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哲学问题探索 ·
论梁漱溟的“哲学人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收
李丹丹1,柴文华2
(1.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梁漱溟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学术人格的思想家,但并不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他的思想没有变化。事实上,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从批判到认同的过程,基本立场和态度变化很大。梁漱溟的“哲学人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接受、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找到了历史唯物论的坚实基础,提升了理论的高度,加强了学理的深度。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收尽管有工具化的倾向,但出自于内心的真诚。探讨这一问题,对我们认识梁漱溟“哲学人学”乃至他的学术人格和思想原貌,推进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融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梁漱溟;“哲学人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人学”与西方“哲学人类学”相通,指对人的本体论建构。杜维明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使用了“哲学人学”概念,其关注的是“人类的共同命运”,这既是哲学的课题,也是宗教学的课题,儒家在这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当具有启发性的线索[1]302-303。“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恩、列、毛的思想学说,也可称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梁漱溟的“哲学人学”奠基于20世纪20年代初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从生命宇宙观出发,确立了人在宇宙中的优越地位,用理智、理性、创造等界定人的本性,建构了一个以创造性为轴心、以价值理性为归宿的“哲学人学”系统[2]。1975年,梁漱溟出版了《人心与人生》一书,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他的“哲学人学”思想。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学界公认梁漱溟是一位具有独立自主学术人格的思想家,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这是否意味着梁漱溟的前后思想没有变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梁漱溟的学术人格是“经”与“权”的融合,以“经”为主,这从他“哲学人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收中就可以看出来。《人心与人生》的主要观点尽管孕育、成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但毕竟几经磨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正式出版。以这本书为代表,梁漱溟晚年的“哲学人学”明显地阐释、借鉴、吸收了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毛泽东《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的理论观点,对人生、人性、人心等问题做了进一步阐释。探讨这一问题,对我们认识梁漱溟“哲学人学”乃至他的学术人格和思想原貌,推进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融通具有重要意义。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及理论阐释
毋庸讳言,梁漱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尤其是他从事乡村建设时期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是持批判态度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开始认同,并对其作了自己的阐释。
3.观察指标及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淋转率;(2)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检测用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研究室提供;(3)动脉血气分析用美国AVL型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肺功能采用美国Spirometic 3500型肺功能仪检测观察指标。
在梁漱溟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对社会发展历程的探讨,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被历史创造变为自觉创造历史。梁漱溟认为,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从主观理想出发,而是从客观事实的发展出发,因此其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道德与科学的一致性,理性与理智[注] 在梁漱溟的话语体系中,“理性”指价值理性,“理智”指知识理性。 的合一性,所以完全正确。从此种社会发展观点我们即可准以评价一切礼俗制度”[3]678。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提出的,而社会生产方式则决定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或“氏族共有,或奴隶主享有,或贵族僧侣享有,或资本家享有,最后为社会公共所有”[3]754。