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常规三联;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将会对患者自身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一般情况下,常规三联疗法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治疗中对于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因而需要加入治疗药物,也就是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实践表明,通过四联疗法应用,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2]。本研究选取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常规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霞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32例。1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63±4.25)岁,2组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52±4.56)岁。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采用常规三联疗法,具体用药如下:甲硝唑0.4g,1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1.0g,1日2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1日2次。1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即在三联治疗方法基础之上添加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方法为0.2g,1日4次,餐前1小时和睡前1小时服用。患者用药周期均为14天,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控制患者饮食习惯[3]。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首先,临床疗效对比分为三级判定标准,即显效(患者溃疡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溃疡症状有所改善)和无效(患者溃疡无改善或恶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组内并发症人数统计为主,其中并发症主要包含消化道出血、胃溃疡等[4]。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x2)校验;计量资料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1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13%,相比之下,1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2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1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3%,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相比之下,1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低于2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类型,该种疾病的发病主要和幽门螺杆菌的病变相关,当出现该种疾病后,患者的消化道溃疡症状会语法明显,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控制措施,将会造成患者身体健康受阻[5]。一般情况下,幽门螺杆菌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中,会通过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选择得到的效果是有所不同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选定的两组患者治疗中,通过四联疗法治疗的1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要显著好于2组患者,说明在四联疗法治疗应用过程中,能够针对患者治疗工作梳理,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在四联疗法治疗过程中可以降低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所以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患者治疗的方法应用作出科学的分析,从而为患者临床治疗质量提升提供帮助。所以在未来临床医学发展中,针对幽门螺杆菌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中,应该首选四联疗法作为主要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保障在相关治疗工作实施中,可以提高患者治疗质量,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宏,侯波,严江.常规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7,24(3):125-128.
[2]苏林龙.三联疗法及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6(10):171-172.
[3]刘尚尚,任庆涛.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胃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21(26):102-105.
[4]宋长有.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7):123-124.
[5]邓忠耀,古丹丹,邓文轩,等.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25(3):108-110.
论文作者:郑雄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患者论文; 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消化道论文; 阳性论文; 溃疡论文; 四联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