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谈论文_朱余香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谈论文_朱余香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中心小学 2733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阅读教学尤其如此。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语文。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学中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和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进行自主阅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读能力。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时期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更无法实现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阅读,阅读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学生的阅读目的,只有对阅读的目的明确了,才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能坚定阅读的信心,对阅读的要求也就更加强烈。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制定完整的阅读计划,没有计划的胡乱阅读收到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有计划的阅读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阅读时,首先应当讲究阅读的质量,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些语文课文要边读边想像,借助形象地感知其中的重点词句来更好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其次,要养成阅读时动笔圈点、笔记摘抄的习惯。阅读时,动手动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其中的优美词句和重点段落。另外,阅读到打动心灵或给以重要启发的句子时,可以反复阅读,做到有感情朗读。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方能养成,教师需要具备充足的耐心和引导能力,才能使小学生慢慢地将阅读培养成习惯。

四、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实践证明:正确阅读方法的掌握是激发学生持久阅读兴趣的重要保证。那怎样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一些重点篇目反复读,对一些重要的片段要达到背诵的程度。小学阶段,正是机械记忆能力最好的时候,因而,在这个阶段,要尽量多记忆一些重要的诗词及重点篇目,因为选入课本的文章不少都出自中外名家之手,其文化价值是很高的,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很好的范例。一些人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其实,记忆能力始终是学习最基本的能力,理解能力的增强也要以记忆为基础。这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很明显。 其次,要求学生要“先精后博”,既要对课本上的重点篇目认真仔细阅读,同时又要在课外广泛涉猎。读好课本上的文章,掌握一些阅读的基本方法,便为课外的广泛阅读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课外阅读,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巩固了课堂上学习到的基本阅读技巧。再次,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小学生一般都喜欢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来学习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其兴趣,可以“渗透”一些美术课、音乐课等其他科目的元素。当然,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尤其要注意所采用的形式要与阅读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论文作者:朱余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谈论文_朱余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