梁漱溟解释了“物”对人的三重含义:一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对象,二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东西,三是当人类脱离自然状态而进入一定社会组织关系后控制他人的手段。梁漱溟结合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的观点,指出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人们便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于是“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真正的和自觉的主宰”,“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3]588。梁漱溟进一步强调,在心和物的关系上,心为主动,物为所动,人类一切活动都出于心而资于物。因此,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也反映出人对物的关系的变化,显示出人类心理活动的发展史。
梁漱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他们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密切相关。梁漱溟对马恩和达尔文的观点进行了比较,认为马恩思想更深一层,关注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法则,揭示了人之为人的特性,亦即社会性。梁漱溟指出,达尔文的人禽之辨[注] “人禽之辨”:中国传统“哲学人学”的命题或论域,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确立人之为人的特质。 来自人的个体生命,马克思的人禽之辨来自人的社会生命。所以马恩的思想“深进一层”[3]528。在梁漱溟看来,人的特征问题实际上和人心密不可分,“达尔文所观察比较的对象是在人身,马克思所观察比较的对象在古今社会,虽不即是人心,然须知人心实资藉于社会交往以发展起来,同时,人的社会亦即建筑于人心之上,并且随着社会形态构造的历史发展而人心亦将有其发展史。”[3]528-529他指出了人心与社会、社会交往、社会形态构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梁漱溟认为,心是能动,物是所动,两者相互依凭,但与物相比,人心又具有主宰的功能。那么,人心的主宰力量在什么境况下才能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呢?梁漱溟引用恩格斯的观点说,那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的时候。在人未脱离动物界时,由于生存竞争受种种本能冲动的掣肘,人心遭到障蔽与隔阂;而当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之后,“人们乃不复在彼此竞争、斗争上耗用其心思力气,而同心一力于凭借自然,创造文化;利用自然,享有文化。……人心方将大大(大有过于今日)显示其主宰之义。”[3]588-589而这种理想的实现必须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引下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后,阶级、国家等都消除了,“世界大同,人类协调若一。”[3]588即梁漱溟认为,人心的主宰力量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充分展示出来。
梁漱溟和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过不少交往,虽然在治国理政的观点上有分歧,但梁漱溟对毛泽东的贡献是充分肯定的,他说:“毛主席一生白手起家,什么也不曾靠得。无形的,他只靠了马列主义;有形的,他只靠了中国人民。然而马列主义不是他自己学习得来的吗?中国人民不是他自己争取得来的吗?”[4]429毛主席学到了马列主义的精髓,对矛盾之理有深刻的把握并运用于革命实践,经数十年的努力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得法,使得人类的创造力大大地发挥了出来,而人类创造力的发动建立在对人类这一最高等生命的深深理解上面[4]50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深切地认识到人类生命的伟大,毛主席也一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他的一生正是体现在“争取主动”这句话上。可以说,没有人比毛主席一生所战胜的困难更大更多,“他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是发挥到了最高峰。无待言,在这里他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启发很多,然而他似比他们有着更多的实践、更深入的体验。”[4]518
二 、人的进化
我们平常戏言哲学总在追问人从哪里来的问题,这在今天仍是问题。梁漱溟围绕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名言,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涉及人的进化、感觉、知觉、理智等方面,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同理,我们可证得算法6,算法7和算法8中定义的序列{yk}也是强收敛到问题(2.3)的最优解。定理从略。
2.机体不同部分的关系问题。梁漱溟认为,人类的机体由不同部分组成,根据达尔文“生长相关律”的法则,一个有机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莫不相关。当其中一项有所改进,其他相应地也有所改进。人类机体构造的先进之处体现在大脑、双手、直立行走等方面。直立行走、双手灵活和头脑开发是相互促进的。
