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的伦理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论文,人力资本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本是个学术界熟知的范畴,传统的资本范畴是个经济学概念。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资本也成为我国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广为重视和频频出现的范畴。当前资本范畴的研究更为深入广泛,出现了诸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劳动资本、文化资本、道德资本和股份资本等多种概念,表明资本范畴研究正向多学科和交叉学科方向发展,这无疑会促进、深化经济伦理的研究。本文仅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本。
一、资本和人力资本范畴的伦理新解
资本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与分配活动的核心概念。同时,资本理论及其伦理意义也是当今经济学界最有争议的一个课题。人力资本范畴则是资本范畴的深化和扩展。
研究资本理论及其伦理意义,西方经济学界大致有两大流派:一为亚当·斯密及其继承者以剩余价值说明资本理论及其伦理意义。他们主要想建立一种理论去说明、解释利润、利润率从何而来,从而阐述资本的功能、作用。斯密和李嘉图认为劳动能够创造价值,资本产生利润,产生剩余价值,而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在他们看来,以有效劳动发展生产力,分配好资本与劳动各自所得,社会将变得美好幸福。他们在道德上充分肯定资本范畴。
资本概念及其理论可以说是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的一个争论热点。有人把它归结为资本理论的悖论,很难走出自相矛盾的怪圈。伦理学家们则力求“提倡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相适应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既可以解释经济活动的结构和目的,同时它也能够使那些负责地参与经济过程的行为为人所接受”[1]。这就是西方经济伦理争论资本理论的意义所在,无论经济学家还是伦理学家都力求从道德上制约经济活动,以期造福社会和人类。但是,他们都忽视了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所包含着的内在矛盾,这是任何经济手段或道德手段所无法解决的。当代经济学家A.谢赫这样评价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只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制度,它遭受到自身结构内在的深刻矛盾。……历史告诫我们,没有一种社会形态能永远存在下去,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毫无例外地不能逃脱这条规律”[2]。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等对资本理论也有一系列新见解。如当代美国思想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后资本主义社会概念,他认为后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的概念作用将为“知识”所代替。创造财富的主要活动不再是传统的“资本”或“劳动”。以德鲁克为代表的观点,预示着对传统资本理论的一种否定,表明新的资本理论及对资本的道德评价标准的出现。
马克思从物的角度,对资本下定义:“作为进行新生产的手段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就是资本。”[3]“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4],是可以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马克思注重的不是资本的财富形式,而是资本的社会关系的内涵,是它的社会人文因素,并且从中引出阶级的意义以至伦理的评价。马克思从积极方面肯定资本是一种社会的力量,起着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历史作用,它也是人类的一种高度文明。资本无限制追求剩余价值,从而无限制地增加着社会财富。资本创造的生产力,“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5]。资本必须增殖,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使商品便宜,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6]。资本创造的劳动的严格纪律和普遍勤劳成为新一代的普遍财富[7];资本为人类创造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等等。资本不仅在历史上应加以肯定,而且在道德上也应给予高度重视。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本质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求金欲”,资本对人类道德的负面影响是空前的,拜金主义就是集中体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理论对于我们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0世纪肋至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由重点研究资本形成的现实作用,向侧重研究如何促进有效资本的形成转变,重点放在了资本作用的积极有效的发挥上。另一方面,资本概念从传统的狭义的有形资本,向新的广义的无形资本发展;由传统的物质形态资本,向新的无形的知识型、技术革新型资本转变;由传统的物质资本,向注重人的素质的人力资本转型;由传统的货币形态的资本,向知识形态的资本转化。这一系列变化、发展反映了资本在新条件下的内容和形态的变化,同时也必然反映资本概念所蕴涵的人文因素的变化。实际上,人文因素(其中道德因素占有重要位置)在资本理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甚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国内外对资本理论的研究,从传统资本转向对广义资本的研究,重点放在对无形资本的研究,主要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智力资本、道德资本和知识资本,等等。
1960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作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自此,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创立了。[8]根据舒尔茨的观点,资本概念包含人和物两个方面。相对物力资本的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技能和体力都是资本,它是长期投资的结果。由于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远比物力资本要大,因而更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构成生产力,“我们之所以称这种资本为人力的,由于它已经成为人的一部分,它可以带来未来的满足或收入,所以称其为资本”[9]。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属于人自身的一部分,没有人能够把自己同他拥有的人力资本分开,人始终拥有自己的人力资本。人的这种能力,之所以称之为资本,是因为它是人未来需要的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或者是两者的源泉。
舒尔茨的观点不断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这些国家中人力资本收益远远超过物力资本收益,国民收入中,人力资本的收益占据总收入的70%~80%。知识、科学技术、人才等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并已越来越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所证明。目前人力资本的地位、作用已不容置疑,对于其经济意义研究已经是充分的、深入的。但是,对于人力资本在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中的人文意义,尤其对于伦理道德在人力资本中的地位、作用的研究尚显薄弱。
20世纪末,人力资本概念被引进我国的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领域。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学术界对人力资本概念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本指人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知识、技能、体力和经验等等[11]。这种观点强调人的非物质因素——知识、技能等,把它们作为生产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这种观点把人力资本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尤其是道德要素等排斥在视野之外。
