建探讨,缺乏全国性调查数据支撑;相关论述缺乏数据验证,易陷入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相关理论成果也难以转化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应用。 三是科际整合不足。跨学科、多维度的交叉研究成果较少,如社会救助体系中的社会网络支持研究、网络救助实现研究、治理研究等相关成果鲜见,具有跨学科整合特征的软科学研究严重不足。 四是比较研究深度不足。各国社会救助政策及体系的比较研究虽不少,但多数系宏观制度层面的描述性分析,基于具体的救助方案、政策制度议程的比较研究不足,缺乏对各国社会救助政策过程的深度描述,导致相关比较研究缺乏经验借鉴的实际效果。此外,忽视对国内地方政府间社会救助实践的比较研究和经验挖掘。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新目标,要求国内学界对社会救助的理论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共享发展的新趋势,必须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保障基本民生、促进机会公平和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建成的重要支撑。未来几年社会救助领域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是强化社会救助基础理论研究。厘清社会救助的本质及内涵,深入探寻社会救助与社会公平的内在联系,廓清社会救助理论及实践的逻辑基础。 二是优化社会救助研究方法。社会救助是科学体系,更是系统工程,在大数据及互联网时代,社会救助工程的有效性必定离不开数据分析,因而社会救助研究要注重结合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相关公共政策分析宜基于样本抽样调查及实地研究,培育社会救助研究领域的科学性特征,加快社会救助理论研究的应用转化。 三是整合社会救助跨学科特性。社会救助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理论优势,要注重提取多学科的理论内核和方法,尤其是引入复杂网络和系统工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深入探索网络社会救助及其实现机制和有效监管,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研究范畴。 四是增强社会救助理论的本土化。比较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移植西方理论和实践,而是为了以其为鉴,构建本土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或基于公民社会,或基于福利国家,西方社会基本完成了公民的“个体化”进程,所形成的社会救助理论和实践有其独有的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中国有不同于西方的现实情境和历史进程,要注意一方面吸收西方先进的社会救助理论和实践经验,一方面结合自身社会救助政策实践的创新经验,建构社会救助本土理论和实践体系。国内社会救助研究知识图_社会救助论文
国内社会救助研究知识图_社会救助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