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规划研究_国际物流论文

基于集对分析的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规划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地区论文,节点论文,国际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物流产业被普遍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指合理组织货物在国际流动;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处,又称为物流接点(Fite Jonathan T.,Taylor G.和Don Usher John S.,2007)。节点以一定的节点形态存在,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产业资源,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贸易的窗口,发展现代化国际物流对东北地区的振兴起到关键作用。在东北地区国际物流发展中,加快物流节点规划和建设对于改善东北地区关键城市功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东北地区各类交通工具的运营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际物流节点更好地发挥功能提供了保障。2007年东北地区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见表1,总体来看,辽宁的交通网络能力最强,港口运输能力尤为发达;黑龙江和吉林两大内陆省份则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要优势。

东北地区目前主要的物流节点有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中型城市,但上述城市离国际物流节点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节点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1)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缺乏后续资金的投入,管理水平落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2)由于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整个区域内国际物流的发展有较大悬殊,从而使得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布局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选址(沈毅勇、罗光宇,2007)。

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关系到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应用集对分析法,通过建立物流节点选址模型,对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进行定量选址和科学划分,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二、模型与方法

(二)集对分析法中评价指标的建立及指标权重的计算

评价指标是集对分析法进行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选址计算的基础,本文选择了五大类,共14条指标,作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选址的考虑因素。同时引入层次分析法,对所选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科学计算。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大体上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第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层次划分,如图1所示(赵晓颖,2007)。

三、基于集对分析的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规划

(一)节点选址指标

在对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选址过程中,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可分为两个层面,分别为准则层(Martin Lohrman,2007)和子准则层,如表3所示。

根据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步骤,可得准则层五条评价指标的权重及子准则层14条评价指标的合成权重,见表4。

最后根据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公式,可得总排序的CR=0.0506<0.1,通过一致性检验。

(二)选址计算

可以作为国际物流节点的城市,需要有一定的GDP水平,具有运输优势或港口优势,一定水平的对外贸易量等,本文选取东北地区15个城市进行分析。

由集对模型可知,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进行选址分析,需要各备选城市的相关经济数据作为支撑。东北15大城市国际物流节点选址经济指标数据,见表5、表6。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2007年东北15大城市经济指标数据矩阵,然后通过集对分析的归一化处理并进行加权,可得加权后的a、b、c及贴近度f值,如表7所示。

根据f值大小的排序,可以得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选址方案。大连f值第一,在该定量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大连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国际物流的定性分析,大连应定位于成为东北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紧随其后的哈尔滨和沈阳,也具有发展成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潜力;长春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在集对分析得出的f值中也具有较高排名,同时考虑到长春的发展对整个吉林省的带动作用,因而也可以将其作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备选城市。余下11个城市的f值仍具有较大差距,其中的部分节点,虽不能比拟于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大型城市,却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对余下的11个城市需要进一步细分。

四、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规划建议

(一)发展东北地区国际物流多层次节点

通过集对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各备选城市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各城市的贴近度值f,从备选城市中选择出具备国际物流能力的节点城市,在科学选址之后,需要进一步深入规划,形成节点城市的层次划分,发挥不同层次节点的功能,加强不同层次节点的配合。

(二)加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在对现有交通运输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认真抓好东北经济区的港口、铁路、公路等运输工具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功能,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在国际物流一级、二级节点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一级节点与二级节点之间、一、二级节点与周边节点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扩大一、二级节点的辐射范围,带动东北地区整体的国际物流发展。

(三)加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的信息化水平

目前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东北地区国际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东北地区物流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整合社会物流信息资源,建设东北地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东北地区国际物流各节点,在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应具有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各信息中心之间应加强资源共享和交流,加快东北地区国际物流信息一体化。

在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充分发挥整合资源、统筹兼顾的作用,加大信息化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

五、结论

国际物流节点是发展国际物流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从国际物流节点规划的角度,分析东北地区的国际物流发展。本文在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存在的问题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东北国际物流节点选址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结合权重和集对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的国际物流节点进行科学选址,对东北地区15大城市进行初步层次划分,得出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的贴近度值超过0.9,具有明显优势,可归入国际物流一级节点;同时,加强节点之间的配合及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建设也尤为重要。

标签:;  

基于集对分析的东北地区国际物流节点规划研究_国际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