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第一次创业”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龙江论文,工业基地论文,启示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黑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战略。“二次创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把邓小平理论运用到黑龙江省的实际中来,遵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中,努力按黑龙江省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为了深入研究黑龙江省的实际,揭示黑龙江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本文拟对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次创业”作一反思。这会对“二次创业”有一定启示。
一、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跳跃性起步的经验
在第一次创业中,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的跳跃性起步,为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具体可概括为:“一个动力,五个结合”所形成的区域经济系统功能。
“一个动力”:
即处于落后农业经济时代的我国人民在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面前,对工业经济时代的挑战所形成的实现工业化的坚定决心和全民族的巨大合力。这是黑龙江在尚未走完农业经济的路之前,就一下“跳跃性”地成为我国步入工业经济时代的“孵化基地”的动力源泉。
“五个结合”
1.国家全力推动与黑龙江省人民奋斗拼搏的结合。我省实现跳跃性发展,国家的直接扶植起了决定作用。“一五”期间,国家对黑龙江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达25.7亿元,占全国的10.3%,使其实现了超常规的“跳跃性”发展。同时,全省人民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投身于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次创业”。
2.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多层次上的结合。在宏观上,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形象,在劳动人民的心目中,取得了能够代表全社会劳动者的利益在宏观上配置资源的权力。只要是党的呼唤,人民就坚决响应;只要是党的要求,各个层次和方方面面就不折不扣地执行。在所有制上,“一五”期间黑龙江比其它地区更早地形成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这就形成了既能控制经济全局和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条件,又形成了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共同目标的利益格局。在微观上,广大劳动者牢固地树立了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劳动的主人翁责任感;“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进一步体现了对如何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方式的探索。
3.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系统优势的结合。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实现跳跃性起步,不仅因为这里资源产品的储量、产量多,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区域经济系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国家也特别注意创造条件,让这里的区域经济系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例如,多次下放国家直属企业的管理权,使地方能把这些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管理;多次成立东北地区的经济协调组织,以便使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够发挥其整体优势;在哈尔滨市设立苏联领事馆,以便于黑龙江利用其地缘优势更好地与苏联发生单独的经济往来,实现相互间的互补和协作。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同时发挥了这些优势,即既让黑龙江真正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系统发挥其整体功能,又让它作为东北经济区域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大区域内部相互间的协调发展,还与原来的苏联、今日的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保持睦邻友好和经济上的紧密协作关系,那个时候黑龙江省的优势地位就能体现出来;相反,什么时候或是在其内部由于严重的条块分割,使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自身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或是在东北地区各省都光顾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忽视相互间的协同作战,或是与原苏联远东地区在经济上没能相互协作,甚至发生更加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黑龙江省以及这些相关地区也必然一损俱损,同时发生停滞乃至倒退。
4.从苏联引进先进的机器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优化我国自身的经济结构相结合。在我国遭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世界划分为“两个市场”的情况下,只能充分利用苏联机器制造业的先进技术,来培植我们自身的机器制造工业,借此来改造传统的采掘业和落后的农业,从而实现跳跃性发展。为使国外先进技术能嫁接到我国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必须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一是,考察引进的技术对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适应性。实践证明,从苏联引进的全套技术装备基本适应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需要。二是,考虑同一产业内部的相互关联性。在我国与之配套的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为使引进项目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发挥其整体功能, 从苏联一下引进156项,就很有必要。三是,营造使新技术装备得以完整地发挥作用的环境。为使新引进的生产力能够“安家落户”,除对我国原有生产力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以外,还以“156”项为骨干, 在“一五”计划期间一共上了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 使引进的生产力在我国立即形成新的经济系统。与此同时,重新创造一个完整的,使这种先进生产力在这块新的土地上得以立即发挥作用的“新环境”。这就保证了新嫁接的生产力立即成活,真正体现出跳跃性发展的优势。
