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喜亦忧的山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山东省公共图书馆评估分析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共图书馆论文,山东省论文,山东论文,分析报告论文,事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公共图书馆评估检查工作业已结束。现将评估情况总结如下:
一
接文化部文图发(1994)10号文件后,省文化厅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以分管厅长为组长,以文化处和省图书馆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评估定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山东省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实施方案》,下发了鲁文群(1994)8号文件《关于转发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和印发<山东省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按照省文化厅部署,各市(地)文化局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下发了有关文件,评估定级工作被纳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使评估工作得以层层组织、层层发动。省、地、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组建了评估检查小组,在自查的基础上,逐个馆进行现场检查评估。省文化厅会同省图书馆组成的省评估检查组先后以近二个月的时间,行程一万多公里,跑遍了全省的市、地馆和近二分之一的县馆进行抽查。促使各地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这次评估工作,许多县的书记、县长亲自到馆参加评估会议,检查、了解情况,听取评估检查小组的意见,分析问题,研究整改措施。有的当场拍板,解决实际问题。
二
我省现有17个地市(青岛市单列),137个区县,地县级公共图书馆126个,这次参加评估的111个,其中地级馆12个,县级馆99个,另有13个县级馆因基建搬迁等原因没有参加评估。(附表二)
附表二 山东省未参加评估的县、区图书馆
胶州市图书馆烟台市芝罘区少儿图书馆枣庄市山亭区图书馆淄博市张店
高密市图书馆 莱州市图书馆 莱阳市图书馆
邹平县图书馆 成武县图书馆 东明县图书馆
聊城市图书馆 利津县图书馆 临沂市图书馆
经省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领导小组最后审核,地级馆得分最高为894分,最低412分,平均630分;县级馆得分最高879分,最低0分,平均568分。全省99个县级图书馆,得分在800分以上11个,700-799分19个,600-699分25个,599分以下44个。文化部定级为二级地市图书馆4个;一级县市图书馆3个;二级县市图书馆2.7个,三级县市图书馆36个。(附表一)
附表一:山东省市、县图书馆评估结果汇总表
三
通过逐项分析评估结果,我们看到了近年来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令人欣喜;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差距,令人担忧。
1.馆舍建筑面积不断扩大,读者活动场所大量减少
虽然全省目前尚有21个县级馆建筑面积达不到最低标准800m[2],5个地级馆建筑面积达不到最低标准2000m[2],设施情况亟待改善,但大多数图书馆都有了较宽敞的馆舍。文登、滕州、菏泽、邹城、牟平等5个馆近几年新建图书馆大楼都超过3000平米,就连经济欠发达的临沂地区,所辖九个县除沂南外,县县建有图书馆新楼。
从总体上说全省馆舍在不断改建、扩建和新建,建筑面积在不断地扩大。但由于搞以文补文和经营创收,有些图书馆出租馆舍,过多挤占业务用房,使读者活动面积大量减少。有的把图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合并使用一间屋子;有的三层大楼租出两层,只拿出一层搞业务;有的除了门边还保留着一块写有馆名的牌子,周围的环境和内部的设置到处充满了市场的气氛,让人看不出图书馆的样子了。
2.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购书经费严重短缺
虽然财政每年都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但赶不上人头费的增长和图书涨价的幅度,实际购书费和新书入藏量在逐年下降。全省有3个地级馆、32个县级馆未能达到购书费单列,有27个县级馆年增新书不足1000册。有7个地级馆的购书费占总支出的比例达不到最低评分标准。有的只订几种报刊,多年不买新书。如有的县图书馆今年只发60%工资,全年只订2份报。有的县图书馆去年订报刊10份,今年只订4份。这几年各地建了不少新图书馆大楼,但里面看到的尽是陈旧书,满书架上找不到几本颜色鲜艳的新书。全省只有少数馆有比较充足的购书经费,如肥城市图书馆93年9月开馆,开馆不到一年,藏书达到二万册。该市政府自92年以来每年拨专款10万元用于购书。省评估检查小组在这次检查中也只发现了曲阜市、潍坊市等几个馆的采编部堆放了一批等待分编加工的新购图书,工作人员忙忙碌碌。而有些馆采编部门大都四壁空空,无事可做。许多馆靠群众集资,企业捐助,以文补文投入等办法弥补严重短缺的购书经费,但杯水车薪,不解决根本问题。
3.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人浮于事现象严重
我省十分重视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通过函授、电大等各种学历教育、职工教育和岗位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渐趋合理。馆长大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且受过系统的图书馆学专业培训。图书馆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在我省基本不存在,而存在的却是大量的人员超编现象。一个十来人就能干下来的县级图书馆,却安排二十几个甚至三十几个工作人员,领导者又缺乏统一部署,未能将业务工作人员和创收工作人员合理分流,发挥各自的积极性,结果大家都在死守摊子,死靠钟点,无书可分编,无读者可接待,致使部分馆的业务工作很难开展。