赣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范围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十二五”期间,江西省赣州市仍有11个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其中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32个贫困村、70.24万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人口均占全省的1/3左右,贫困发生率达9.3%,为全国的1.63倍,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合计达53.7%,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3.感知问题。梁漱溟指出,随着人的进化,感觉和知觉问题出现了。这里首先遇到的是感觉与大脑的关系问题。梁漱溟肯定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指出头脑虽然重要,但离不开感官的感觉。其次,感觉是不断演化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形体构造简单,在其感受外界刺激时同时亦做出反应;多细胞动物以表皮细胞感接刺激,另以皮内细胞反应运动,这是有感觉器官之始;为适应外界不同的刺激,逐渐分化出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再次,感觉具有差异性。原因在于“感觉活动出自生命,而生命因彼此不同,又时时有所不同也”[3]611。此外,还有感知与外界自然情况的关系。感觉和知觉,一方面是对外界自然情况的反映,另一方面却非完全反映了外在自然实况,它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即是说,感知与外物的关系首先是依赖、反映外物,同时又有所加工,这反映了感知内容的客观性和感知形式的主观性之间的统一。
4.理智问题。由于人的感觉脱离了动物本能而迈进了理智,理智的产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从而把动物远远甩在后面。“人类生命以其发达的理智而(面前)境界大辟,其他动物则各限于其种族本能生活,世界自广大自富丽,全然与它们无预。”[3]611这实际上是把理智理解为人之为人的依据。
梁漱溟进一步指出,人的创造性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的心思(理智)、社会密不可分。本来脊椎动物都是向理智走的,但最后只有人类走到了这一步,而心思势力的增强是生命从身体里面得到的巨大解放。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有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动物多倚重在个体生命上,人类则倚重于社会。结论是:“不通过社会,人不可能有心思活动的。而不通过于心思,不筑基于社会,就不可能有创造。心思、社会、创造三者是一贯相连的人类特征。”[4]434
梁漱溟总结说,由于生产劳动,人脱离了动物界;由于实践,人得到了不断发展。但需要说明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恰恰也发展了自己,人类的发展是人的个体和人的社会的同时发展;自然界一方面被人改造着,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缓慢的蜕变。总之:“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变化今后方且未已,这是宇宙大生命一直在行进中的一桩事而非二。”[3]613这表明梁漱溟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同时亦坚持了他一贯的生命哲学观点。
三 、人性与人心
人性和人心问题是梁漱溟“哲学人学”的核心问题,他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其一贯坚持的人性论尤其是人心论。
(一)人性
在人性论方面,梁漱溟吸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观点,肯定了共同人性的存在,指出了人性的动态性,并把创造性规定为人之为人的本性。
对于事业单位已完工的项目应按照绩效目标要求,持续跟踪管理。项目不仅在结束期考核,更应该在目标期内引入各类指标进行考核。因为项目不仅仅是上马,而更应该着眼于持续性、前瞻性、效益性。即便是项目资金运用的合理合规,但是不跟踪考核,并不能验证其社会效应取得了多少成效。因此,引入绩效管理,更重要的是建立绩效考评的长效机制,保证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应,而不是闲置浪费。
1.共同人性的存在。梁漱溟谈到1957年以后人性和阶级性的争论,他以毛泽东人性当然是有的观点为依据,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第一,生物有相同的机体,必有相同的性能。对于人来说,身心是不可分离的。虽然时代、种族、阶级不同,但有身体机能的基本相同,必有心理倾向的基本相同。第二,人性先于阶级性而有,在阶级消灭之后依然存在。第三,阶级性对于人有深刻的烙印,但人性未曾丧失。第四,强调阶级性也是理之所存。
2.人性是变化的。梁漱溟指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关人性的言论不少,“足为吾人参考印证之资者”[3]607。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大著述,“其所启示于吾人者则尤多而且重要”[3]607。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梁漱溟不仅认为共同人性是存在的,而且指出人性是发展的产物。他说,马克思并不认为“人的本性”一开始就是永远规定好的,现成的和不变的,它是发展的产物。
3.人的创造性。梁漱溟引用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的观点,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把创造性规定为人类所特有的本性,阐释了人类创造力的展开历程。
根据上述三种级配组成,采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成型试验所用试件。最佳油石比和对应空隙率如表2所示。
2)搭建简易的机械类课程三维交互协同设计平台。通过搭建简易的三维交互协同设计平台,突破传统设计实践的时空限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自主性开发与设计,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机体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机体与精神的关系亦即身心关系问题,梁漱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心以身为基础,这接近于荀子所说的形具而神生和范缜所说的形称其质、神称其用,比较正确地回答了心对身的依赖或心的产生基础问题。
