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到教学--浅析高中新课程有机化学基础选修课的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从教材到教学——浅析高中新课程《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的教学设计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机化学论文,新课程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模块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有机化学基础》是一个独立的选修模块,这为学生能够系统和完整地学习有机化学提供了保证,更能保障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对该模块的教学设计是关键。借在北师大读教育硕士的机会,笔者有幸参加了山东科技出版社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机化学基础》(以下简称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在北师大燕化附中展开了为期半年的、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深感一本好的教材与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目前中学课堂教材是教学内容主要来源的实际背景下,如何将教材转换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从而使新教材的编写理念、课程标准的设置目的通过教学设计得以实现,显得至关重要。

一、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模式

新教材从整体上综合体现了有机化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学科价值,这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非常一致的。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就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这种优势,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的核心思想,建立如图1所示的教学设计模式。

图1中,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基点。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内容设置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习主体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学生应该学到什么”。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就取决于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别体现出该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所具备的意义。

附图

图1 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活动及过程的设计都是该模式中的核心环节,这两个环节紧紧围绕着已经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来进行,其主要任务是确定整个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受新教材的启示,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流程的确定细分为四条核心线索的确定,这四条核心线索分别是:情境素材线索、核心内容线索、问题线索以及学生活动线索。情境素材线索的功能是为教学活动中各个问题的提出提供背景材料;核心内容线索也就是主要教学内容及其呈现顺序;问题线索是以任务驱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中为完成任务而设置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学生活动线索则是为核心内容的教学而设置的一系列活动。

上述各环节的设计最终要通过教学实施才能落到实处,同时,教学实施也可以检验各环节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因此,没有了教学实施这一环节,其他环节都将落空。评价与反馈则是衡量教学设计综合效率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对后续教学设计进行改善的依据之一。

总体来说,我们的教学设计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学习规律及心理特点。教学目标要求多元化;教学内容既要注意结构化,突出有意义的联系,又要关注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则应倡导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建构过程和学习活动;教学评价应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采取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策略。

二、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构成

新教材在内容上选择了促使学生发展、有利于实施终身教育的必备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并且具有时代特色,强调重视学生的体验以及与实际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学习过程与方式看,新教材强调了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并以多种形式的活动方案(观察思考、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为教学设计的两个核心环节——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活动及过程的设计提供了很多思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情境的设置是教学设计的静态构成要素,而教学活动及过程的设计则是教学设计的动态构成要素。基于新教材教学设计的构成就是要将这两个要素中的四条线索逐一确定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图2)。其中,情景素材线索可以从教材中的资料性栏目(如联想质疑、身边的化学、资料在线、拓展视野、人物聚焦等)中提取;核心内容线索可以从教材的正文内容中提取;问题线索隐含在教材内容的逻辑序列之中,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学生活动线索则可从教材中的活动性栏目(如观察思考、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中提取。

附图

图2 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构成图

以新教材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一节的第一课时“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为例,通过分析教材,可以得到该课时的教学设计构成图如图3所示:

附图

图3 教材的“碳原子的成键方式”课时教学设计构成图

根据核心内容的呈现顺序,我们可以确定该课时的问题线索为:问题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关系?问题2——怎样分析有机物的结构?问题3——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有机物性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分析教材的教学设计构成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虽然它属于教材分析这个环节,但却为后续环节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构成图的构思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重要的参考依据。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材的教学设计构成图进行改动和完善,最终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教学设计构成图。

附图

图4 教师的“碳原子的成键方式”课时教学设计构成图

沿用上例我们进一步来看,教材对这一课时内容的安排是基于键的类别(单键、双键和叁建)逐个呈现的,如果课堂中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也如此处理,则略显平铺直叙,且耗费时间较多,不利于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鉴于此,我们可以将核心内容进行呈现顺序、呈现方式及深广度上的调整,并串联成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系列,然后将其贯穿于一系列的学生活动中,使整节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使学生能够从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很自然地过渡到对下一个问题的思考。最终,形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构成图(如图4所示)。

三、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构思策略

新教材在编写上突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线,建立起结构、性质、反应、合成及应用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多种类型的有机物的繁多性质与反应、合成与应用串联为有机的整体。在体系建构上采用理论与物质两条线索并列、融合的方式,一方面采用章标题的双线并进方式,例如第一章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两条线,第二章为“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反应”“烃的衍生物”两条线;另一方面采用节标题的双线交叉、逐步提高方式,例如第一章为“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烃”两条线相互融合。

显然,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优化的教学内容,但教学目标的实现,绝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如何将教材中隐含的教学设计构成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构成,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教师是否具备科学的教学设计构思策略。结合新教材的编写特色,我们认为,科学的教学设计构思策略应突出以下思想和方法:

1.依据教学内容的类型及其在教材中所占地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设计构成中四条线索中的一条或两条作为主线进行重点突破。例如:第一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二章第一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这两节属于有机化学方法论层面的内容,其功能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与思路方面的指导。从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相同的核心内容呈现顺序不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若呈现顺序隐含着合理的逻辑相关顺序,就会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整个课堂教学也会显得浑然一体。因此,构思这两节的教学设计构成图时应选择以核心内容线索及问题线索为突破口。

第一章第三节“烃”、第二章第二节“醇和酚”到第四节“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这四节都属于有机化学中官能团及化合物方面的内容,其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合物知识系统。这几节的核心内容比较一致,都是与官能团相应的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制法及应用,其逻辑关系非常简单,背景素材选择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构思教学设计构成图时应选择以学生活动线索为突破口。科学设计的学生活动能使他们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发现知识的自然生长点、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体会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醛和酮糖类”一节的第一课时为例,其教学设计构成图如图5所示。

附图

图5 教师的“醛和酮的性质”课时教学设计构成图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到第三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这四节属于有机化学应用层面的内容,其作用是全面整合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反应、性质、转化和合成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有机化学的内在联系和创造价值。这几节的核心内容多采用案例式的呈现方式,这种“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编写方式大大增强了教材的教学性和可操作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构思这几节的教学设计构成图时应选择以情景素材线索为突破口。

2.在选择了教学设计构成的主线以后,接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设计主线中的每一个具体步骤。教师完成这个任务时一定要具备很强的问题意识,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例如,设计核心内容线索时,可以考虑这样一系列问题:本节课的正文有哪些内容?教材为什么设置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在整个模块教材中具有什么功能、占有什么地位?与以往的有机化学相关内容相比,新教材做了哪些改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动?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何组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根据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的顺序应该怎样安排?是否需要将教材内容的顺序重新调整?若需要,如何调整?

再如,设计学生活动线索时考虑的问题有:本节课设置了哪些活动性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意图是什么?主要的学生活动有哪些?哪些问题需要进行相互交流?具体如何设计?哪些活动性栏目可以直接利用?哪些需要经过整合?哪些可以进一步创生?如何对学生活动进行引导和启发?可否将一节课中多个学生活动连为一个整体?学生活动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如何应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我们把上述每一系列问题形象地称为问题链,对于具体的教学设计活动,问题链的应用非常关键,它具有思路引导作用,在问题链的引领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逐渐清晰,活动方案逐渐明朗,这对教学设计实施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链对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极为有益的。

新教材为其使用者(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坚实的活动平台和很大的发挥空间。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可以从中得到充足的素材和较多的启示,特别是教材中设置的各种栏目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极大的启示。教学实施表明,我们设计的基于新教材的有机化学教学设计模式及构成图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可行的,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明显改善。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怎样将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具体化到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仍然有待于深入研究。

标签:;  ;  ;  

从教材到教学--浅析高中新课程有机化学基础选修课的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