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 510080
【摘 要】目的 探讨近10年华南地区食管癌发病趋势及内镜、组织病理学特征改变,为食管癌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前、后5年所有食管癌患者的发病趋势、内镜、病理组织学分型等差异。结果 10年间共检出食管癌患者1108例,占总胃镜检查人数的 1.3%(1108/87805);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占92.3%,其次为食管腺癌,占4.6%;超过半数(50.9%)的食管癌位于食管下段。前、后5年相比,食管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2% VS 1.3%),但后5年食管腺癌的构成比较前5年明显高(6.5% VS 2.4%,p=0.04)。前、后5年间早期食管癌构成比由4.0%(20/509)上升至5.9%(35/599),有统计学差异(p=0.03)。结论 经胃镜食管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食管癌病理类型仍以鳞癌为主,但近年来食管癌中腺癌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侧面反映出华南地区食管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
【关键词】食管癌;临床特征;趋势
【Abstract】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trend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Huanan area in recent 10 year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Methods Clinical datas of 1108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diagnosed by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in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from Jan. 2005 to Dec. 2014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rom Jan. 2005 to Dec. 2009 and Jan. 2010 to Dec. 2014. Results Generally,the detection rat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was 1.3%.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periods(1.2% VS 1.3%). More than half of the location(50.9%)were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esophagus,especially the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The main pathological typ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remained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ut the proportion of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raised rapidly in recent 5 years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anterior 5 years(6.5% VS 2.4%,p=0.04).The composition of the early esophageal cancer was increased from 4.0% to5.9%,and that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3).Conclusions:The detection rate of esophageal cancer under gastroscopy has no significant diference from 2005-2014. The main pathological typ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is stil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ut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which may reflect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in Huanan area.
【Key words】 Esophageal carcinoma;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nd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65-03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迅速上升[1]。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的主要形式,少数为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过去20年来的研究报道,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EA的发病率已成为高于ESCC上升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2]。国内尚缺乏相关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拟探讨近10年华南地区食管癌发病趋势及内镜、组织病理学特征改变,为食管癌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因各种原因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伟伦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除外食管癌术后复诊患者),所有患者的电子胃镜检查、内镜下治疗和病理检查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记录其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广东省人民医院是广东省最大型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收治患者覆盖广东东部、西部、南部及北部各地区,所收集资料可一定程度上代表华南地区的发病情况。
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食管癌纳入标准:内镜下初次发现并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排除标准:1)食管癌为转移癌;2)食管癌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对于重复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多次取病理活检证实为同一部位食管癌的同一患者只纳入1次病例分析。
三、病变部位定义
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2009分段标准对所有食管癌患者进行分段。共分为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食管。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0-<25 cm);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5-<30 cm);下段食管: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内镜检查距门齿30-40cm。
四、病例分析方法
将所有获得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归纳,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按检查时间分为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两个时期,对确诊的食管癌在两个时期中的年检出率、性别、年龄、内镜下形态、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其构成比所有等进行比较分析。
五、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建立Excel数据表格,导入SPSS 20.0统计软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临床病例参数如为计量资料,先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则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则用Wilcoxon秩和检验。如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理论频数有小于5者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二分类变量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双侧)为检验水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1108例食管癌患者内镜、内镜资料分析:
1.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