创造性虽然是人类的本性,但它的发挥程度要受到成长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就个体生命而言,在幼稚时期,“总是被动的动和自发的活动,待渐渐长大乃有主动的动和自觉的活动。”[4]434同样地,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类创造力在其社会发展史上亦是逐步地愈到后来乃愈见开发,而方当其幼稚阶段是难得开发显现的。”[4]434
梁漱溟具体展开了人类创造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完全是被压迫着在劳动……心思在这里是被抑阻的……试问:像这样,岂不是把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又返回到没有创造力的牛马来了吗?至于此社会的奴隶主呢?他们又在另一情况下而同样将会失掉创造力,那就是他们因为拒不参加生产劳动,脱离了实际,而一切创造却必须心思用在实际问题上而后才得有的。他们于是便难言创造了。”[4]435与奴隶社会奴隶算不上人相比,封建社会好了许多,那时的农奴,一部分生产成果贡纳地主,另一部分归自己所有,所以便开始有了“一半”人的地位。梁漱溟引用马克思论实物地租的观点时说道,那时的农奴已有可能来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劳动。由于多劳可以多得,所以,他们关心生产成果、劳动生产率、生产工具以及一切与生产相关的条件,并对生产产生了兴趣。梁漱溟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我们要知道,不用心思固难言创造,而没有兴趣,心思不活,用亦等于不用。兴趣之于创造实为本中之本。所以我们不难理解社会史的这一阶段怎样会使得人类创造力大有所发挥表现,怎样会使得社会生产力大有所发展提高。”[4]436梁漱溟指出,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封建社会毕竟大多数人还有种种的不自由和不平等,而资本主义社会打出了自由平等的旗帜。个人由此在集体中逐步抬起头来,建构了一个“个人本位的社会”[4]437。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了争生存,人人的力气都受到激励而不得不用出来,人类创造力的发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前此未有的高峰,岂非当然。”[4]437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后来趋于垄断,反转为阻碍人类创造力的发挥和生产力的进步。尤其是当“个人本位的社会”漏洞百出的时候,才有了人们对“社会本位的社会”的期待和向往。虽然说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能够唤起人类的创造力,但在梁漱溟看来,两者是有区别的。资本主义所刺激的只在人身而非其心,“它虽激发出了个人的积极性,还不是群众的积极性。这样唤起的人类创造力远不够深透。社会主义……安顿其身而鼓舞其心。它将不止于发出了个人的积极性抑且发动出群众的积极性。”[4]440梁漱溟认为,人类社会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才由“自发地演变历史”进入到“自觉地规划创造历史”,这是对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思想的吸收。“及今不求人类之认识自己,其何以裨助吾人得从一向自发地演变的历史转入人类自觉地规划创造历史之途邪?”[3]526
5.劳动与实践的重要。根据恩格斯的观点,梁漱溟认为生产劳动使人得以从类人猿中分离出来,进入到人类自身的演进时期。理智产生之后,人们发明和发展了许多知识技能,从而成为大自然的主人,而这一切,都来自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如其所说:“自然界实况以至人与自然界实际交涉,卒由人的生活实践、生产实践积累发展了种种知识技能而逐渐揭开其秘密。”[3]612-613
创造性何以成为人的本性呢?梁漱溟结合恩格斯的观点指出,因为一切动物的活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们意志的印记,只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正是人类的创造活动与其他动物活动的区分。动物在消灭某一地方的植物时,并不知其所作所为。而人消灭植物,则是为了在这块空出来的土地上播种五谷。动物似乎也有有计划的活动,如蜘蛛结网等,但都是代代沿袭的自发活动,没有创造性可言。人类则不同,他们的生活方法靠后天学习而来,总在思索探寻之中,所以有推陈出新的可能。“走先天一路的,属于本能之路。本能之妙,寄于身体;其一切工具就在其身体上,不待于身体之外求工具,所发达的是身体。走后天一路的属于理智之路,其所发达的是头脑心思,恒须于身体之外制造工具而用之。恩格斯曾说,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那亦就是说人类的创造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4]433-434
(二)人心
在儒家的话语体系中,“心”“性”“天”三个概念是三位一体的,从身之为身的依据而言称作“心”,从人之为人的依据而言称作“性”,从万有之大原的角度而言称作“天”。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心”“性”“天”都是本体之名,虽名称不同,但指示的对象是一个。梁漱溟在他的成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生命是宇宙的本体,生命有多种形态,只有人类生命才是宇宙生命的唯一代表,原因就在于人有心,能创造。这也是梁漱溟坚持一生的主要观点,在《人心与人生》中得到了具体的发挥和系统的论证。在梁漱溟的概念体系中,心和性是相通或相同的,都是标志人之为人的依据的概念,但梁漱溟谈的更多的是心。心即是智慧,包括理智和理性两个方面。理智即知识理性,理性即价值理性。理智虽然重要,但以理性为依归。梁漱溟在谈到人心的特征时,直接吸收了毛泽东哲学中的重要观点。梁漱溟认为,毛泽东所讲的“自觉的能动性”就是指主动性,同时包含灵活性、计划性、自觉性等,这恰恰是人心的重要特征。
1.主动性。生命都具有主动性,但在人心上的表现最为突出。人心的主动性集中体现在争取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特别是设法把被动变为主动,把劣势变为优势。具体表现为不断地创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5]人类社会文化的进步就是创新的不断积累。梁漱溟指出,毛主席一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人所以区别于物的特征,教导人们时时要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因为凡落于被动便是失败,而取得了主动便是胜利。”[3]518
