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岩[1]2004年在《福建省南平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事业中处于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构成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主要部分。实施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搞好了,对于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巩固和提高,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97年,南平市在福建省内第叁个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比全国提前了叁年,比全省提前了一年。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我市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的明确,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革,使该市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介绍义务教育的涵义、特征、实施各方的责任以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着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分析了该市自1995年进入“两基”攻坚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的总量规模、普及程度、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劣势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对2005年到2010年南平市农村义务教育需求进行了预测,制定发展规划,提出对策和政策建议。
钟音[2]2016年在《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政府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是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公平是人们所关注的民生问题,而义务教育的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障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经途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议题,是做好人们心中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义务教育发展的深入推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日益迫切,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已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因而研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我国从1986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但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在农村经济方面发展更为滞后,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普遍存在。从2006年始,我国有条不紊的在全国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改革,才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矛盾更加的突出,人们的教育权利也明显呈现出不公平性。在中国的实际国情下,要让教育资源实现绝对公平分配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能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给予相对公平分配,最大范围内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距。国家在2010年制定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依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扶弱。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统筹城乡发展,办好人民心中满意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能“上好学”的问题是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引。纵观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状况,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校际差距、城乡校际师资队伍建设不均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的导向、财力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相对公平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政府不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还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制定人才引入计划,制定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以此推动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就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问题的内涵和要义进行了界定,并选取了南平市为例,采取定量研究,收集文献资料并采取实地调查,分析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对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不均衡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推进南平市及其他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李公明[3]2017年在《福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和国家人才发展战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强调,“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要注意教育资源均衡化”。2016年,福建省成为全国第7个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的省份,在福建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福建省虽然是沿海发达省份,但“八山一水一分田”,区域尤其是城乡间发展差距比较大,在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后,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需要从注重硬件配置向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升转变,推动义务教育实现更大范围、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均衡发展。本文运用数据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福建省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推进”的思路展开研究。论文第一章介绍了开展该项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第二章界定了相关概念,分析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共产品和教育公平理论。第叁章介绍了福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第四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地区间教育财政投入和质量不均衡、城乡生源分布和办学条件质量不均衡、校际间不均衡,以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及其现象。第五章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和新型城镇化、教育政策取向性等方面分析了问题成因。第六章结合福建省实际,提出下一步应由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及思路。并提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健全城乡经费保障机制、打造城乡均衡师资队伍、构建督政督学和监测评价“叁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等具体对策建议。
吴伟[4]2016年在《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做为地处福建内陆的南平市,农村人口仍占很大比例,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南平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农村建设涉及数以亿计农民的利益,出发点是农民、主要依靠力量是农民,建设主体是农民。此外,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也是有效解决“叁农”问题的最根本出路,是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作为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我们应自觉把新农村建设、精准脱贫的理想目标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熔铸于理论与实践之中,成为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强劲动力。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人力资源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再通过分析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不足与影响因素,并结合南平市实际,提出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以更好地为闽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第二部分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南平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总结了农村人力资源在农村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精准脱贫上的作用。第叁部分是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南平市的市情、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状况以及开发成果。第四部分是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一基于SWOT分析法。对其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模块化分析。第五部分是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对影响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的因素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第六部分是根据南平市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由本研究可知,虽然近年来,南平市采取了加大教育投入、拓宽转移路径、下派驻村帮扶等办法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效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情况。影响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依然较多,主要的影响因素转移到农民受教育程度的现状及先天区位条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与农民思想解放程度,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与教育质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回报率等四个方面。