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敲响危机警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警钟论文,药材论文,道地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保护中医中药这一“国宝”,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但目前,我国中药市场道地药材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出现断档的危机。因此,发展道地药材已成为当务之急。
道地药材源远流长
道地药材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道地药材的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
中药是中国的国宝,而道地药材更是宝中之宝。几千年来中医中药历经数代人的总结、提炼,形成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并逐渐形成像河南“四大怀药”、“浙八味”等一系列的道地药材。这些道地药材质量可靠,性能稳定,效果确切,为我国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确立了道地药材的独特地位。经过长期实践,先辈人掌握了在哪里采集或种植哪种药材最好的实践经验,例如浙江磐安的白术、元胡、玄参,吉林集安、抚松的人参,云南文山的三七等都是久负盛名的道地药材。现代科学技术也进一步证实了“道地性”是客观存在的,如产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的滁菊主要成分黄酮含量比其他菊花高32%~61%;陕西安康产的淫羊藿所含的淫羊藿苷为3%,而旬阳产的却只有0.14%。在判断道地药材品质上,许多传统经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某些生药性状如人参的体、丁、皮、纹、须、点等特征可能正是和药效基因连锁的遗传标记或与特殊环境相关联的标识。
道地药材难以“地道”
在农村结构调整中,人们多选择种植中药材。但只要是药材就引种,只要产值高就大种;南药北种、西药东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大量非主产地生产的伪劣药材打着道地药材的名义招摇过市,造成了“方灵药不灵”的怪现象。
目前,全国中药材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调,千篇一律的低水平重复生产方式造成多数药材供大于求,失之道地的道地药材和地方品种在贸易环节中存在严重的“占位性病变”。如“浙八味”之一的杭白芍因质实沉重、有效成分高而备受一些知名企业青睐,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需3年以上)、成本高、产量低、价格高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种植面积萎缩到不足2000亩,且面积仍有不断减少的趋势。
一方面,白术、元胡、丹参等药材产区的盲目扩大,次产区的形成,影响了药材的质量;另一方面,道地药材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违心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转变传统的加工方法,以增加产量、节省成本,从而导致了其品质的下降。
道地药材在急剧萎缩
传统道地药材安徽宣州的太子参落户于福建、贵州等地;浙白术在河北安国、江苏盐城、安徽亳州、湖南衡阳等地渐成规模。但在中药材种植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道地药材逐渐减少,甚至灭绝。
亳州自古以药都著称,其药材种植久盛不衰,如今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药材种植面积达百万亩,占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10。就是在这里,其道地药材也仅占其总量的1/100,而除了亳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5%外,其他像亳花粉、亳菊花、亳桑皮前景均不容乐观。在历史上曾与祁菊、怀菊、滁菊齐名的亳州传统道地药材——亳菊花,如今在亳州已所剩无几,其原因是价格低、产量低。在亳州大面积种植的是相对产量高、价格高的杭白菊。
依法保护道地药材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药材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行业法规。近年来,国内众多专家提出了道地药材实现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设立道地药材专用标志。这种专用标志不仅表明该产品产自特定的原产地域,而且表明该产品经过特殊的质量监控、加工工艺而具有特殊的质量特色。
二、明确管理主体。
三、道地药材专用标志认证过程中切忌盲目追大求洋。在道地药材专用标志的认证过程中,要尊重道地药材生长规律,切忌盲目追求集约化和规模化,而应注重药材的质量,使道地药材的科学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道地药材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保护。道地药材由于种植历史悠久,积累了不少地方品种和品系,这有利于选育道地药材新品种。目前各地已从中选出不少好品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依法加强对新品种的保护,并鼓励育种单位对道地药材进行良种选育。
联系电话:010-8423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