3.计划性。计划性表现为人们在行动之前不即行动,“而是运用观念对行动的对象以及前因后果进行一番谋划。”[6]212梁漱溟指出,《论持久战》认识到了战争中计划性的困难,因为其中的确实性是相对的,但并不是不能运用,因为“我之一方是比较地确实的。敌之一方很不确实,但也有朕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所谓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战争的计划性就有了客观基础”[3]554。梁漱溟对此做了四点发挥:第一,计划性是要前定的,灵活性不是。第二,作战计划的确定比较困难,我们对己方有了解,对敌方很难完全了解,而敌我双方的情况又变化多端,所以战争计划往往要随时改变。第三,“固定少变之事乃于人心的计划性最为合适”[3]554,比如猎取鸟兽、植树造林、采取土石等,其情况便于掌握,有利于制定计划。第四,在战争中只能寻找和发现敌方的一些迹象,亦即某种程度的相对确实性,从而为计划的制定提供客观基础。梁漱溟还跳出战争,对计划性的一般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是人心计划性的开端。梁漱溟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指出猿类不会制作石刀。因为制作工具是人心计划性的最初表现,“后此人类文明日进,任何大事小事莫不有人心计划性之施展运用在内,要皆资始于此。”[3]556其次,人类的计划性与动物不同。动物的行动不能说没有计划性,但是自发的,它们仅仅能利用自然条件;人类的计划是自觉的,能够改变自然、支配自然。梁漱溟引用恩格斯的观点说:“这便是人跟其他动物不同的最后一个重大区别,而这个区别也是由于劳动的结果。”[3]557“恩格斯所云‘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盖指其计划之出于天者,亦即出于种族遗传的本能,非个体有意识之行动;而我据《论持久战》论作战计划之所阐发在行动计划之出于人者,恰指其人行动之有意识。”[3]557-558
2.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生命制物而不制于物的表现。“超越常规解决问题是灵活性,正确应付形势变化是灵活性,出奇制胜是灵活性,避开突袭也是灵活性。灵活性是人心之为人心的重要条件,不灵活不足以为人心。”[6]212梁漱溟指出,《论持久战》中所讲的灵活性是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当然,指挥作战不能灵活运用,即无从得以实现主动性,主动性是有赖于灵活性的。”[3]545
对于海外品牌而言,阿里巴巴集团并非进入中国唯一的“快通道”。此次进博会期间,苏宁海外采购的订单额预计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85亿元),5000个海外品牌由此进驻中国。600多个海外品牌借力唯品会进入中国市场,采购订单额达100亿元人民币。谈及进博会,网易考拉CEO张蕾认为,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正在迎来“黄金窗口期”。这次盛会上,网易考拉与110家海外企业达成品牌合作意向,累积达成200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协议。
4.自觉性。梁漱溟认为,“人心的最根本特征是自觉……自觉是心之为心、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能够征服自然的内在依据。”[6]212梁漱溟的这一思想贯通于他一生的著述中,如在《朝话》中就曾明确指出,“‘自觉’真真是人类最可宝贵的东西!只有在我的心里清楚明白的时候,才是我超越对象、涵盖对象的时候;只有在超越涵盖对象的时候,一个人才能对自己有办法。”[7]在《人心与人生》中,梁漱溟发展了上述观念,他说:“《论持久战》中说人类的特征之所以必曰‘自觉的能动性’者,人唯自觉乃临于一切动物之上而取得主动地位也。非然者,人将不能转物而随物以转矣......人心基本特征即在其具有自觉,而不是其他。”[3]582
四 、对梁漱溟 “哲学人学 ”的几点分析
从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态度及其阐释吸收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结论。
1.梁漱溟的学术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学界公认,梁漱溟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家,敢于“廷争面折”[8],具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9]的学术操守。这种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如绝不卖论取官的范缜、异端之尤的李贽等,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任而东西南北风,其人格可谓宁折不弯、威武不屈。然而,“任何人的学术思想都处在一种永恒的动态之中,一个人一生的学术思想的屡屡变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术思想的变动要变得合情合理,变得让人能够理解,变得更趋近于真善美。”[10]尽管梁漱溟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可能有着种种复杂的原因,但从其文本中不难看出他心里的真诚。所以可以这样说,坚守自己的学术观点没有错,但坚守明知是错误的观点就是错;认识到了自己观点的局限性,主动向时代、向先人、向他人学习,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也是应当提倡的,与他坚守自己学术观点的学术人格并无大的矛盾。