5.大力吸引外地优秀人才与加快培养本地人才相结合。建国初期,形成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大量往黑龙江省齐集的喜人态势。1952年,黑龙江省共有6所高等学校,工科毕业生仅有72人, 根本适应不了老工业基地跳跃性发展的需要。为保证人才的急需,早在1949年末,就成立了东北招聘团,以“听党的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政治动员为主,以适当的物质鼓励为辅(连当时的讲师都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在工资、住房、医疗、主副食上给一些特殊待遇),到人才比较集中的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等大城市招聘大学毕业生和有一定名望的科技人才。此后,每年都动员大批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从各地来东北建设工业基地,从而形成了一种集中全国优秀人才为我所用的态势。同时,从工人和转业军人中选拔一批优秀分子充实到大学、大厂和大研究所,边做政治工作,边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再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本地自己的人才。除始建于二十年代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经过解放后的改造和发展,直接为全国的工业区,特别是为包括黑龙江在内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优秀人才以外,还建立了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全国发展军事工业培养一流的优秀人才。最值得今天继承和发扬的是,形成了一种积聚人才的态势,而在培养人才上又严把质量关,从不弄虚作假。这就逐步造就了一支能对引入老工业基地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一步步变成国产化的优秀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在中苏关系恶化,大批苏联专家撤走时,我们不仅可以照常支撑原来的局面,而且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有所发展。
二、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跳跃性起步的教训
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在跳跃性起步阶段已经潜伏着衰退的趋势。其主要教训是,在理论上陷入一个“陷阱”,在实践中违背一系列客观经济规律。
在理论上陷入一个“陷阱”:
即在一系列成就面前,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自觉不自觉地离开了我国的国情,陷入了急于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斯大林模式”的陷阱。鉴于我省是国家有计划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的典型,在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方面又走得最快,按这套“模式”行事,在当时也确实实现了跳跃性发展,所以我省在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急于“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急于为实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除障碍,急于把集体所有制改造成全民所有制,急于用产品交换来代替商品流通等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面。这就从根本上脱离了我国的国情,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一系列客观规律。
在实践中违背一系列客观规律:
1.把“工业化”简单理解为建立“工业体系”,违背了实现工业化必须与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结伴而行的规律。建国初期,我们把“工业化”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它与十五大所说的“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认识截然不同。正是这一认识,使我们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的建立,违背了价值规律等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相关的一系列规律,使该老工业基地一切处于国家的“襁褓”之中,失去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只能走粗放经营的路子,并一步步走向僵化、封闭、停滞和衰退,一旦进入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的领域,马上就陷入困境,从而在“十三大”和“十五大”不得不一步步地总结经验教训,产生了对工业化的新认识。
2.违背了“价值规律”,在资源补偿、设备原材料补偿和活劳动补偿上形成大量的历史欠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跳跃式发展,但却不能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凭借超强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个最典型的计划经济子系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长期按照最低价(不仅低于c+v+m所构成的商品价值,而且低于c+v 所构成的成本),大量调拨这里的“原”字号初级产品,到其它省加工,回过头来再把加工后的产成品卖给黑龙江,从而使黑龙江省比其它省更多地因为价格“剪刀差”而形成利益上的巨大损失(其它省主要是在工农业之间谈“剪刀差”,而黑龙江省的“剪刀差”存在于本身生产的所有“原”字号产品及机电设备与外省向它提供的加工业产品及原材料之间),把应该留给企业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折旧费集中到国家手里用于外延扩大再生产,把本该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消费基金大量地改作积累资金,这不仅导致资源大省得不到应该得到的利润留成,而一步步地变成经济穷省,还使资源产地乃至整个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得不到应有的资源补偿、设备及原材料补偿和活劳动补偿,致使非再生资源一步步走向枯竭,又无力去建立新的替代产业,可再生资源长期处于光采不育的状态,必不可免地要出现今天的资源危机;导致设备老化,长期得不到更新改造;流动资金不足,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跑步(部)前(钱)进;劳动者的工资长期过低,劳动者的就业和社会保险不得不全部推给国家。最后集中体现在一个“穷”字上,日子越过越穷,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最大被动和今天走向市场以后的更大被动。早在1961年刘少奇同志视察黑龙江林区时就指出:黑龙江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不等价交换”;“如果破坏这一规律(等量交换的原则),就连简单再生产都不能维持,木材就要降下来,煤炭就要降下来,油就要降下来”。
3.违背产业成长规律,导致经济结构紊乱。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出于只承认全国统一的利益而否定各地区有其自身利益的错误认识和“有计划地”进行“区域分工”的思路,国家要求黑龙江跳过对“原”字号资源性产品进行深加工的轻工业,主要发展伴随着“四级跳”所形成的以采掘业、机械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重化工业和落后的农业,支援全国工业化;其他有条件的省发展轻工业,支援黑龙江,而在这中间又不进行等价交换,从而在黑龙江省轻、重工业之间形成断层,工业与农业之间难以相互耦合,违背了马克思早就告诫过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必须考虑将在很长时间内不断向里投入,而不能产出(周转时间长)的产品生产与周转时间短的产品搭配起来进行合理安排的提示,致使在黑龙江省这样的产业结构条件下,缺资金、缺市场、缺科技等等都成为必然;跳过实现工业化必须一并实现的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过程,使近现代工业直接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接轨,造成企业在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及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都未得到发育的情况下,不得不一切自己动手去办,把一个又一个企业都办成“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并使包孕在第二产业之中的第三产业难以自我繁殖,从而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出现断档,致使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进一步陷入被动。
