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高绩效运行的组织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点实验室论文,高绩效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至今共建立了100多个不同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科学研究中心与基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和人才交流的重要阵地。
21世纪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作为一种科研组织形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利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改善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促进其组织绩效的发挥,以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是摆在我国科技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根据对8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调查,一些重点实验室尚未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为此,我们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种提高其绩效的途径,以有助于改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绩效。
1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织行为——两种“群体”的互动
作为一种组织形式的科学实验室,应该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因此,人们在考察实验室的作用时,往往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的运行,实际存在两种群体:“常规群体”与“临时群体”间的互动。所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绩效都应是这两种群体的共同贡献(图1)。
1.1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常规群体”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员, 由固定人员和客座人员构成。 表1 给出1993年我国从事基础研究的8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与客座人员的总构成。固定人员是指,经过核定属于实验室编制的人员。进一步可以分为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我们的一项调查表明,每个重点实验室都由固定人员组成的不同形式的管理机构(例如,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等形式),处理实验室的日常事务和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的与技术的保证。显然,它是重点实验室正常运行的支承系统。我们称这一管理机构为重点实验室的“常规群体”。
图1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织行为模型
表1 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与客座人员的构成(单位:人)
固定人员
客座人员
研究人员 1605客座 12748
技术人员
565 外籍客座 341
管理人员
127
其他人员18
总计 2315 总计 13089
资料来源:国家计委科技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综合计划局编,《1993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统计资料》(1994年3月)
1.2 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任务的临时群体”
重点实验室的客座人员由客座(承担实验室研究课题、并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工作,但编制不在实验室的人员)和外籍客座(客座的外籍人员,研究课题可以是合作研究课题,但大部分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或部分研究)构成。
一名客座研究人员为完成一项课题研究,通常要成立课题小组开展研究工作。当该项研究完成后,这个课题小组也将随之解散。这种群体与“常规群体”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临时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通常的课题小组称为“临时群体”,以突出其“临时性”。
表2 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N=55)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百分比(%) 实验室个数
管理体制没有理顺60.0
33
实验室自主权不够69.0
38
年青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54.5
30
年青技术人员待遇不高不安心工作 63.6
35
2 绩效的科学内涵
通常,“绩效”的含义是成绩和效益。本研究中将“绩效”这个词引入科学评价的范畴。我们认为,“绩效”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绩效必须客观存在
绩效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就科学研究而言,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是从确定科研目标,制定科研计划开始的。科研人员通过科研计划的实施,达到或部分达到科研目标。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过程。科学家在实现其科研目标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和最终的科学结果,即是科研绩效。
2.2 绩效必须具有实际结果
我们认为,只有实际效果的活动才是绩效。一项科研成果没有投入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的与社会的效益,这个科研结果原则上不能算是有科研绩效。另外,科学研究的实际结果的体现形式可以是有形的(例如,科学论文),也可能是无形的(例如,科学研究人员科研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
2.3 绩效必须体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绩效是在一定的主体作用于一定的客体后,所表现出来的效用。重点实验室的绩效;是在重点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主体),在研究过程中作用于各种资源(客体)所表现出来的效用。显然,这种效用就其性质而言有正负之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绩效,如对我国的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则为正的绩效,反之为负的绩效。