今后,南平市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应放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打赢扶贫攻坚战中进一步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王望生[5]2009年在《福建省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只有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农业生产专门人才,才能实现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尤其对于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省,根据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的实际需求,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农业及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国内外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的综述,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起点。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教育是“发生在乡及乡以下,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总称。”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实与未来结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针对福建省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措施,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农村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推进农村教学改革及加快农村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的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就全面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方面,本文提出了建立教师队伍的人员补充和退出、考核和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建立保障教育“机会性别均等”的可操作性政策和法规细则等建议;就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方面,本文提出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理顺体制,重构体系,整合资源,优化教育,增加投入,强化监督等措施;就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方面,本文提出了明确现代农业对现代农民的素质要求,统筹与协调管理体制,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确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教育经费投入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
黄晓妹[6]2003年在《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我国义务教育新的发展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动因。论文力图从回顾延安时期至今我国义务教育的政策演变,洞察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历史痕迹;通过分析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所体现的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在不同层次的表现,旨在探寻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机制、价值观念等复杂的根源;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进行了理论反思,阐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支撑和外在动力,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目前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进一步推进其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方堃[7]2010年在《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叁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公共治理的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突出,城乡及区域之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服务叁角”模型为框架,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运行机制及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路和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全文涵括七个部分即“一绪论、五章、一尾论”。绪论简要阐述了研究的动因及意旨,厘定和缕析了相关重要概念,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检视和评价等。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依据“总和分”的关系将第一章至第四章与第五章在研究内容上分开。前者为与“服务叁角”模型框架相对应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四个子系统;后者则是基于“服务叁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第一章探讨了农民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民需求的类型、强弱、差别以及表达、满足和反馈等机制予以深入的研究;第二章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以及纵横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的运行机理;第叁章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历程、近况及前景,对“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剖析了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人员配置、绩效考评、激励、职业道德和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第五章从“服务叁角”模型的系统标准出发,对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的八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尾论在总结全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政府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与现实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理念和视角新颖。本文以“促进城乡统筹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念,从现代系统管理科学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审视,系统地研究了基于“服务叁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这种研究理念和视角在国内同类成果中具有新颖性。(2)分析工具和方法先进。本文超越了以具体公共服务项目作为对象的“拼盘式”研究套路,以体现现代服务管理特色的“服务叁角”模型为框架,综合运用了制度分析、经验分析、统计分析、实证检验、比较分析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先进研究方法。(3)理论建构独特。目前,我国正处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时空交汇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亟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国家标准。本文尝试性地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应标准整合到由“农民需求子系统”、“公共政策子系统”、“服务平台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子系统”构成的总体战略之中,这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独到性。(4)政策建议应用性强。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做了专题性研究,阐明了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和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具有相当强的应用性。
康文杰[8]2005年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兴起,后被普遍认同,迄今已发展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协调和谐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与和谐社会观成为人类发展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必须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和谐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同时,把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大众群体,即农民不仅是一个自然人,为了寻求较高的收入而进行职业和生活空间的转换,还是一个社会人,其生活、收入、子女教育等与社会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可持续转移,与城乡产业发展、生活环境变化、信息获取能力、国家支持政策、政府引导方向等经济、社会、生态因素有关。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必须把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各自作为一个子系统,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和谐社会发展观理论,构建各子系统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协调和谐模式,以较低成本(经济成本、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时间上和空间地域上的适度转移和协调转移,同时实现城乡之间价值观念的交流与农民数量自然逐步地减少,并不断充实农村发展资金,以促进城镇、农村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福建以及福建林区的实际状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加以研究,主要内容有: 一、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模式述评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有刘易斯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理论、乔根森理论以及国内对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修正等。本文评价了这些理论与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理论或模式,并对发达国家(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和特点加以探讨,得出一个结论:通过第二产业、第叁产业或农工贸一体的综合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按照各国(地区)不同情况