4.违背了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和自组织规律,导致该工业基地无法作为一个经济子系统发挥其整体功能。“国家直控”、“国防牵动”增大了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对经济的外部推动,降低了它的自组织作用,使其无法按自身的客观规律发展,从所有制上不仅比其它任何省都更强力地限制了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甚至连地方国有、集体经济都受到抑制,都被看成是通向中央直属企业的一种“过渡形式”;从体制上形成“条块分割”,使经济区域不可能作为一个子系统体现其系统内部的整体性;而人、财、物的多头管理又使资源供给常常出现“瓶颈”,形成最为典型的科尔内所说的“资源约束”和“短缺经济”;从观念上,人们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往往都习惯于用“靠天”、“靠地”、“靠国家”,“自给自足”、“走老路”的小农思想去治理现代企业、管理宏观经济。
5.违背按劳分配规律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导致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逐步下降,生产要素逐步外流。从抽象意义上讲,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决定人们收入差别的,理应是各自所投入劳动的不同质和量。这种按劳分配方式,会推动人们把满足社会需要和实现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劳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首先进入社会主义,一旦脱离生产力的实际,过早地在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生产力水平不高,所提供的可进行分配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并不多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批判过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我们黑龙江较早地成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实验田,比全国其它地区更为彻底地为计划经济体制排除了障碍,因而在这里无论是公有制成分,还是公有制中的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中的中央直属企业所占的比重,都比其它省份要大,所以黑龙江省在分配领域实现“按劳分配”原则,比其它任何地区都更多地受到了“大锅饭”、“铁饭碗”等“奖励懒人”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干扰,最后是抑制了正常的“竞争”,打击了脚踏实地的“多劳者”。这是老工业基地逐步停滞不前的极其重要原因。
在商品经济不可逾越的情况下,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是一种客观必然。即使马克思在批判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三位一体”公式时,他也承认,“这是一种联系”,他所批判的是:“三位一体”公式的实质是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但消灭剥削又不是由人们对他的好恶来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阶段,只有在分配领域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在全社会尊重“价值规律”,真正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从而使市场真正发挥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才能鼓励人们把有限的资金、知识、技术、管理才能以及劳动者的劳动都有效地贡献给我们所在地区和所在单位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本地区、本企业更快地发展。但在以单一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又被教条主义地看成是“禁区”,从而使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付出自己的资金、知识、技术、管理才能和劳动而得不到相应报酬时,感到委屈、不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或是去与权力所有者拉关系、做交易,助长“腐败”的滋生和发展;或是不断上访告状,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或是在意见得不到采纳时就“泡”,“泡”不下去就“跑”,把自己的资金、知识、技术、专利或其它本领转移到外地或外国去。人才和生产要素大量外流,是我们黑龙江省“抱着金饭碗要饭吃”的一个至关重要原因。
三、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第一次创业”对“二次创业”的启示
第一,正视衰退,调低指标。从表面上看,黑龙江的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DP从1952~1980年一直处于全国各省市区的4、5位, 但实际上,它却掩盖了黑龙江正在由上升走向衰退。改革开放以来,各省仍在为完成指标争高低,严重妨碍了对旧体制留下的深层矛盾的解决。在导致衰退的因素得不到排除的情况下,越是追求增长指标,实际完成的指标越是在不断下降:黑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 年的第8位,下降到1997年的第13位;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由1978年的第16位,下降到1996年的第26位;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85年由1980年以前的4、5位(不包括京、津、沪,黑龙江则处于1、2位)下降到第6位;1990年下降到第8位;1993年下降到第17位。一直想把发展速度搞上去,但发展速度却由1952~1978年的第7位,下降到1978 ~1990年的第27位、1991~1996年的第28位。争着翻番的大潮迫使我省仍未从引起衰退的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提出黑龙江要与其它省同步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口号,结果指标上去了,甚至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几个省之一,但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依然在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继续再在速度上攀高,而不能使原有的矛盾得到尽快的解决,我省将进一步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为此,一定要正视我们的老工业基地依然处于衰退之中的实际。从这个实际出发,乘中央把今年的增长指标改成预测性指标的机遇,把我们原来确定的高指标适当地降下来,为组织大家集中精力来解决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深层次矛盾留下必要的空间,使我省的“二次创业”沿着健康发展的轨道,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
