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第三医院 妇产科 116300
摘要:目的:研究阴道镜配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并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200例,回顾性分析阴道镜检查结果及配合临床病理活检诊断结果。结果:道镜检查拟诊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相比较,慢性宫颈炎诊断符合率为84.38%;CIN诊断符合率为85.14%;浸润癌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阴道镜配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检查结果可靠,诊断价值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阴道镜;活检;宫颈病变;检查结果;诊断价值
宫颈病变(cervical lesions)是由于宫颈鳞状上皮脱落,脱落面被柱状上皮及不成熟化生的鳞状上皮所覆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1-2],临床较为常见。若不及时诊断,将延误患者病情,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对该病及时进行诊断,以便早期治疗,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回顾性分析20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及配合临床病理活检诊断结果,研究阴道镜配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具体的试验报告。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从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并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200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宫颈病变者;(2)有性生活史,非妊娠期者;(3)无子宫切除术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合并患有子宫肌瘤、卵巢疾病者;(3)急性下生殖道感染或出血者;(4)合并患有高血压、严重内科疾病者;(5)妊娠期、哺乳期者;(6)合并精神类疾病者。患者年龄21到63岁,平均年龄(47.76±0.53)岁。患者的病情为:阴道分泌物增多34例;白带异常29例;绝经后出血25例;接触性阴道出血21例;性交后出血19例;下腹腰骶酸胀坠痛20例。盆腔部下坠痛23例;痛经20例;无自觉症状者9例。应用生物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对象发病时间、致病原因、治疗历史的一般资料显示,P值大于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患者检查前均需避开月经期,于月经干净后7到10天进行检查,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妇科局部清洁、妇科检查以及治疗等。所有患者均采用 徐州市宝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BX-8100型数码电子阴道镜进行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置好参数,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放置窥阴器,暴露患者宫颈,采用棉签拭去宫颈表面黏液,调整好焦距,涂生理盐水,按照前后顺序进行阴道镜检查,观察官颈形态、结构、组织及血管情况,采用5%醋酸溶液湿敷宫颈或阴道约1min后,用放大技术(5-40倍)检查记录宫颈/阴道被覆上皮有无癌及癌前病变,肉眼宫颈重度糜烂且阴道镜下尤其异常的患者,则加用2%碘液行着色试验,并在其指引下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标本。在可疑病变区多点取材或行LEEP环切活检术,用95%乙醇固定后,进行病理检查。
1.3 评价指标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检查结果及配合临床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判定标准: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级分为CINI、CINII、CINIII三级;浸润癌。
1.4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用生物统计学SPSS19.0软件对本次试验记录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计算,进行卡方检验如果 p<0.05,代表比较值具有差异性。
2.结果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检查结果及配合临床病理活检诊断结果。阴道镜检查拟诊结果:200例患者中,慢性宫颈炎81例;CINI级48例、CINII级33例、CINIII级20例;浸润癌18例。临床病理活检诊断结果:慢性宫颈炎96例;CINI级43例、CINII级28例、CINIII级15例;浸润癌18例。阴道镜检查拟诊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相比较,慢性宫颈炎诊断符合率为84.38%;CIN诊断符合率为85.14%;浸润癌诊断符合率为100%。
3.讨论
宫颈病变,其自然病程由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乃至到浸润癌是一个连续发生、发展过程[3-5]。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与性活跃、HPV感染、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制剂等因素相关[4]。因此早期诊断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目前针对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有阴道镜以及病理活检等。电子阴道镜拥有的放大技术,可以将患者的宫颈放大5~ 40倍,能够观察宫颈表面的微小病变,如非正常上皮、血管和可疑病变区等,但阴道镜检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医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活检部位的选择和诊断。病理活检,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对HPV感染有提示作用,但病理活检具有盲目性。阴道镜配合活检,一方面采用阴道镜的放大技术,避免了病理活检的盲目性,提高了病理活检的准确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避免了单纯阴道镜检查的主观性,对可疑区进行病理活检,提高了标本的合格率,总体上提高了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起到了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作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于慧玲,李冬梅,孙勤暖等.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1):129-134,后插4.
[2]康乐妮,赵方辉,陈凤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预测宫颈病变和分流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人群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4):316-320.
[3]才仁卓玛,张建青,魏春梅等.青海地区藏汉回族妇女宫颈人乳头病毒基因亚型分布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9):598-601,605.
[4]李美琴,李春宏,裴圣林等.宫颈脱落细胞HPVL1蛋白及HPV DNA载量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13):1804-1806.
[5]廖光东,康乐妮,李静等.p1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和p16/Ki-67双重染色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呈阳性妇女的宫颈病变筛查[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4):425-431.
论文作者:杨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宫颈论文; 病理论文; 阴道镜论文; 患者论文; 率为论文; 价值论文; 检查结果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