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情感态度目标的理解与实现分析--同班异质阅读案例分析_同课异构论文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课情感态度目标的理解与实现——对同课异构阅读案例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阅读论文,态度论文,案例论文,目标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实际授课中很多教师对情感态度目标的理解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没有预设情感态度目标,觉得那是花架子,考试又不考,故只有赛教时才有;有的虽然也设定了情感态度目标,但是并不是教学实际实施的目标,只是教学的摆设;或设定的不合理,没有契合课文内容,情感态度目标成了一个套子,所有的文章都套一个情感态度目标;或教学中没有体现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环节,情感态度目标呈现的过于突兀,没有铺垫,没有逐步推进实现的过程。

      本文将围绕我校高一年级的6位老师同课异构的实际教学案例展开分析,并提出对情感态度目标的理解和实施,试图解决三个问题:教学中有无必要设定情感态度目标?怎样设定合理的情感态度目标?怎样逐步实现情感态度目标?

      二、课题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分析

      1.课题内容介绍

      本次高一英语学科组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的阅读教学。本节课题是阅读课题:Journey Down the Mekong(湄公河之旅),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文章主要讲述了弟弟Wang Kun和姐姐Wang Wei到湄公河旅游的梦想和计划。阅读教学的内容包括:

      (1)热身环节:①填表格谈谈你比较喜欢哪种交通方式,并说出它们的优缺点。②假设你要去度假,设想一下怎样去,乘坐怎样的交通工具,并与同伴编写一个对话。

      (2)读前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①住在河边的人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河流?②世界上有很多河流,如果你沿着其中一条顺流而下,你选择哪一条?③看18页的地图,标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

      (3)阅读环节:课文Journey Down the Mekong。阅读材料共三段,讲述他们的梦想和计划。

      (4)阅读理解环节:教材一共设置了5道阅读理解题。

      ①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②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课本中的句子。

      ③写出Wang Kun和Wang Wei对待此次旅行的态度。

      ④假如你是Wang Kun和Wang Wei,请把课文中的某一段编写成对话。

      ⑤对比每个句子不同的强调部分并解释原因。

      2.对课题Journey Down the Mekong(湄公河之旅)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分析

      阅读课中的情感态度目标的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睛”,是阅读教学的高潮,是阅读教学的升华,是贴近生活的教育,是育人的阵地。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只给学生讲授一些词汇和句式,没有情感态度的传递,就是费尽心机画龙却没有点睛;就是平淡无奇却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就是教书匠的作为而不是以人为本的育人。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通过教学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阅读课的情感态度目标的预设要和整个单元的情感态度目标相一致,不能背离了单元的目标,也不能背离了阅读材料的内涵。本单元的话题是旅行和描写一个长途旅行;功能项目是谈论未来计划,表达良好愿望和告别;语法项目是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写作格式是个人陈述。从单元话题来看,阅读的情感态度目标似乎应该定位为旅行,但是通过课文的内容和写作要求来看,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应该定位在人物的分析,从而达到“团结协作促成功”。

      首先要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作风格。本文是一则日志,因此弟弟Wang Kun在日志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姐姐Wang Wei说服他和两个堂兄弟买了自行车并让他们对骑行感兴趣,是姐姐首先提出要去湄公河旅行,但是姐姐却不在乎细节,不做任何准备,都是他提醒姐姐,姐姐是那样的固执、强势等。这样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说了姐姐那么多的缺点,是不是Wang Kun真的不喜欢姐姐?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主题显然不符合中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还得思考: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设置第三道阅读理解题:写出他们对这次旅行的不同态度。是不是在引导学生对比他们的性格特点?通过后文我们知道他们旅行的梦想实现了,那么我们就需要第三次追问:是怎样实现的呢?如果只有弟弟的细心和脚踏实地能实现吗?显然不行,因为弟弟没有姐姐决心大,可能会放弃;如果只有姐姐的固执、决心和强势,能实现吗?也不行,因为姐姐对细节不在乎,比较粗枝大叶,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分析我们会发现梦想的实现是二人团结协作的结果。