赵崇铁[9]2011年在《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策重点和发展特征。然而,虽然政府积极倡导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产业部门也亟需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但从1985年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成为政府推进的重点至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不平坦,其中尤其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最为跌宕起伏。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与在校生数持续下滑,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价值争议近年来也从未停止过。一方面是产业部门不断出现“用工荒”,亟需大量技术人才补充;政府部门不断出台鼓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所面向的主要潜在教育群体——农户子女对中职教育的反应却并不如预期的强烈。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针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这个与实践联系紧密的问题,近年来关注的文献不断增多,但从研究范式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还主要停留于经验的汇编和描述性的归因,很少有研究从农户的微观层面来关注决策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决策行为。因此,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的决策行为态度如何?农户中职教育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农户选择或不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原因是什么?农户中职教育决策的行为机制如何?等影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很少被系统地涉及,更缺乏基于大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从农户的微观层面入手,清晰把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通过对理论和实际的考查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理论模型,并在大量农户问卷调查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影响农户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主要因素和农户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作用机制,尝试回答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社会期待反差的原因,并为今后农村中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政策效果的更好实现提供实证依据。为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了经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做到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主要内容涉及以下4个方面:(1)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宏观层面描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轮廓,为理论分析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原因奠定基础。主要包括第二、叁章。(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理论模型框架,在文献综述和实际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设。主要内容为第四章。(3)应用问卷调查法、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定量研究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决策机制。主要内容为第五章。(4)围绕研究结论展开政策讨论,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内容为第六章。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功能主要为生存教育。虽然福建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已趋合理,但专任教师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各个地市中职学校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城乡差距仍然较大。(2)不同特征的农户在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态度上具有显着的个体差异,男性、年龄在40-50岁、居住地在村庄或乡镇所在地、职业为农业劳动者或农民工人、年人均纯收入较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40%以上的家庭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行为态度愈积极,为子女做出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可能性越大。(3)对执行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能力和物质基础的感知是影响农户做出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最主要激励因素,农户对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能力的认知是影响其是否做出积极决策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决策能力的认知主要建立在对其子女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和顺利实现预期收益判断的基础上,综合反映了农户对自身的决策能力及社会环境对其实现决策和实现预期收益的能力的认知。(4)农户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不是唯一的经济理性行为,而是包含了社会压力、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的多重理性行为。从实证结果看,经济理性在农户的中职教育决策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它并不是农户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唯一理性行为。相对而言,社会组织或个人对农户在做出中等职业教育决策时所体现出的压力影响更大。(5)农户子女学业成绩和家庭资源禀赋反向调节了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农户子女学业成绩和家庭资源禀赋对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具有反向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1)应注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从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完善继续教育机制等方面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2)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应进一步体现教育公平性,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3)增强农户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行为知觉感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率机制。(4)引导社会正视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农户中等职业教育决策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5)由“发展需要”驱动,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本研究首次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在中职教育领域构建农户中职教育决策行为理论模型,在数据来源上展开大规模的农户调查获得了一手资料,并针对农户子女中职教育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得出了实证结果。但由于经费、时间、自身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的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数据收集范围主要集中于福建省,未能在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机制中考虑行为态度对其它内外生变量的传导机制,也未能定量衡量农户做出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过程中的目标效用值。因此,本课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跟踪和研究。
郑龙章[10]2004年在《福建山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文中指出我省山区农村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具体发展阶段。从脱离贫困到解决温饱,从温饱有余到奔小康,从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前,我省广大山区农村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各个影响因子全面系统分析。其中,经济水平、物质生活是主要因素。此外,还有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等。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典型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各个地市山区农村发展现状为基础,总结了福建省山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目前达到的水平,分析了影响福建省山区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认为提高山区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建设山区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 根据福建山区农村实际,提出实现福建山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九条对策。主要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工业,壮大民营经济,加快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叁产业,全面提升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加快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山区农民素质;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改善医疗条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山区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护山区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政治文明,全面建设新型农村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南平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 罗岩. 天津大学. 2004
[2]. 南平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钟音. 福建农林大学. 2016
[3]. 福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 李公明. 厦门大学. 2017
[4]. 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 吴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16
[5]. 福建省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 王望生. 福建农林大学. 2009
[6]. 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 黄晓妹.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7]. 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 方堃.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8]. 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D]. 康文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05
[9]. 农户子女中等职业教育决策行为研究[D]. 赵崇铁.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10]. 福建山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 郑龙章. 福建农林大学. 2004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农村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均衡教育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学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