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本指凝结在人体内的,能够在生产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生产过程中转移和增加价值的人的劳动能力[12]。这种观点实质上是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来说明人力资本,这里可能蕴涵劳动能力的道德评价和道德极限问题。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在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智力和体力的综合所构成的劳动力,这是人力资本。它与非人力资产直接相结合进入生产活动,创造剩余价值,劳动力就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时,无论剩余价值归谁所有,即无论归企业或归自己,还是归属他人,都转化为一种资本。[13]这种观点不考虑剩余价值的归属问题,这就对人力资本的评价、道德制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不至于囿于剩余价值的归属而难以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因为传统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如果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归于生产资料所有者个人即是剥削,在道德上是否定的、受谴责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区分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家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资本化。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构成企业生产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动力,又是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效应的归宿点。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将社会资源变成财富,满足人们的价值追求。一般人力资本只是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实现财富的创造。[14]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显然把企业家的社会作用以至道德作用置于一般劳动力之上,他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高于一般企业成员。企业家作为社会精英可以理解、成立,然而他们作为企业的道德精英能否成立呢?这需要探讨。
二、人力资本中自利和利他的矛盾统一
在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人力资本问题越来越为世界关注。据估计,20世纪100年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人类历史发展全过程的知识总和。21世纪前10年的知识之和,将相当于整个20世纪知识之总和。人是知识的发展关键,人力资本的充分培育和利用,知识才有有效的载体。因此,各国以至世界的进步,更加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开发,更加成为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作为发展经济的核心要素,又作为核心竞争力。关于人力资本的素质的理论很多,也颇有分歧。一般来说,人力资本素质包括体质,指人力体能素质;智质,指人力的智力素质、智商水平;知识素质,指具有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素质;技能,指人力具有的从事专业或技术性工作的素质;品质,指人力的道德素质、价值观等。当前研究人力资本的理论中,对于研究人力资本中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是较弱的,甚至有的将其置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野之外。实际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道德素质对于人力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人力资本为谁服务的意义上,甚至具有决定性意义。
人力资本中劳动力是核心概念。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其中包含着社会道德、人文因素的问题,对此马克思早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作出了科学的分析。马克思从经济学视角考察劳动力商品,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资本活动中工人出卖劳动力这一经济活动的人格化。马克思指出劳动力“这种使用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要求下,推动下,才变成现实的,因为没有对象的活动什么也不是”[15]。劳动力商品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为资本购买和资本使用才有其价值。我们可以说,至今作为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如果不能对象化,就不成其为人力资本。马克思的论断的科学性、客观性至今没有过时。马克思认为,在物质资本支配人力资本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中,其结果必然产生劳动异化。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大量积累;另一方面,则是劳动者的贫困和道德堕落的积累。马克思一再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劳动者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且为未来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着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这种历史功能的道德评价就不讲自明,而且是崇高的和伟大的。个人全面发展中当然也必然包括了道德品质的发展,善是极为重要的方面。
当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早已将经济主体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劳动力或者经济人,正如马歇尔所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16]随着当代资本意义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国外对人力资本中的人文因素也越来越重视,更多的是从正面的积极方面去阐述。尤其是国外劳动经济学更为重视劳动力中的人文因素,该理论认为在研究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共性时,应当揭示劳动力作为社会的人的心理特征,以及人的自主能动性等等非经济因素[17]。国外经济学对人力资本中人文因素的分析,其前提是把充分满足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的物质利益放在首选地位。然后,才考虑其他道德等人文因素的作用。
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自利是首要选择,这是资本本性所决定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斯密问题”依然被当代国外经济学理论所关注,也是人力资本的道德因素所要解决的问题。20世纪下半叶,国外经济学家们对利他主义及其经济意义的兴趣得到复兴,并且越来越浓。《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刊登大量有关论文,直接推动了利他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18]。这表明国外经济学越来越对人力资本中的道德因素给予充分重视。
有些西方经济学家将生物进化论伦理学引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行为中人力资本之所以产生利他行为,归根结底犹如生物人的利他的最终目的是有利于自我保存。西方经济学界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经济行为中的利他主义是经济主体的一种主观“偏好”,这种“偏好”可能来自个人的生物本能,或生物学上的遗传基因;也可能来自“个人的效用”的追求,个人的经济活动是追求个人的最大效用,等等。也有人把经济利他主义看作是个人的“伦理偏好”,以区别上述的“主观偏好”。这样把经济利他主义与伦理道德结合,道德似乎可以决定经济行为。这些观点都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即对“主观偏好”和“伦理偏好”来源给予科学、客观的说明。贝克尔(Gary Becker)用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明经济利他主义,认为利他主义的真正实质在于,人们利用自己的有限资源来“生产”诸如受人尊重这类“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不可能在市场中,在自己经济行为中直接买到或生产出受人尊重、荣誉和社会地位等“社会价值”。个人通过大量积累财富,大力扩大个人的“物质资源”,争取以间接、迂回的有效方式“生产”出自己的“社会价值”,为获取这种“社会价值”,个人在经济行为中间接地迂回地争取经济利他主义。但最为关键的是个人为何要去获取“社会价值”,是用先验道德还是后天的社会需要来证明呢?问题又会回到原起点。
