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运用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发人深思的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158-01
创新型教学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而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在教学中,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型教学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但不以此为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小学基础学科,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还是课标的要求,都含有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挖掘,通过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达到“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于归宿的统一和学生独立探索与创新意识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素质。
1 积累必须的基础知识,是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有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从虚无中是创造不出信东西的。只有构思中渗透着别人的东西,才能创造出某些有价值的信东西。”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继承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语文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支撑点和有效工具。我们提倡的创新,提倡的素质教育,没有基础知识是不行的。实践证明没有充实的知识营养,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小学语文阅读课文《詹天佑》一文中,在教学开凿隧道一段时要想让学生想出题高开凿速度的方法,培养其求异思维,必须让学生动原文,归纳,比较詹天右的开凿方法为前提,反之则达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2 让教学过程充满人文素养
新课标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在语文学科中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怎样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呢?《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是说,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育。
3 坚持内外结合,开阔学生视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坚持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不能只是一味郑重其事地提问,可以用诗、歌、掌声等表达或调节精神,集中注意力。导入正课可以用投影漫画、阅读报纸、新闻介绍等适合儿童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要多做肯定,少做否定,多增加指导性、鼓励性评语,多和学生交流。要增强“换位”意识,从语言上、表情上、设问的语气上等各方面走近学生,要善于发动并鼓励学生。学生只有排除各种压抑与顾虑,才能真正放开思路。课外活动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发展个性,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间去培养自己的特长,要充分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把它作为激发兴趣、爱好和培养特长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在小实验、小制作中自己动手,发挥想象力和主动性,勇于思考,大胆创新,这样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内容,又可以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4 提倡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判断性
要创新就必须质疑,而批判思维是要冷静的对待客观事物进行冷静的评价,表现为不轻信,不随波逐流。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应该是提倡的,但这种质疑必须是科学的,有分析的。指导学生质疑,可以在讲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学习《伟大的友谊》一课,有不少学生提出疑问:文章开头为什么连用五个“共同”,教师启发学生先反复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先弄懂“共同”的具体内容,然后归纳出之所以连用,是想说明它们的友谊是坚固的,牢不可摧的。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引导学生用以掌握的知识予技巧培养球艺思维和创新能力水到渠成。如: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幻想作文训练,古诗延续作文训练等等,都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学记》中“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素质高,就可能快速准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旨,找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突破口,进行有效的创新意识训练。
5 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在这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实施创新教学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论文作者:姬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乾县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