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松溪县妇幼保健院 353500)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途径应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给药方式将所有产妇分为3组,即为A组、B组及C组,每组纳入30例,A组将卡孕栓舌下含服,B组为阴道给药,C组为肛门给药,详解3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及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B组,A组及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A组、B组及C组的血压变化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 对于产后出血产妇给予卡孕栓治疗,可首先考虑舌下含服、阴道给药以及肛门给药等给药方式,其中舌下含服和肛门给药等方法可明显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稳定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深究。
关键词:不同途径;卡孕栓;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产后出血作为临床产科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作为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常见的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1]。产后出血主要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h阴道出血总量大于500mL,该项疾病的发生率占分娩数的2%~3%,因此,临床产科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的关键。同时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对这类患者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产妇和胎儿均会造成不良影响[2]。卡孕栓作为预防产后出血首选药物,但是不同途径给予卡孕栓治疗的效果不一。本次研究中,对不同途径应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详解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给药方式将所有产妇分为3组,即为A组、B组及C组,每组纳入30例。
A组:年龄区间为25~39岁,平均(31.25±2.36)岁;B组:年龄区间为24~38岁,平均(30.26±2.38)岁;C组:年龄区间为25~38岁,平均(31.25±3.25)岁。本次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会同意,3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表示无差异,即P>0.05,结果中的观察指标可展开对比。
1.2实验方法
A组将卡孕栓舌下含服,等到胎儿娩出后将1枚卡孕栓进行舌下含服,每次1mg。B组为阴道给药,等到胎儿娩出后在产妇阴道前壁下1/3处送入卡孕栓1枚(深度大约为6cm),停留大约2min后等到药栓全部溶解即可取出手指,避免药栓直接被血冲出。C组为肛门给药,等到胎儿娩出后可将1枚卡孕栓直接塞入肛门括约肌的上方(深度大约为6cm)[3-4]。
1.3观察指标
①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
②血压变化情况:对产妇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监测,详细记录监测结果。
③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稀便。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血压变化情况,计数资料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用( )表示,t检验,后者用(n,%)表示, 检验。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P<0.05或P<0.01,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定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
A组及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B组,A组及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减少,P<0.05;详见表1。
2.3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及C组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B组,A组及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详见表3。
3讨论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当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越强,胎盘剥离排出越快,进而子宫出血量明显越少。产后出血作为产科急诊之一,会直接造成产妇死亡[5]。产后出血集中在产后2h,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产后出血的第一位,临床上对于这类产妇需在短时间内快速止血,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卡孕栓作为PGF2a的衍生物,性质十分稳定,PGF2a 是一种平滑肌上PG受体纤亚型,同时也是FP、EPI的受体激动剂,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得第二信使系统、三磷酸肌醇及二酰基甘油形成,造成细胞内钙离子逐渐增加,使得妊娠子宫节律性收缩活力不断增强,收缩强度和频率逐渐增加,进而有效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6]。另外,卡孕栓学名为卡前列甲脂栓,可直接作用于产妇的子宫平滑肌,使得子宫不断收缩,进而加快子宫创面血窦关闭速度,同时使得子宫肌层缩宫素的受体逐渐增加,加强宫缩作用,药物作用时间较长。
上述研究中,A组及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B组,A组及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A组、B组及C组的血压变化情况无差异,P>0.05。分析原因:经肛门直肠内给药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对产妇的阴道造成污染,直肠黏膜主要指的是柱状上皮,且黏膜较薄,同时局部吸收药栓速度较快,起效速度较快,且不会被阴道血液冲淡,直接作用产妇的靶器官-子宫。同时直肠给药使用方便,感染机会低,直接到达作用部位,且不会经过消化道,不良反应很少,起效快且持久,使得产后出血逐渐减少。有研究显示,胎儿娩出前采用卡孕栓效果更佳,药物会直接被直肠黏膜吸收,从而引起子宫收缩,使得胎盘的剥离且排出,进而缩短产妇的第3产程时间。胎盘剥离后因为药物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作用逐渐增强,进而压迫产妇子宫壁胎盘剥离处断裂血管,使得断裂的血管腔逐渐的变小,导致血窦逐渐关闭,减少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同时严格观察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例如双胎、巨大儿、产程延长、前置胎盘、多孕及多产者等,在产前采用卡孕栓可发挥较好的预防作用。卡孕栓直肠给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阴道用药,由于产妇分娩后阴道敏感性明显降低,同时加上宫腔出血等原因会使得药物渗出体外或浓度稀释,使得药物有效浓度下降,降低药物作用力,但是阴道给药可使药物在阴道内保留2min,可能会导致阴道污染,同时临床操作十分不便。舌下含服药物直接吸收,不需要通过肝脏,药物可通过血循环迅速到达子宫,省时且方便对无菌操作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作为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卡孕栓可对平滑肌具有较好的收缩作用,同时能够使得胃肠道平滑肌发生收缩,进而缓解消化道症状[7]。
综合上述,对于产后出血产妇给予卡孕栓治疗,可首先考虑舌下含服、阴道给药以及肛门给药等给药方式,其中舌下含服和肛门给药等方法可明显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稳定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深究。
参考文献
[1]王丹凤,华秋琴,胡小娟. 不同途径应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44-1845.
[2]付蕊红,韩艳,王辉. 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7):468.
[3]陈路明. 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236-236.
[4]高丽霞,陆菊英,钱丹凤,等. 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402-404.
[5]何显萍.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90-91.
[6]念若春.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159-160.
[7]李丽荣. 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护理[J]. 中外医疗,2015,34(1):105-107.
论文作者:叶柳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给药论文; 子宫论文; 血量论文; 阴道论文; 发生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