4.基础业务建设扎实,社会服务效益滑坡
检查发现,全省各地、县馆的基础业务建设这些年都搞得比较扎实。图书标引、著录、排架和目录组织质量较高。误差率较低。这主要得力于近年来我省开展的图书馆“双先”评比活动,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活动,举办图书馆业务知识竞争以及各种业务培训班、研讨班、学习班、岗位培训班,促使各馆的基础业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但基础业务建设再好,却没有改变不断滑坡的服务效益。近几年的读者到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昔日排队占座、座无虚席的阅览室和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借书处,如今是稀稀拉拉、冷冷清清。外借册次和内阅人次明显减少,多数县级图书馆一天只接待十几个、几十个读者。检查发现济宁、潍坊、菏泽、青州、兖州、沂水、广饶、滕州、文登、新泰等馆读者较多,也不过一天百十人不等。参考咨询、课题跟踪等高层次的读者服务工作开展较差。象潍坊市馆、淄博市馆那样常年坚持编印信息参考小报,为市领导和各级党政机关提供决策信息;象济宁、桓台、广饶、平度等馆那样连续不定期地编印各种科技信息、文摘、书目,为广大城乡读者服务,这样一些高层次的服务活动,在全省范围看显得十分薄弱。
5.重视规章制度建设,档案管理普遍较差
各馆的规章制度一般都比较健全,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各馆进行内部改革,推行岗位责任制,促进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象蒙阴等馆都将各种规章制度工整书写,张挂在墙上。但档案管理普遍较差。检查发现,许多馆的档案不全,有的只是近一、二年的档案,临时整理补写的档案,多无原始数据和记录。象潍坊馆那样注意保存课题服务原始记录和读者活动的影像资料;象济宁馆、长清馆那样保存齐全的业务辅导档案;象牟平馆、桓台馆那样完整的职工考核档案,在全省尚不多见。这主要是因为档案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许多单位未引起足够重视,平时不注意统计、收集、保存。
6.经营创收办法不少,自身活力提高不大
近几年各馆在经营创收方面都想了不少办法。兴办实体、出租房屋、打字复印、放映录相、摄影彩扩、信息开发、咨询服务、租卖图书、推销挂历;举办少儿英语班、美术班、作文班、书法班、音乐班;举办函大教育、专业培训班、服装剪裁班、厨师班、会计班、气功学习班等等,总之是什么挣钱干什么。由于广开财路,使创收纯收入不断增加。济南市图书馆,达到人均3500元,被文化部、财政部授予以文补文工作“金马奖”。但应该看到,虽然创收工作成绩显著,但县级馆收入5万元以上的只有28个,1万元以下的尚有24个,发展很不平衡。究其原因,有的馆地脚偏僻,房屋租赁不值钱;有的馆缺乏经营型人才;有的馆苦于没有资金,想搞什么也搞不成。还有些地方鞭打快牛,图书馆创收越多,财政经费就减得越多,致使很多馆缩手缩脚,创收迈不开大步子。还应该看到,虽然政策允许图书馆搞有偿服务,服务收费,但仍应以无偿服务为主,有偿服务为辅,不能光在读者身上打主意。例如不适当地提高借书证押金,收取过多的图书损耗费等,这样做的结果,势必因为贪图眼前的小利,而失掉大量的读者。由于搞经营创收抽走业务人员,挤占大量业务用房,也直接影响了办馆效益的发挥和自身活力的提高。
7.设备配置有所改善,自动化建设十分薄弱
这些年来,许多馆从图书馆要逐步实现现代化的长远考虑,重视图书馆工作设备的配置,积极争取财政专项经费,或者依靠自己以文补文投入,陆续购置了复印机、电脑打字机、声像、音响、防盗等设备,有的还购置了汽车和电子计算机。设备这一项,达到最高评估标准得满分的,地级馆有4个馆,县级馆有17个馆。而在提高指标一项,因购置使用电子计算机而得分的,地级馆仅有济南、潍坊、日照,县级馆仅有沂水、蒙阴、四方、即墨,其他馆则一片空白。即使有电子计算机的馆,工作也只刚刚起步,一些图书馆仅仅是将计算机用于电脑打印,搞有偿服务。
8.全省图书馆事业成绩显著,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省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在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致努力下,这些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开展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活动,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成绩十分显著。但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有6个县、19个市区、4个地区无馆,(附表三)这与山东的经济状况是不相称的。而19个市区则集中在青岛、济南、威海、潍坊、济宁5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里。在同一个地区,各县发展也不平衡。这次评估有3个超过800分县级馆的济宁市,却有2个县2个城区无馆,2个县得300分以下,1个县得100分以下。这说明先进地区,今后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这次评估上了800分的沂水县馆,属于经济欠发达的临沂地区,但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省、地评估检查小组的一致称赞。而多年来重视社会文化工作的老典型,有的图书馆工作却得分不高,成绩平平。
附表三 山东省未建图书馆的地(市)、县、区
我省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经过各级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级图书馆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评估,促进了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掌握了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情况,看到了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希望和前途,找到了问题和差距,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标签: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