      其次,需要分析文章的整个语篇。任何文章都会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态度,都会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作者会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对人、对事的看法。因此在阅读课教学时一定要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作者对人对事的观点。如果没有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阅读教学只会停留在表面,停留在浅层次,没有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违背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文语篇的重点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为了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首先要分析人物性格。此次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各人的性格特点对梦想的实现有无作用?怎样的作用?其次要分析作者对姐姐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呢?对此次旅行是胆怯?激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作者对姐姐是敬佩的,是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对这次旅行他一方面认为不可能完成,另一方面又积极准备。由此推断,作者想表达的是“团结协作”的主题。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情感态度目标是:团结协作促成功。

      三、案例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和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的分析

      教师1在教案中所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是:“Stimulate Ss to pursue their dreams and never give up.”教学环节中涉及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主要在scanning和post reading部分。在scanning阶段,设计了三个问题来为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造势:(l)What different opinions did Wang Kun and Wang Wei have about source,altitude,air?(2)What didn't Wei prepare for the trip?(3)Wang Wei's characteristic。在post-reading部分设置了3个问题来促成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4)Is it a difficult journey along the Mekong River by bike?(5)Did they give up?(6)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ir story?

      分析:教师1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旨在鼓励学生追求梦想,不言放弃。但是教学活动的6个问题中,前三个主要是分析了姐姐Wang Wei的不作为和她的性格。第4和第5个问题是简单句提问,学生只需要回答yes即可,没有激发学生的思考,没有为后边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做铺垫。第6个问题能引导学生追求梦想,不放弃,但是问题的设置很突兀,没有足够的铺垫和造势。学生完全可以这样想:既然姐姐不作为,性格固执,依靠弟弟都可以实现梦想,那我们以后就依靠别人,这样将会导致预设的情感态度目标落空。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展开讨论,然后再就第六题提问,就能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

      教师2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是:“Students can form consciousness of concordant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教学环节中涉及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主要是Careful reading部分。该部分共设置了4道题:(1)What didn't she prepare for the trip?(2)Could you use some words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ng Wei and Wang Kun?(3)What can they see along the Mekong?(4)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of the Mekong River.

      分析:教师2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旨在鼓励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教学活动中前两道题是人物性格分析,后两道题是湄公河的地理信息和沿途景观,没有对人与自然是怎样和谐相处进行分析讨论。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讨论湄公河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就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目标。

      教师3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是:“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evelop their interest in and love for nature.”教学环节中涉及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主要是Reading in depth和Summary部分。该部分共设置了3道题:(1)What's Wang Wei's shortcoming according to Wang Kun?(2)What does it mean that “she insisted that organize the trip properly”?(3)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they are?

      分析:教师3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但是教学活动中的3道题只是分析了Wang Wei的性格缺陷和Wang Kun的性格特点,怎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没有涉及,没有提及预设的情感态度目标。

      教师4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是:“Stimulate the students' love for nature by getting them to know a great river.”教学环节中涉及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主要是Scanning和After reading部分。分别设置了两个问题:(1)Describe the characters of Wang Wei and Wang Kun;(2)Wang Wei's and Wang Kun's similar attitude and different attitude。

      分析:教师4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一条河从而热爱大自然。但是教学活动中的两道题也只是分析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态度,没有任何与热爱大自然有关的活动。

      教师5在教案中所设定的3个教学目标:“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Enable students fully understand the reading material; Help students rewrite the passage.”中没有情感态度目标。在Final reading中设置了两个问题:(1)What can you infer about Wang Kun's character? (2)Wang Wei's character,主要是分析二人的性格特点。

      分析:教师5没有预设情感态度目标。教学活动中主要分析了两人的性格,也没有就势在人物性格上进行深入挖掘。

      教师6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是:“Get the students to be interested in traveling.”教学环节中涉及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主要是Close reading和Group discussion。在Close reading中有:(1)Who planned the trip to the Mekong?(2)What difficulties did Wang Kun and Wang Wei find about their journey?(3)What's Wang Wei's attitude towards the difficulties?(4)Could you describe the characters of Wang Wei and Wang Kun?在Group discussion 中有一个讨论问题:(5)If you are given a chance to make a travel,which place will you choose and how will you prepare it? You will be divided into small groups to make a travel plan.

