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实施模式_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实施模式_研究性学习论文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理论—实践模式。理论—实践模式是指师生在共同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学生运用理论来研究、解决问题,体验研究性学习课程理论的价值,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全员参与、师生互动、设疑问难、课程开放、理论传授、实践检验、创新求异、自主探索等是其特点和优势。具体要求是:首先,运用课堂教学形式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基本理论,组织、引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源自生活实际的课题。其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不怕失败,总结经验。

2.问题探讨模式。师生围绕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展开的教学活动,构成了问题探讨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在于:以激励、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为着眼点,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和分折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和能力为宗旨,创设一种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其教学策略是:将问题或案例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一般来说。教师要选择典型的问题或案例,不可平铺直叙地搬给学生了事,而要创造性地加以取舍,主动设疑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课题研究模式。课题研究模式是指教师提供课题或由学生根据兴趣设计研究课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实施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目标、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果说“问题探讨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话,那么,“课题研究模式”注重的是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其中,思辨性课题主要靠图书馆以及报刊上的相关资料进行论证;描述性课题更多是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用事实论证课题。描述性课题难度较小,较适合于初次涉足于该领域的探索者。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合作学习互动—教学任务是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关爱理解、共同分享、共同鉴赏等。当然,这里的互动不是一般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讲解提问等“继时互动”,而是要求生生之间讨论、展示、争辩、操作等“同时互动”。互助—教学任务是否包含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分化或理解、掌握上的屏障,会自然地形成求助与助人的需求。协同—教学任务是否只有经过小组成员责任分工、角色轮换,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吸取别人的长处相结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协作共事、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整合—教学任务是否体现了跨学科性、综合性和任务驱动性、项目型学习的特点,是否要求不同观点,不同材料、不同解题思路或方法的汇总综合,是否涉及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求新—教学任务是否突出了学习者个人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是否要求生成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理解,是否求新、求异、求变,是否有较高的知识迁移性质。辨析—教学内容是否需要经过争辩、探讨、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在相互磨合中持自己合理的想法,同时也吸收别人好的创意。评判—教学任务是否涉及到较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否有多种决策路径可供选择,是否需权衡利弊得失。表现—教学任务是否要求学生充分展示、表露或“外化”已经学到的东西,是否以群体业绩表现、以任务整合或项目调研的成果来衡量考评。

标签:;  

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实施模式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