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班级德育教育方法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新形势下论文,班级论文,德育教育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这纲领性文件的发表充分证明我们国家已经把德育工作摆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班级是培养学生个性品质使他们各方面素质都能胜任未来成人角色的一种机构。”学生的活动大都是以班级的形式出现的,所以研究和探索班级育人规律,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经过不断实践和摸索,认为以下几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符合班级育人规律的工作方法。
一、民主决策为基础
对于学生,民主首先就是理解和尊重。理解就是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身体实际、心理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和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意识和自我观念不断增强,同时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工作中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尊重则水到渠成。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托马斯利克纳认为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它包括三个方面,人人都尊重自身,人人都尊重他人,人人都尊重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民主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悦,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民主是一座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广。
比如在接新班时要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与学生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本班特点的班规,以此作为提高德育素质的日常行为准则。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能在学生心目中引起积极的情绪反映,当学生与教师接触后,他们不是感到失望和自卑,而是感到振奋、自信和希望;当学生由于过失而受到教师批评,他们不是感到气愤与怨恨,而是感到教师批评得对,并对自己的过失感到难过;当教师提出严格要求执行纪律时,学生不是认为教师在有意整治他们,而是从内心感到教师完全是为他们好。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强的。叶圣陶说:“无论要改掉学生身上的一个坏习惯还是要使他们养成一个好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强制措施。
心理学还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认识的主体,已具有一定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量化管理又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的好形式。量化管理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
实际工作中必须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立体化动态的方式来实现量化管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全员指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这一工作中去,每个同学都考核其他人,每个同学又都被其他人考核。全程是指从初一开始直到初中毕业实行总管理。《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教育有三个方面,即家庭、社会和学校。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说:“孩子把家庭规范作为自己行为规范的一部分来认同”。所以,必须重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教育,否则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三、竞争机制是动力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竞争机制推动量化管理的进行,量化管理反过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进行量化管理时把全班分成若干“势均力敌”的小组,进行个人成绩评价的同时也评价小组成绩。个人成绩如何直接影响小组成绩,反过来,小组也不断强化每个同学的上进意识,激励每个同学不断进步。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学生是不愿变好、不愿向上的,这正是量化管理系统不断向前运动的动力所在。
四、科学评价作保障
评价一直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大难题,德育评价则更加困难。德育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不断上进的积极性。
要使学生有不断上进的积极性,考核中不但要有扣分细则,还有加分细则。如何通过做好人好事来加分,在学校做好事比在班级加分多,在校外做好事比在学校加分多。这就不至于使一些学生因扣分而丧失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上进的信心。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判若两人就是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好的处理方法是学生每月或每学期的每项得分由学生本人、任课教师、家长、所在楼群众等多方面来参与考核,在民主讨论的前提下,确定出每一考核方面的权重系数。实践证明这一做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实际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还要考虑到个体差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在鼓励每个人勤奋学习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上的个体差异,并按着各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所以评价过程中除了进行个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评比,还要进行每个人的自我对比;这一周同上一周对比;这个月同上个月对比。只要有进步就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不断地做出积极评价,最终促成学生德育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民主决策是基础,量化管理是措施,竞争机制是动力,科学评价是保障,他们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