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论文_王秀梅, 闫金红

1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2山东省临朐县五井中心卫生院 262603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的60例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度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颈动脉斑块的面积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药物可以显著改善脑血栓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并且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方法应该推广。

关键词:脑血栓;颈动脉斑块;他汀类药物

21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品有了很大的提升,而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种现象引发了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该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和斑块,而且患者的病情大多数较为严重,发病突然、死亡率极高,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1],本文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病例都经过头颅CT证实符合脑血栓的诊断标准,均呈现动脉硬化,排除对他汀药物过敏者,在入院治疗前1个月没有服用血小板及调脂药物,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为53—60岁,平均年龄为56.5岁,患者体重为55kg—82kg,平均体重为68.5kg。实验组60例,患者年龄为50—59岁,平均年龄为55.0岁,患者体重为54kg—80kg,平均体重为65.4kg,所有患者均伴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两组患者在病情和体质等各个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卧床休息、限盐、强心、吸氧及利尿,给患者提供神经营养药物,向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中加入0.5g胞二磷胆碱,静脉注射一天一次,根据患者的病情应用20%甘露醇,使用量和使用疗程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决定。为了预防患者出现感染和应激性溃疡出血要对患者给予脑细胞活化剂,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还要实施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法,然后对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对没有明显禁忌症的患者指导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实验组的治疗方式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调脂治疗,并采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要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对药量做适量的调整,当患者LDL<70mg/dL时要停止用药。

1.3 评判效果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劲动脉斑块的改善情况。疗效的判定标准:①基本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病残的程度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90%以上;②有显著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病残的程度为1—3级之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20分以上;③有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治疗前减少8—20分;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者增加<8分;⑤恶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加重的情况,神经缺损评分增加>8分;⑥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将本次研究中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率的对比采用X2检验,两组之间的对比采用单体样本T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NIHSS、Barthel指数对比

两组患者在实施药物治疗均没有出现恶化和死亡的病例,实验组在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与对照度相比有显著改善,见表1.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血栓患者的能够引起神经功能的缺损,而且患者经常出现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是导致脑血栓的独立因素,而且患者的血管内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受到阻碍引发血流量减少,血液中的有机分子吸附在血管的内膜上形成血栓[2]。

阿司匹林是医学界临床常用的药物,它可以镇热解痛,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如果患者的血管内皮受损,且胆固醇过高,阿司匹林能偶通过抑制核因子从而减少血管炎性介质的表达,同时对已经形成的斑块有良好的稳定作用[3]。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是他汀类调脂的代表药物,前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不良或者乏力。头痛等,后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腹胀和腹痛,但多位轻度的。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小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和厚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经霞.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42-45.

[2]梁刚,张艮娟,梁玉霞.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9):31-34

[3]邓智勇.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5):18-21

论文作者:王秀梅, 闫金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  ;  ;  ;  ;  ;  ;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论文_王秀梅, 闫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