2.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的一些主要观点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他也是接受的,并运用于自己的理论建构中。如他自己所说:“设非得此种种启示于前贤(指马恩列毛的观点——引者注),吾书固无由写成。”[3]529梁漱溟承认,他的著作如果离开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启示,是难以完成的。梁漱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借鉴是多方面的,如人的进化、人的心性,等等。可以说,在接受和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一方面使其“哲学人学”理论找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础,另一方面使其原有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在每天同一时间段观察并记录发芽的种子数目。发芽种子数如果连续3天无变化,就视为其他种子不再发芽。发芽观察结束后,运用下述公式求出种子的发芽率(Germination rate,缩写为“GR”)、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缩写为“GI”)和化感效应指数(Response index,缩写为“RI”)。
3.梁漱溟依然坚持了他基本的学术观点。在谈到他《人类创造力的大发挥大表现》的写作时,梁漱溟承认,“感觉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少所发挥引用,而谬托学习之名,却贩卖自己的思想见解。”[4]520虽然言辞过重,但也反映出他对自己思想见解的坚持。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一书创意于1924年,积累酝酿了30余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见解,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总是受到自己的“有色眼镜”限制,难免有“六经注我”之嫌。从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用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解读没有多少错误,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哲学人学”观点,尤其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如劳动创造人,制造工具的重要,人的社会性、自觉性、创造性等等;但从一定意义上讲,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是工具性的,最终是要论证他的心学观点,而心学理论是梁漱溟“哲学人学”的核心,这样做的结果未必都是坏事,因为这为梁漱溟的心学理论增加了自身的特色。在中国现代哲学家中,人们习惯于把贺麟的哲学体系称作“新心学”,因为他以现代视域改造了阳明心学,在心物关系上以心为主、在知行关系上以知为主、在文化与精神的关系上以精神为主、在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上以道德为主等等,从而建构了一个主旨鲜明的哲学系统。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中更早地建构起了一个“新心学”系统,并终其一生不断地去加以完善。其与贺麟“新心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借鉴的思想资源上,贺麟主要借鉴的是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代心理学理论,梁漱溟主要借鉴的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构成自己心学学说的一大特色。
4.梁漱溟“哲学人学”的启示。人最感兴趣的是人自身,人最难认识的也是人自身,所以人对自身的认知总在途中,最深刻的原因是人的本质不是已经固态化,而是总在生成中。历史上人们已经揭示出种种人之为人的重要元素:理性、道德性、社会性、制造工具、文化、符号等等,不一而足。但从贯通的意义上来讲,梁漱溟所讲的自觉性更具启发意义。从今天的视域来看,人是一种具有自觉性并能够不断使之内化和外化的生命存在,正是自觉性把人与非人区别开来,并能统摄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等等其他重要特性。因此,梁漱溟及其他学者所倡导的自觉性是我们今天建构人的本体论亦即当代“哲学人学”所不容忽略的。
参考文献 :
[1]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郭齐勇、郑文龙编:《杜维明文集》(第1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303页。
[2] 柴文华:《论梁漱溟的人哲学》,《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第43页。
[3]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 梁漱溟:《人类创造力的大发挥大表现》,《梁漱溟全集》(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 《大学》《中庸》,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页。
[6] 柴文华、陈红:《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 梁漱溟:《朝话》,《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8] 柴文华主编:《冯友兰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第2页。
[9]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39页。
[10] 柴文华:《论学术人格》,《长江日报》1997年10月26日第4版。
中图分类号 :B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462X(2019)02-0010-07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研究”(18CKS026);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与儒家传统伦理结合点研究”(17 ZXE424);东北林业大学党的十九大专题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研究”(DGYZZD2027-05)
作者简介 :李丹丹,1985年生,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东南大学伦理学博士;柴文华,1956年生,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朱 磊]
标签:梁漱溟论文; “哲学人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