1.1 检出率及性别
2005-2014年广东省人民医院伟伦内镜中心共行87805例电子胃镜检查,检出食管癌患者1108例,检出率1.3%(1108/87805),其中男性881例,占79.5%,女性227例,占20.5%。男女之比为3.9:1,男性食管恶性肿瘤患者明显多于女性。
1.2 年龄
所有患者中,患者的年龄范围是31-88岁,中位年龄为61岁(31-88岁)。其中青年患者(0-44岁)有46例,占4.2%,中年患者(45-59岁)有443例,占40.0%,老年患者(≥60岁)有619例,占55.8%,老年为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年龄阶段。
2.食管癌患者的内镜下表现
2.1 部位
部位明确的1108例食管恶性肿瘤中,下段564例,占50.9%;中段329例,占29.7%;上段187例,占19.4%。同时在部位明确的51例EA中,下段43例,中段5例,上段3例,分别占食管腺癌的84.3%、9.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03,p<0.001)。表明食管癌的发病部位以食管下段最多见,其中EA尤其明显。
2.2 大体类型
大体类型诊断明确的1108例食管恶性肿瘤中,髓质型最多,共451例,占40.7%;其次是溃疡型,418例,占37.7%;缩窄型和蕈伞型分别为161例(14.5%)和81例(7.1%),比例较少。食管恶性肿瘤主要为髓质型,其次是溃疡型。这两种类型占全部食管恶性肿瘤的78.4%。
2.3 病变长度
在明确病变长度的678例食管癌中,变病灶长度≤5cm占65.9%(447/678),6-10cm占31.6%(214/678),大于10cm占2.5%(17/678)。说明病变长度以5cm以下为主,差异达统计意义(2=88.9,p<0.001)。
2.4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期
参照WHO食管肿瘤分类标准2002年版,食管癌病理组织分型中居首位是鳞癌,共1023例,占92.3%;腺癌居次,51例,占4.6%;此外,还发现19例小细胞癌、5例腺鳞癌、4例黏液腺癌、3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肉瘤样癌、1例梭形细胞癌。
1108例食管癌患者中可进行分期的有1028例,进展期食管癌为975例,占94.8%,早期食管癌为53例,占5.2%。
3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
3.1食管癌年段检出情况比较
2005年-2014年经电子胃镜共检出食管癌患者1108例,总检出率为1.3%(1108/87805);其中2005年-2009年(前5年)检出食管癌为509例(509/40763,1.2%),其中EA有 12 例,占 2.4 %。2010年-2014年(后5年)为599例(599/47042,1.3%),其中EA 39例,占 6.5%。前、后5年食管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后5年EA的构成比较前5年明显高(6.5% VS 2.4%,x2 =4.264,p=0.04),说明近10年EA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如图3-1。
3.2发病年龄情况比较
前5年患者的年龄范围30-86岁,中位年龄60岁;后5年间患者的年龄范围32-88岁,中位年龄62岁。两个检查区间食管癌发病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3 性别比
前5年与后5年间男女性别比分别为4.0:1(407:102)和3.8:1(474:125),两个检查区间食管癌患者的性别比例无统计学差异(X2 =3.5,p = 0.06)。
3.4发病部位变化
1108例食管癌中,前、后5年上、中、下段食管癌的构成比分别为:15.9%、28.9%、53.6%与22.7%、28.2%、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5年食管上段癌检出率较前5年明显增高,但总体以食管下段高发。具体见图3-2。
Figure 3-2 Chan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lesion loca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from 2005-2014
3.4.病理组织类型变化
前5年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0%(478/509)、2.4%(12/509);后5年分别为89.5%(536/599)、6.5%(39/599),两个时间段的食管鳞癌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但EA的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6.5% VS 2.4%,p=0.04),说明近10年EA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见图3-1。
3.5 肿瘤分期变化
1108例食管癌癌患者中可进行分期的有1028例,前、后5年间早期食管癌构成比由4.0%(20/509)上升至5.9%(35/599),两个区间的肿瘤分期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表明近5年的胃镜早期食管癌检出率较前明显升高。见图3-3。
Figure 3-3 Stage proportion of EC from 2005-2014
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发病率不尽相同,南非和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ESSC,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文献报道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EA发病率已高于ESSC,而ESSC的发病率不断下降[3]。本研究显示,近10年华南地区食管癌仍以ESSC为主,但EA的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推测跟其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关,侧面反映食管癌发病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胃食管反流-Barretts食管-EA的发病模式值得临床医生重视,提前干预Barretts食管是否会对EA的发病产生改变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随访。
国内外文献报道食管癌的发病部位主要位于食管下段,本组研究结果与此一致,其中后5年食管上段癌检出率有所提高原因与本内镜中心近6年全面开展无痛胃镜(无痛内镜覆盖率约70%-90%),病人配合度增加有关,以及近年普遍应用了电子染色、放大等先进仪器,对食管上段可疑病变处进行定向活检等有关。
文献报道如能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食管癌,五年生存率可达83%~90%,一旦进展成为进展期食管癌,其预后急剧下降,五年生存率仅为10~15%[7]。本组资料研究显示,后5年早期食管癌的构成比较前5年明显增加,与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采用胃肠镜进行常规体检、医生对早期食管癌的重视程度提高等密切相关,电子染色、放大等先进仪器使用也是检出率提高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近10年经胃镜食管癌检出率及病理类型(仍以鳞癌为主)虽然无明显变化,但近5年来食管腺癌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侧面反映出华南地区食管癌发病发病模式可能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1.Cancer statistics,2009[J].CA CarIcer J Clin,2009,59(4):225—249.
[2]Lepage C,Rachet B,Jooste V,et a1.Continuing,rapid increase in
esophageal adenocacinoma in England Wales[J].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11):2694-2699.
[3] Orengo MA,Casella C,Fontana V,et a1.Trends in incidence rates of oesophagus and gastric cancer in Italy by subsite and histology,1986•1997.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18:739—746.
[4]王福生,单际平,蒋丹斌,等.食管癌发病特点的变化[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3):256-257.
[5]彭仙娥,周紫荆,史习舜,等.安溪县食管癌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0-12.
[6] 谢莹,孙桂菊 . 淮安楚州居民饮食、行为因素与食管癌关系的病例 - 对照研究 [J]. 卫生研究,2005,7(4):479-480.
[7] 朱爱勇,李兆申,许国铭. Barrett 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9,19:4- 12.
作者简介:杨小平,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通讯作者:沙卫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电子邮箱:wh-sha@163.com
论文作者:杨小平,沙卫红,刘婉薇,梁伟民,张晓光,王启仪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食管癌论文; 食管论文; 患者论文; 检出论文; 腺癌论文; 胃镜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