第二,抓住“中心”,全面部署。黑龙江省“第一次创业”最大的成就,是为了我国工业化集中全力创出一个“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今天最大的优势也是有一个经过几十年艰苦创业而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现在我国还仅仅处于工业化中早期,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所肩负的重任远未完成,黑龙江省依然有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和机电工业优势的巨大潜力。我省的原材料工业和机电工业,在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为小城镇的兴建服务、为沿海地带的进一步发展服务等方面都大有用武之地。我们的老工业基地始终振兴不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没有始终作为中心一抓到底。“二次创业”必须突出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个中心。这不是反对“把农业大省变成农业强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大放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等,而是要紧紧围绕“中心”进行全面安排。
第三,领会“实质”,抓住要领。“第一次创业”实质是实现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性大跨越,“二次创业”实质上也是两个经济时代的大跨越,即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跨越。“第一次创业”是近百年中在“战场上利用“大刀”、“长矛”对付前来欺负我们的“飞机”、“大炮”,使我们深深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从而在掌握政权以后,立即迸发出集中全力搞工业化,实现跨越经济时代的大飞跃的强大动力并形成全民族的合力。现在我们的老工业基地,遇到的一切难题,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商品”在“市场”上遇到知识含量比我们更高的“商品”来向我们挑战,我们的“商品”就没有竞争力,就失去市场,企业就挣不来钱,还不上欠款,付不上利息,债务越背越重,随即其它什么矛盾也都解决不了,随之形成整个老工业基地的进一步衰退。这就是处于工业化中早期的老工业基地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全省的干部和人民都认清这个实质,形成一种压力,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尽最大努力抓住世界上某些发达国家已经首先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带来的新机遇,利用世界上的高新技术来改造我们的传统工业,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千方百计地把人们的智力资源充分地挖掘出来,使老工业基地实现跨越经济时代的新飞跃。
第四,明确主体,形成合力。国家是推动黑龙江资源密集型老工业基地“第一次创业”的主体,中央直属企业现在仍是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主体。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二次创业”,理应以我们黑龙江省的人民和地方政府为主体,不应继续依赖国家。但是,老工业基地的大量欠帐和许多矛盾是常年积累而来的,特别是严重阻碍区域整体功能发挥的“条块分割”,完全靠地方或靠企业自身是解决不了的。建议国家象支持深圳跳跃性发展、支持浦东崛起、领导三峡建设和领导抗洪抢险那样,把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摆到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进行认真研究和进一步采取相应对策,使国家下了那么大本钱,已经形成了那么好的基础,需要它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老工业基地,尽快成为我们国家跨进二十一世纪,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排头兵和新的“孵化基地”。在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进行专门研究、制定一些新的特殊政策、排除一些地方和企业难以解决的障碍的基础上,必须明确“二次创业”不同于“第一次创业”,其主体再不是国家,而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靠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从而上下联动,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强大合力。
第五,综合诊治,协同推进。黑龙江老工业基地衰退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综合症,必须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体上的辩证施治。在国际竞争中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迅猛发展,市场主体纷纷都在加强合作,发挥各自整体功能的情况下,我省也必须在原有的“三个区域系统优势”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如何发挥区域整体功能的优势,真正把哈尔滨作为经济增长极进行重点扶持,为其发挥辐射作用、回流作用和龙头作用排除障碍,以它为中心理顺区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让黑龙江经济区域自身发挥出整体功能;随即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理顺东北地区的关系,以它为基础搞好与全国各有关方面的“南联”;抓住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积极发展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关系,利用我们在资源开发方面形成的技术力量与他们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弥补我们部分资源濒临枯竭,部分资源禁采禁伐而形成的空缺;利用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航天航空技术和军工企业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来改造我们原来由苏联引进的设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整个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并直接或借助上海浦东开展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第一次创业”由国家直接推动容易发挥整体功能,但以后分门别类的管理则把一个完整的机器变成互相分离的零件,作为一个省一直是一个执行机构,里面也都是一些进行分门别类管理的部门。适应新的情况,建立新的能对黑龙江经济区域进行综合战略思考和宏观管理的新部门和有效利用各学术团体,借助相关的“外脑”是当务之急。
第六,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给传统产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以保持其优势地位的同时,努力推进由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变为深度开发、多元综合发展型区域经济,与此同时按知识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扩张力度,最终推进黑龙江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基地的形成。这里要抓住两个“替代”:一个“替代”是,加大农、林、牧等可再生资源为基础上的加工产业对以矿物等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产业的“替代”进程,以形成新的资源优势基础上的新的资源加工型产业优势;另一个“替代”是,加大建立在区域生产要素秉赋优势基础上的加工产业对建立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的“替代”力度,以最终推进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类型的建立。实现结构转换,要建立市场调节和政府区域政策导向相结合的一整套机制,而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建立起一整套政策导向体系。
第七,优化形象,振奋精神。完善法制建设,建立使干部随时接受群众监督的机制,要抓住“三讲”,切实改善共产党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要通过改革,形成公平竞争的条件,使各种生产要素都踊跃往黑龙江齐集,使人们积极主动地为企业、为社会献计、献力的行为都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