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身份证号码:23023119900518xxxx号 黑龙江省宝泉领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我国又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建筑的抗震加固尤为重要,设防烈度的调整对我国建筑的抗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设防烈度待调整对建筑抗震加固方面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设防烈度;建筑;抗震加固;策略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建筑的抗震性,我国处于地震多发版块,而设防烈度是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地震烈度进行的相关规定,这是建筑防震标准的主要依据,通过设防烈度可以确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和设计地震动参数。设防烈度与地震震级存在一定差异,是指建筑物所需的抵抗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我国最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即将颁布,部分区域抗震设防烈度将会发生一定程度转变,尤其是VII度以下的中低烈度区变化较大,VIII度以上的中高烈度区变化相对较小,此种情况下,应当充分做好建筑抗震加固工作,以保障既有建筑的稳定性。
1 设防烈度的调整对建筑的抗震影响分析
我国在设防烈度调整后,既有建筑物实际承受的地震作用明显加大,地震作用与地震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地震动的加大,地震作用提高倍数明显增大,此种情况下,既有建筑物实际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出现严重不足,建筑结构抗变形能力较差,严重影响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建筑物原有抗震等级和延性不足,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需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并结合地震动提高区域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抗震等级,以维护建筑物结构整体安全。
2 建筑抗震加固方案确定
加固方案需根据房屋的抗震鉴定结果确定,加固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同时兼顾其使用性和经济性要求。
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首要问题是整体结构变形可能不满足规范要求(砌体结构没有这种情况),加固措施以增加结构刚度为主。一种方法是在结构中增设混凝土墙和钢支撑,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消能减震方法,它可以同时增加结构刚度和结构阻尼,结构阻尼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地震作用力,对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抗倒塌很有帮助;还有一种方法是增加构件截面面积,这种方法通常结合构件加固进行,但对刚度提高有限,加固量大。
3 建筑抗震加固对策
3.1混凝土结构加固处理
在设防烈度调整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处理时,主要采取增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以及粘碳纤维加固法等方式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处理,以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
在建筑抗震加固操作中,增大截面法也称作外包混凝土加固法,就是指在原混凝土构件外,对新的钢筋混凝土进行叠浇处理,以增大建筑结构构件截面面积,调整配筋结构,切实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承载力,改善建筑结构的刚度。就实际情况来看,增大截面法在混凝土柱、板和梁等结构构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建筑抗震加固处理中,能够有效的缓解建筑构件刚度不足、抗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改善建筑抗震构造,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砖混结构加固处理
砖混结构是当前我国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加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钢筋网水泥砂浆法,在建筑抗震加固处理中,该种方式主要是将钢筋网片敷设于砖墙的两面,在其表面涂抹高强度砂浆面层,促进组合墙体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的承载力,但构造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此种方式主要是在建筑结构外增设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切实提高转换结构建筑物的墙体承载力,促进砌体结构构造问题的有效解决,但在建筑抗震加固中,应用该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结构承载力的提升效果。
三是混凝土板墙加固法,该种加固方式主要是在转换结构建筑物的墙面上敷设标准厚度的配筋混凝土薄墙板,通过薄墙板与砖墙的协调作用,改善砖墙的抗震承载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构造柱的作用,提高建筑抗震加固的有效性,在设防烈度调整大环境下,改善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3高强不锈钢绞线网+高强聚合物砂浆加固法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强不锈钢绞线网+高强聚合物砂浆加固法得以广泛应用,该种加固方式主要是张紧预先编制好的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以膨胀螺栓将其固定于被加固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以适量高强聚合物砂浆涂抹固定。在高墙聚合物砂浆与构件混凝土面黏合力的作用下,实现外载荷作用力的分散承担,改善建筑抗震效果。相关实践研究表明,高强不锈钢绞线网配合高强聚合物砂浆的抗震加固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建筑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明显提升,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并满足建筑防火要求。高强不锈钢绞线网+高强聚合物砂浆加固法在混凝土构件加固和砌体结构加固处理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3.4基础隔震法
所谓基础隔震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的一种抗震技术,在建筑上部结构域基础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在地震作用下,对向上部结构传递的地震能量进行阻隔,从而减少结构地震反应力,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在设防烈度调整后,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处理的过程中,大多以橡胶隔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等作为主要隔震支座,最大程度上降低上部建筑地震作用力,尤其是对地震烈度提高一度的地区的建筑来说,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抗震加固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基础隔震技术在实际抗震加固处理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其施工难度较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和综合技能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后期维护标准较高。
3.5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下得以研发并应用的抗震加固技术,与传统抗震加固技术相比,其施工并不会对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产生影响,保证施工现场处于无湿作业状态,在保证建筑外貌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良好的消能效果,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满足不同设防烈度下的建筑抗震要求,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此同时,消能减震技术在保证抗震加固效果的基础上,节约经费,缩短施工周期,在设防烈度调整后建筑抗震加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4 结束语
我国对于地震灾害一直非常重视,这次经过设防烈度的调整,对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进行既有建筑的加固,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让建筑的安全隐患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从长远来说设防烈度的调整对我国建筑行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炳华.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5) .
[2]张照春.提高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2(03) .
[3]郭文辉,张燕.上海世博会美国馆抗震设防烈度探讨[J].建筑结构.2010(07).
论文作者:朱嘉伟1,郑维志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烈度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承载力论文; 构件论文; 砂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