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陈宝珍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N14区儿科 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4例小儿肺炎患者,借助于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本组共计52例)与对照组(本组共计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5.8%,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和症状缓解时间,可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优质护理;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

小儿肺炎是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的高发疾病,有数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儿科患者中小儿肺炎所占比例高达40%[1]。在临床上,小儿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需要及时地给予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否则患者的生命健康便会受到一系列并发症的威胁。本研究选取我院 2014年 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4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究优质护理的实际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年 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4例小儿肺炎患者,借助于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本组共计52例)与对照组(本组共计52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2(改成2)个月 ~9岁,平均(3.2±1.6)岁,病程4~14个月,平均病程(7.3±1.2)个月;观察组:男34例,女18例,年龄2(改成2)个月 ~10岁,平均(3.1±1.9)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7.4±1.6)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研究可行性强。(平均年龄、病程及平均病程都太长了,请改短些)

1.2方法

对照组应有包括基础护理、常规病情监测及饮食指导在内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疏导

由于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小,所以,在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和疾病痛苦的折磨下,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抵触、哭闹情况,会加重咳嗽等症状,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性格特征、疾病严重程度、诊治内容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全面分析,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安抚患者,借助于玩具、做游戏、讲故事、讲笑话等方法拉近呼唤之间的心理距离,以转移其注意力,这也有助于增强其信任感,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工作。

1.2.2健康宣教

患者家属对于疾病与治疗缺乏深入了解,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尤其是在患者哭闹时,家属会出现焦躁、惧怕等情绪,导致其难以积极配合护理操作,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抵触行为,进而引发护患纠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地为家属介绍小儿肺炎病情、症状表现、治疗相关信息,并告知其日常注意事项,教会家属自我护理的方法,以提高其自我护理意识与水平,培养其依从性;针对家属的疑问,要耐心地解答。

1.2.3病情监测

细菌和病毒是导致小儿肺炎的常见因素,护理时要注意避免患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茵等过敏原的接触[2];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精神状况等进行监测,以便于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降低呼吸衰竭、脓气胸、肺不张、肺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

1.2.4饮食指导

指导家属为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方案,要注意及时地为患者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鼓励患者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同时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日常饮食坚持少量多餐原则,坚持清淡饮食[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主要是退热时间、憋喘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肺气肿、脓气胸等)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所获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比照,分别使用( ±S)与t表示、检验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并分别以率(%)与χ2对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例(%)}

3.讨论

优质护理作为一种全面、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地扩大。在

儿科工作中,小儿肺炎患者病情复杂,且病情进展迅速,在对其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针对小儿肺炎患者,优质护理强调要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围绕患者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病情特点等信息,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以全面地满足患者的身心诉求[5]。

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5.8%,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为小儿肺炎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症状,并可以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优质护理中,心理疏导是护理的第一步,旨在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来培养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心理状态,培养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治疗与护理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病情监测是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的重要途径,全面地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体征变化情况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显著的意义;饮食指导旨在通过建立科学的饮食计划,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其康复[6]。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和症状缓解时间,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华丹.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114.

[2]刘娟,房夏玲,陈宁等.小儿肺炎的优质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100.

[3]陈秀凤.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61-362.

[4]王延芳.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40-240.

[5] 程文英,张旭力.优质护理在中国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2017,27(2):155-159.

[6]李爱荣.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235-236.

论文作者:陈宝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陈宝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