      分析:教师6设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是:“Get the students to be interested in traveling.”主要培养学生对旅行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的问题突出了旅行的困难和二人的性格特点,与预设的情感态度目标没有联系。讨论部分的重心有了回归,转到了旅行计划和准备上,和教师自己预设的情感态度目标较符合。

      总体来看,案例中的六位老师中有一位老师没有设定情感态度目标;有两位教师虽然确定了情感态度目标,但是实际教学中没有涉及,目标是摆设;有三位教师在教学活动没有为预设的情感态度目标造势、铺垫,也没有明确点题,目标落空。

      四、对课题Journey Down the Mekong(湄公河之旅)的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示范

      下面节选了笔者在上本节课时与情感态度目标达成有关的教学设计。

      (1)Scanning:What different reactions do they have?

      

      【设计意图】对比两人的不同态度,为人物性格分析做铺垫。

      (2)Skimming: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第二段的中心思想:different attitudes and characters,为下文二人的性格和态度对比做铺垫。

      (3)Careful reading and discussion:设计了6个问题:

      问题1:How is the second paragraph developed?

      A.examples

      B.comparison

      C.the order of time

      D.the order of space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方法

      问题2:Pick out some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that talk about Wang Wei and discuss Wei's character with your partner.

      【设计意图】细读课文,从文章找出描写姐姐的句子,并与同伴讨论姐姐的性格特点:stubborn;careless;wouldn't change her mind;adventurous;passion;determined。文中姐姐的负面性格多,因此多引导学生发现姐姐的正面性格。

      问题3:Pick out some sentences that talk about Wang Kun and discuss Kun's character with your partner.

      【设计意图】文中姐姐的性格描写较多,而弟弟的性格特点直接介绍的较少,而且由于是弟弟的日记,因此说自己的优点多,说姐姐的缺点多。因此引导学生分析弟弟的性格特点,尤其是缺点就很重要:careful;get ready for everything;obedient;have both feet on the ground。

      问题4:Discuss in a group:what's Wang Kun attitude to his sister? Like? Dislike?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二人的性格中的优劣点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弟弟对姐姐的态度,弟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姐姐呢?弟弟细致,脚踏实地,但是过于追求细节,不勇敢;姐姐固执,粗枝大叶,但是有热情、有决心。弟弟知道如果单独是自己梦想就不会实现,而光有姐姐梦想也不会实现。因此弟弟对姐姐不是持否定态度,而是敬佩的态度。

      问题5:Why does Wang Kun write the second passage?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日志的作者Wang Kun的实际想法。

      问题6:What is the style of this kind of travel journal?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旅行日志的写作风格:有强烈的个人喜好倾向。

      (4)Output practice中设计了一个问题:Discuss in group:which one of them contributes more to realizing their dream? Wang Kun or Wang Wei?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两人的贡献率,是谁的贡献大?由于前面已经分析了两人的性格优劣点,学生就能全面看待这个问题,从而得出是两个人合作的力量。

      (5)Ending words中教师总结说:由于有了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姐姐的决心、热情和弟弟的细致、脚踏实地,两人通力合作才完成了这次湄公河之旅,并使用本节课中所学的单词总结出一句话来结束本节课:“Your attitude and your teamwork will determine your altitude.”

      【自我反思】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和本单元的写作任务,笔者确定的情感态度目标是:团结协作才能实现梦想。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笔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设计了很多活动来为目标的达成造势和做铺垫。从两人的态度对比,到通过文章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到询问弟弟对姐姐的态度,到讨论两人谁对梦想实现的贡献大,最后到情感态度目标的点题:态度和协作决定你的高度。活动的设计突出了层次性、梯度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个人思考到小组讨论,逐步挖掘文章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结束语

      高中英语阅读课不能只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词汇、语法,还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各位教师需要认真对待情感态度目标的贯彻和落实。怎样设定合理的情感态度目标,怎样逐步达成情感态度目标是需要认真研究、理解和落实的。

标签:;  ;  ;  ;  

高中英语阅读课情感态度目标的理解与实现分析--同班异质阅读案例分析_同课异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