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起着基础性保障作用,没有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就不会产生有效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效果。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真实准确的数据关乎社会民生,为获得可靠的监测数据,实验室更需要做好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工作,确保各监测环节的准确性。环境监测实验室应该结合发展定位,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经验,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的不断改进,为实现环境质量的有效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质量控制措施;环境监测;应用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室质量管理不到位,监测量化指标少
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不能忽视监测数据的正确性。为了得到合理、客观、有效的数据,要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与分析,这样才能减少误差,提高数据的精确度。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业内人士为此作出许多努力,也取得可观成果,不过,问题依然存在。①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②许多实验室或者监测站点的质量控制考核工作不到位,不能针对实验室的监测技术等内容开展全面考核。③监测工作不够量化,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指标,导致数据十分笼统,缺乏足够的参考价值,影响环境监测效果。
1.2缺乏统一监测网络,资源不能有效共享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缺乏相对完善、统一的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各监测单位的职能时常出现重叠、交叉的现象。还有一些监测站在获得数据后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将数据共享,这样就会造成质量控制工作不完善,充分体现出监管执行力度不到位的问题。由于监测网络不统一,数据与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导致资源浪费,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区域条件的限制,部分地区管理体制与技术条件十分落后,这样就会使得环境监测联网工作未曾有所进展。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改进对策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要围绕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问题根源所在,方可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及时获取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以及现阶段环境质量信息,因此,要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加大监督力度,改进服务质量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供有效依据,保证决策正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健全管理机构
为了改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要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意识,健全管理机构,使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推进。①管理人员要具备明确的质量管理意识,转变管理思想,发挥出管理者的职能,全面支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明确监测与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就可以明确工作涉及到的环节、所需设备与相关资源,管理者要发挥出领导职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配备齐全,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其中,有效协助环境监测。②要健全所有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其能够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对监测数据的提取、搜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全体监测人员具备高度责任感,相互配合与协调,做好每一项工作,使数据更加可靠、准确,提高环境监测质量。③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在机构中配备专门的负责人。负责人要了解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对环境监测领域内容知识熟练掌握。相关部门要对质量管理人员开展专门培训,使其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理念,掌握质量管理技能,能够有效配合环境监测工作,为相关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2.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考核与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按照要求进行,约束每一名人员的行为。健全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能够检验质量管理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使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①要结合当下工作需求与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职责。②明确规定工作内容,制定管理细则,完善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③将质量检查与定量考核工作有机结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质量管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与质量管理意识。④对每一个监测业务领域内的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使其能够有极强的针对性,加大监督力度,改变制度不均衡的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提高监测水平,实现自动监测。⑤健全考核与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考核更加规范,全面,客观。结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合理评价。
2.3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良好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确保主管部门在质量保证领域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说,在最高管理层的指导下,质量管理部门需要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而作为基层监测部门,也要根据不同监测任务制定相应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并应用适当的措施实行质量控制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定期的人员培训,使监测人员对质量保证以及技术更新有充分认识和学习,监测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也将对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2.4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强化重视
想要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其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工作环境和设备。因为仪器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实验成果,因此,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为了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相关负责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并明确检查设备和审核周期,防止设备超出检定周期,并为设备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档案,其中包含设备从购买到使用的全部详细过程。此外,监测环境也严重影响着监测质量,当前很多仪器设备运行时对温湿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针对现实情况,配置好相应的通风管道和空调设备。同时,还有合理布设实验室,保证干净整洁,以免污染,并制定好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2.5提高监测人员对质保工作的重视,提升职业素养
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主观意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对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贯,是质量保证工作有效开展的重点。由于监测工作的关键就是监测人员,所以,为保证监测质量,应加强对监测人员的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从而使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有关部门应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实施数据归责制度。另外,还要将各部门质量监督员和质量控制人员的监督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共同助力于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各级政府最近几年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使得有关环境监测项目不断增多,对环境监测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同时,随着监测员数量的增加,在专业性方面,对监测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保证监测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是环境监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对环境问题也尤为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和民众也更加迫切要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这就要求环境监测行业应与时俱进,将自身的关键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另外,环境监测部门还要把握好全局,从各个部门着手,全面提升环境监测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宇.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2):227.
[2]蔡华,李珊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42.
[3]王露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37+139.
[4]钱俊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和对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38-139.
论文作者:朱烁1,刘澄2,魏亚楠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