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资源短缺的状况,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是提高现有资源能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也可为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技术不只是做到表面的绿化工作,更多的是需要深入到整个建筑工程中来,并积极运用绿色节能环保的材料,从而搭建出良好的生态水循环系统,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装饰材料的损耗,实现建筑物的生态价值。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引言
对于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技术而言,其不仅仅是表面的绿化工作,更多的是需要深入到整个工程项目中,并应用绿色节能环保材料来搭建良好的生态水循环系统,最终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我国在持续发展中很多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建筑理念亦然,绿色建筑属于新型建筑设计方法,旨在利用绿色材料、绿色施工工艺来减少传统施工中造成的危害,其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投入,也可以减少施工中产生的各种污染,但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还是要做到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
1 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执行策略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针对现场设计及室内环境绿色规划、资源的节约与环保等方面进行绿色设计。设计时,绿色的建筑理念要贯彻设计过程的始终,并且要根据建筑实地的气候因素进行被动设计。具体的体现在光照、热工性能、通风遮阳、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选择等方面。
将绿色理念在设计图纸上呈现是绿色设计的执行意图,也是设计执行的关键。首先要进行计算机的模拟分析,根据模拟分析情况确立整体的设计思路,从而展开设计。在工程初期阶段,可以建立一支专业人员较多的设计团队,设计人员要以绿色设计为目标,对于不同的设计矛盾可以根据设计目标进行调节。每位设计人员全力协作,参与到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对每个设计细节加以完成,才实现绿色设计的目标。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高效性
建筑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涉面广以及工期长的特点,建筑规模和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固然难以更改,但工期的长短却是可以控制的,此方面所指的高效性有很大一部分是指整体效率。绿色建筑技术所提倡的是利用一切可用自然资源、绿色资源以及生态资源,根据整个建筑要求来进行全面的规划,充分提升建筑使用寿命。若要充分达到此目的,则需要针对土地、水源以及各类材料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建立水循环系统,或是对土地进行深度规划,增加可用面积等。
2.2 地域性
我国地大物博地区众多,且各个地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方面,而这也曾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方面带来了诸多困扰。如东部沿海地区,其在很多方面均与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很多施工技术均难以在该地区的建筑建设中发挥作用,但绿色技术的应用即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整体规划时,其会对当地资源进行调查和整合,并进行合理分配,将因地制宜原则充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大规模应用当地可用材料,即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会减少因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
2.3 协同性
很多事物均有多面性,而这取决于具体站在哪一个角度来看待,若以经济发展方面而言,绿色建筑实质上就是一项工程建筑,而从生态发展方面来看,其则是一项有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色系统。基于此,在进行绿色设计时也要实现协同性,使建筑工程能够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优化结合分析
3.1规划阶段进行技术的优化整合
规划阶段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充分的掌握,保证建筑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保障建筑设计的科学性,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差错。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对规划阶段的建筑设计做好初步的优化。首先,要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对建筑的光、声、电做到充分熟悉,提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力度,在根源上避免浪费资源材料的现象,并将建筑的成本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合理控制绿色建筑总平面,将不同设计师的设计内容进行结合,确保设计内容的优化,明确能够对建筑规划造成影响的因素,从而明确不同阶段设计的差异性,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内容对建筑平面工程展开设计,使建筑平面设计得到深度优化。最后,平面设计人员要时刻关注施工进程,避免施工效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2根据气候因素进行建筑技术优化
在经典绿色建筑的经验指导下,要加强对不同气候特征地区的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建筑设计的基本功能属性。首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性价比和环保性,将整体的施工效果进行优化,增强建筑的稳固性,以便应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其次,明确好绿色建筑技术规范,根据规范内容确定绿色建筑设计内容,并不能进行天马星空的想象,提高绿色建筑的气候适应能力,并在设计过程中对保护性建筑进行设计。最后,将绿色建筑的形态设计与节能优化结合,绿色建筑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所以不能只解决建筑设计的当下问题,还好将建筑与自然相结合。例如,在某绿色建筑设计中心,应用了许多绿色技术进行工程建造,其中主要采用了透水砖、太阳能、绿色再生混凝土等综合材料进行整体的建筑设计。首先在通风设计上采用太阳能技术,在拔风井外部安装平面玻璃,内部采用蓄热材料与绝热隔层相互配合,防止热量传入建筑内部,并向夜晚通风的热压传递能源。由于是南部的日光照进,对井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增强其拔风的功效。并通过网络的研究,配合 CFD 的分析法验证是否能够达到室内通风的需求。
3.3对建筑设计的外观形态与节能技术进行优化整合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传统一般性建筑的设计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是在进行实地考察和各项数据测量后,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量化分析,取代了传统感性认知的设计方式,绿色建筑的设计是在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绿色建筑设计要以形态美观和节能优化为基础,将外观形态与节能技术相结合,通过模拟技术手段对结合效果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重新设计,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最优效果。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形态不仅要满足美观的要求,还要体现绿色建筑技术。最后,对采光遮阳技术进行优化结合。绿色采光遮阳技术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通过采光的模拟软件进行不同形式的采光技术和遮阳技术模拟分析。根据分析数据总结建筑物受内光环境的影响规律,并设定合理的遮阳设计参数。同时结合对建筑实地的自然通风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 CFD 软件分析风向对采光和遮阳的影响以及采光遮阳对建筑物室内风向内循环的影响,做出综合的设计策略,为绿色采光遮阳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设计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其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健康环保的居住环境,也能够实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故绿色建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同样这也是符合我国国家发展需求及自然发展规律的,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唐锂,刘春雁,杨晓慧,等.绿色居住建筑中节水设计措施的优化组合分析[J].建筑技术,2015,46(8):740-743.
[2]张书娜,赵杰峰,时瑞国.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居业,2016,12:81-82.
[3]杨树榕.分析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工业,2016,31(12):145.
[4]张文丽.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经营管理者,2016,29:474.
论文作者:王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遮阳论文; 采光论文; 材料论文; 的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