2.4 绩效必须体现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具有的效用,是用一定的代价换取的;即在科研过程中,消耗了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其中也包括时间的消耗。如果一项科研项目投入少,产出多,则表明该项研究绩效好;反之,则绩效差。但是这种“多”与“少”是相对的,只有通过比例关系才能说明多或少的程度。例如,有A和B两个重点实验室,A实验室在5年内出了20项科研成果,B实验室在同一时间内出了10 项成果(假设两个实验室成果的大小、价值、重要性都相同);表面上看,A 实验室的绩效比B大, 但是当把两个实验室的产出与投入作相对比较情况则并非如此。如果A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科研仪器及所用经费相当于B实验室的3 倍,那么显然B实验室的绩效要比A实验室的好。
根据上述绩效的定义,考察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否处于高绩效运行,主要应该看其组织的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说,它的社会功能主要是:进行科学知识生产以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和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3 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的因素
3.1 重点实验室的绩效标准
有人提出,评价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否处于高绩效运行状态,主要是看重点实验室能否做到如下几点:
·能否充分调动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方向是否清楚,目标是否明确不脱离实际;
·是否能在生存、发展、竞争中不断创新;
·能否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特别是能否处理与依托单位的关系;
·是否有善解人意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活动的组织者。
不难看出,上述五个方面,仅是重点实验室高绩效运行的整体的组织行为表现,而且是从组织的特征与组织的行为的角度来考察。
如前所述,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是“常规群体”与“临时群体”的并行,因此其整体绩效应是这两种“群体”绩效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这两种群体的各自绩效的“乘积”。因此,分析影响重点实验室的绩效的因素,应从这两类“群体”入手。当然,对于重点实验室的绩效,也可用其知识的生产率与科研人才的培养等指标来测度。
3.2 两种“群体”对重点实验室绩效的影响
显然,重点实验室是在“并行”模式下,进行着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人才的培养。从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功能看,实验室的高绩效运行,将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的“临时群体”的高绩效运行。具体地说,就是那些“临时群体”在其完成自身任务期间,如何充分发挥群体成员的创造性和提高群体的知识生产率。
为了解“常规群体”对重点实验室的绩效的影响,我们的问卷中(寄发的问卷80份,回收问卷55份)有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当前影响贵实验室高绩效运行的管理因素是什么?”对这一问题回答的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中可以看出,“管理上存在问题”、 “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实验室自主权不够”等都是与“常规组织”的管理有关的。
调查表明,体现“常规群体”管理水平与绩效的实验室条件、科研人员的工作负荷、责权利等因素,均与“临时群体”中的高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G2=0.37,G3=0.91和G4 =0.40(表3、表4)。这表明, “常规群体”的运作对“临时群体”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同样,为了考察影响“临时群体”绩效发挥的因素,有一个问题是“您认为贵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在课题选择上发挥作用的程度如何?”由表4中可以看出, 目前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仅占30.9%。如前所述,因为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是一个“临时群体”,发挥其应有作用不够,因此,在重点实验室的运行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临时群体”的作用。
“临时群体”中高级研究人员(教授或研究员)工作积极性与研究经费的相关分析如表2,二者的相关系数G1=0.37。 这说明这种“临时群体”高级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研究经费数量存在正相关。一个“面向科研任务的临时群体”,能否申请到研究项目以及所得研究经费的多少,显然与其整体水平以及绩效有关。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对国家稀缺的科研经费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各科研小组实力的竞争。因此,如果临时群体”都呈现较高的绩效,能经常申请到科研项目,那么这个重点实验室的绩效必定也高。
由此,我们可以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绩效运行,将取决对这两种“并行”运作的群体的有效管理。要提高重点实验室的整体绩效,就是要提高其“常规群体”与“临时群体”的绩效,即二个群体的积极性。特别是“面向科研任务的临时群体”的绩效有着重要意义,因为随着改革的深入,聘用制的扩大,临时群体相对地看也会扩大。
4 提高“面向科研任务的临时群体”的绩效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常规群体”,通常可看作是要长期存在和发展的组织(例如公司那样的组织)。有关这种长期性组织的管理及其提高绩效问题,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多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调查表明,虽然重点实验室内有许多课题小组,但是课题组的科研绩效并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课题负责人对这一临时群体的特点,以及如何科学地设计这一群体不甚了解。因此,如何发挥“临时群体”的作用,是提高重点实验室整体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表3 研究经费及实验条件对教授(研究员)积极性的影响
实验室研究经费充足程度(%)
实验条件优劣程度
很充足 较充足 不太充足 很不充足 很好 较好 不太好
教授 充分36.4
29.09
40.000.00
12.73 56.36 3.64
挥程 较充分 1.825.45
18.181.821.82 23.64 1.82
G[,1]=0.37G[,2]=0.37
表4 工作负荷及职责、 权利结合程度对教授(研究员)积极性的影响
教授工作负荷饱 职责、权利相结合程度(%)
满度(%)
很饱满 较饱满 非常高 比较高 比较低 根本没有
教授 充分69.09
3.64
12.7352.735.45 1.82
挥程 较充分 12.73 14.550.00
25.45 1.82 0.00
G[,4]=0.40
4.1 “临时群体”的特点与作用