作为社会人存在利他因素,存在同情、关怀他人的心理和道德状态,这是没有争论的。但是,作为市场中的人力资本,在经济行为中是否存在利他因素,这种经济行为的动机、经济行为的指向是否具有伦理道德价值?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有个重要的逻辑方法论问题,即必须十分清晰地区分人力资本的逻辑的角色和实在的角色。劳动作为人力资本是特指他是经济行为中劳动范畴的人格化,这种特有的经济学的角色、特有的逻辑定位应当十分肯定和明确。这里的人力资本,并不指他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的劳动力角色,而是一种理论抽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即社会角色的定位应依据他所处的社会领域决定。主体的社会角色在不同领域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或重叠,但是不能混同。同时,也不能把一个社会角色泛化,使之适用任何社会领域。国内外有的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中的利他因素时,都有这种混同或泛化倾向。利他主义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无偿献血是一种利他主义行为。然而献血这种利他行为并非是主体在经济领域中的活动,因而与经济行为中的利他主义亦无关。在人力资本的经济活动中,应当排除一切非经济因素的利他主义,这样才能有效地研究道德因素在人力资本中的作用问题。
人力资本中的利他主义等道德因素显然不能视之为天生的,也不能看作是先验的。我们的研究首先可采用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先不进行道德设定或道德评价。假如采用韦伯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本本身的道德评价不应先依据研究者各自的价值观作出判断,而应从人力资本本身的特性出发。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作为资本人格化的人力或劳动力,他付出体力、智力、技能和知识等等,以求得尽可能多的相应的经济利益回报。人力资本从自利出发从事经济活动,以谋求经济利益,这本身是由市场内在机制所决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个人,从科学抽象来看,个人都是一定经济关系中经济范畴的人格化。作为人格化的经济范畴的人力资本,就由人力资本本身的经济特质决定其行为的动机和活动过程。这是一种客观事实,这是事实判断,不具有价值意义,不需要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
人力资本的道德意义出现和存在于人力资本的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人力资本的智力、体力、才能的运用必须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它决定的文化结构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人力资本,才会出现道德意义。人是一切社会属性的总和,具有多种社会属性、身份、角色,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人类理性的抽象思维的产物。对人的丰富的属性作理性的抽象思维时,抽去人在经济活动领域之外的一切属性,只考察人的经济活动。分析研究人的经济活动时,抽去人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具体属性如做工、种田、演出等等,抽象出人的经济活动的具有普遍性的本质特性,这种人的经济活动本质特性的人格化就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又是一个历史产物,它是对西方近代市场经济形态中人的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在市场经济中,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无论从动机上和效果上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并且力求以最小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又是在理性指导下从事这一活动的。这一目的反映了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具有普遍意义,任何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均服从它。因此,这种本质属性的人格化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绝不是一种假说,而是人类对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的一种理性的抽象思维的结果。
人力资本的本质特性源于他所处的市场经济之运行机制和结构。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经济范畴本来是客观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反映了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本质属性。只要是社会的现实的人必然处于经济关系中的一定地位,承担一定的经济活动,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就是一定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可以说,一定经济范畴人格化就产生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商品范畴人格化的人力资本有二重性,一方面,他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都是追求自利,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另一方面,他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他的劳动必须为社会和他人所承认,即客观上必须是服务社会和他人,他的利益才有可能得到实现。市场则不过是人力资本的私利交易的场所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力资本本性中自利和利他既矛盾又统一,他的利己本性源于经济活动本身而非抽象的人生,在此意义上的利己、利他不存在道德上的矛盾,也不存在道德意义。
人力资本具有的道德属性不是外在于经济的,也不是外部加诸的,而是人力资本的经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按照辩证法,普遍性的概念自为地包含着否定性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并非是外在地加进去的。人力资本概念中包含着否定性的非经济因素的规定性,包含着道德的规定性,而非人的理性或制度外在加进去的。从人力资本为达到自利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来看,道德意义和制约作用就更为明显了,他的手段首先要符合市场规则、经济规律,又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规则。如果采用假冒伪劣、欺诈手段去求利,那么道德上会受到谴责,法律上会受到制裁。从整个社会生活范围上说,人力资本的手段既受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制约,同时又受社会效益的评价和制约,社会效益中道德的评判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都要问一问这种手段对社会风气会产生什么影响,如色情的报刊和影视作品对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是不言自明的。人力资本获取合乎道德的利益之后,自身的价值观、道德信念会支配他如何使用经济效果。如果他用于合理的享受或者再投资等,那么道德上是中立的;如果他用一部分投入社会慈善事业,社会道德则予赞扬。人力资本概念中之所以包含自身否定性的道德规定性,原因在于人力资本只是一个科学的抽象,而现实生活中人是多种因素的矛盾复合体,一旦进入现实生活中,各种非经济因素尤其道德对人力资本的动机、手段、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是必然的。
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社会资本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道德素质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