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要重视提高护理质量论文_陈娇香,沈雅洁,刘欣

肺癌患者要重视提高护理质量论文_陈娇香,沈雅洁,刘欣

陈娇香 沈雅洁 刘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外科 广州市 510080

【摘 要】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护工作者都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在传统的护理模式基础上,提供更舒适、舒心的护理,对肺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癌;护理质量

随着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善、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已成为恶性肿瘤病人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国内大城市中占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患者的生存质量就成为我们护理人员从本质上提高护理质量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我科2006年8月- 2008年12月将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思维贯穿于肺癌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全过程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制定出有针对性、完善的护理计划,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0例,男124例,女26例,年龄29~78 岁,平均年龄54.4 岁,其中左全肺切除18 例,右肺上叶切除12 例,右肺上叶袖壮切除42 例,右肺下叶切除78例,均在全麻下行剖左胸或剖右胸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完毕均在麻醉恢复室清醒后,由麻醉恢复室护士及手术医生护送回监护室。

2.护理方法

根据150例肺癌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疾病的个体化差异,有针对性地制订围手术期的个体化舒适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

2.1 创造舒服的入住环境

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休养环境,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 ℃,湿度55 %~60 %,室内通风2 次/ d,15~30 min/ 次,通风期间盖好衣被,避免对流风,以防感冒。舒适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可使患者在心理上感到一种舒适、清静的感觉。

2.2 创造温暖的环境

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及术前准备和术后注意事项;给予卫生宣教及健康教育;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训练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咯痰的方法及次数;适当地讲解与疾病、手术有关的知识和手术成功实例,安慰和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增强治病信心。做好心理护理、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到一种家的温暖感觉,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舒适、安全的感觉,以良好舒适的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3 心理上的温馨护理

患者生活环境改变、角色改变,面对陌生的环境,极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住院后的心理紧张和所患疾病一样,给患者带来高度不适,担心医护人员的医技能力;担心术后疼痛和手术对生命的危险性;担心费用情况。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和不舒适感。心理护理在胸部肿瘤病人术前治疗和术后康复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心理状态,以致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对后组病人观察和分析,发现98%肺癌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产生恐惧、悲观等不良心理,担心手术效果,害怕死亡。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加强了心理护理,做到关心、安慰、体贴同情病人,耐心做好解释,言语亲切、态度和蔼,向病人讲解手术方式及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配合及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预防方法,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提供舒适的体位

给予舒适的患侧卧位,全肺切除的患者向患侧半侧卧位,向患侧卧位40~45°,术后早期应限制床上活动,卧床1~2 周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防纵隔摆动。

2.5 提供安全的生命体征检测

患者术后回监护室后,立即给予连接多功能生命监护仪,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给予面罩吸氧4~6 L/ min,15 min 观察生命体征1 次,生命体征稳定后改为每30~60 min 观察1次,抬高床头30~45°,以便于胸腔引流及有利于呼吸。

2.6 营养护理

术后第1 天给予流质饮食,肠蠕动恢复后给予普通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2.7 减轻疼痛的护理

因手术创伤及各种引流管的刺激、心电监护的使用等使患者感到疼痛和极度不舒适,疼痛是不舒适中最常见的表现,也是影响患者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疼痛可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心律紊乱、血压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休息和睡眠,给予心理安慰,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以减轻因疼痛、恐惧等引起的不舒适感。

2.8 呼吸道管理的舒适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按时翻身、患侧卧位、健侧叩背,使患者有效咳嗽、咯痰,保持肺部呼吸音清晰;全肺切除患者要1/ 4 患侧卧位,轻叩背。给予氧气驱动雾化6 h/ 次,雾化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庆大霉素8 万U、糜蛋白酶5 mg 或沐舒坦15mg,有喘息者加用爱全乐2 mg 和万托林0.5 mg 止咳化痰、平喘,协助患者咯痰排痰,可用拇指、示指按压喉返神经刺激咳嗽、咯痰,效果不佳时行环甲膜穿刺以刺激咳嗽、咯痰,必要时行鼻导管插入气管吸痰。

2.9 胸腔引流管的舒适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管道扭曲、堵塞、脱落及过度牵拉,30~60 min 挤压引流管1 次,勿将引流管高于切口面,以防虹吸作用将引流瓶内液体倒流入胸腔内引起胸腔感染,严密观察每小时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详细记录,24 h 更换引流瓶及瓶内无菌液体。注意无菌操作并防止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妥善固定引流管,搬动患者前先夹引流管。全肺切除的患者要持续夹管间断开放,以防纵隔摆动。

3.结果

通过实施上述护理计划,150 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并无投诉发生,满意率达100%,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更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1]。舒适护理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的整体化行为,是整体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舒适护理是主动护理过程,是将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努力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治疗休养环境。因此,有目的、有意识探索舒适护理的临床实践,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气垫床的舒适应用、及各种管道的舒适护理、医护人员的娴熟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和良好语言的沟通中,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芳梅,杨佩璇.《舒适护理运用于急诊科临时输液室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J],1995,10(2):112。

论文作者:陈娇香,沈雅洁,刘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肺癌患者要重视提高护理质量论文_陈娇香,沈雅洁,刘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