从本质上看,“面向科研任务的临时群体”也是一种组织形式,有关长期性组织的理论与管理实践对它也同样适用。但是,正是如此,科技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这种临时群体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临时群体”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这个群体任务的承担者。对于这些科学家来说,如何有效地对“临时群体”进行管理,是他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下面将重点讨论“临时群体”的特点、作用以及其一般的设计程序。
表5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确定课题发挥作用的程度(N=55)
发挥作用程度百分比(%) 实验室数
充分 30.917
较充分 54.530
不太充分12.7 7
不充分 1.9 1
根本不发挥作用 0.0 0
合计 100.055
(1)“临时群体”有助于科研目标的达成
从事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最好将群体(例如,课题小组)研究与个人研究相结合。在组织中成立“面向科研任务的临时群体”是一种选择。“面向科研任务”是因为在许多复杂情况下,个体科研工作者不仅自己能力与精力有限,而且也往往不能将这两者充分调动起来。而一般性的群体的优势,往往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为圆满完成任务,有必要成立一个“临时群体”,即,这种群体只存在一定时期(在这期间,群体的结构可能会随任务逐渐的明确而有所变化),当任务完成后,该群体便不复存在。
在重点实验室,固定的与客座科研人员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是有组织的研究活动并且研究任务要经常更换。因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很多研究课题都将是在“临时群体”中进行的。
科学有时可看作是基于在公理化、公式化和可演绎性这类概念基础上形成的知识集合体。因此,科研活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否,将主要与有效的观念处理有关,因为有效的观念行动取决于有效的观念处理。所谓观念处理是指,一个或一系列过程,借助这类过程,科研人员可以认真仔细处理观念(或概念),并运用这些观念概念进行富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2)“临时群体”有助于提高成员的创造力
“临时群体”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课题小组成员对科研任务或者说对科研问题的认识水平,以便有效地解决问题。“临时群体”的这一功能是通过群体活动发挥出来的。但是,“临时群体”并不仅仅是群体,同时也要注意运用某些方法或手段,充分发挥群体成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因而“临时群体”的群体活动,会由于个体能力的充分发挥而相得益彰。“临时群体”的存在有时间性,所以要想在特定时间圆满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群体和个体的活动都富有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
(3)“临时群体”有助于集中群体成员智慧
“临时群体”的另一功能是,由于个人智慧与群体智慧的有效结合,基本上提高了其成员智力活动的效率,增加了个体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成绩的满意感。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临时群体”,这显然体现为科技产出高且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4.2 “面向科研任务的临时群体”的设计
4.2.1 “临时群体”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这种“面向科研任务临时群体”时,首先要认识科研人员个体活动的重要性。一项科研项目适合群体去做,这并不意味着该任务应由整个群体去做。群体产生的思想与观念要比个人的多,但是个体的真知灼见却要比群体的多。因而,在“临时群体”中,要对个体科研人员与多数人表达观点或看法的方式进行权衡。其次,应该把各项研究任务分成最适合研究小组完成的与最适合科研人员个体完成的两大类型。
4.2.2 “临时群体”的顺序定型设计程序
通常,课题小组的活动与科研人员个体活动相互关联,所以“临时群体”的设计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种设计应该包括定型化的综合,因此称为顺序定型设计。通常设计“面向科研任务的临时群体”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1)确定基本的科研目标 重点实验室的固定的或者客座人员,首先要为尚不存在的课题小组确定基本科研目标,然后与同意参加这一研究项目的科研人员,交流对基本目标的看法。在达到共识后,“临时群体”便已形成,因而可制定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计划。
(2)群体思想与观念的形成采用激发个人创造力的方法, 例如,头脑风暴法或手脑并用法,形成与科研项目有关的思想与观念。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临时群体”的领导者,都可将每个成员这方面的书面意见进行筛选并写成提要,然后在“临时群体”交流。最后,根据小组成员提出的各种观点的内在联系,将其综合成小组的思想与观念。
(3)“临时群体”思想与观念的深化 “临时群体”的思想与观念的深化,可由其成员进行。好处是,可以发现在形成“临时群体”的思想与观念的过程中,早期材料准备不充分、内在联系不大等问题。根据课题组每位成员对“临时群体”观念深化的结果,又可形成某些核心观念。在此基础上可进行第二轮有关“临时群体”思想与观念的讨论。
(4)构造深化的观念集合 根据课题组成员深化的观念集合,在提高共同认识的基础上,“临时群体”可以重新构造其思想与观念。
(5)解释新的观念结构 “临时群体”成员解释新构造的思想与观念结构。课题负责人在做必要修改并征得成员同意后,写出“临时群体”观念结构的文字说明。
(6)确定备择的科研方案 课题小组在建立和解释观念结构过程中,对科研任务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临时群体”仍可用前述的激发个人创造力的方法,确定若干科研项目的备择方案。
(7)将备择的科研方案转换成科研任务 对备择的研究方案进行分解,并向“临时群体”成员分配其所要承担的具体的研究任务。
(8)确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临时群体”的成员在统一认识后,对备择方案进行最后的选择,确定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并形成有关的实施计划。
(9)实施科研计划行动计划制定后, 建立“面向制定计划的临时群体”的任务即告完成。这时应紧接着设计一个“面向实施计划的临时群体”以实施制定出的计划。这个“临时群体”,可由原来的部分人员组成,也可由原班人马组成,还可根据新的基本目标建立新的“面向任务的临时群体”。
重点实验室实际存在着“常规群体”与“临时群体”两种群体,它的群体层次的绩效,是这两类群体各自绩效的“乘积”。提高重点实验室整体绩效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同时提高其“常规群体”与“临时群体”的绩效。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研究其绩效时,必须考虑外部环境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影响。
收稿日期:199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