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道路排水工程是市政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的基础工程,因此我们需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熟练施工场地的情况、熟练掌握和理解图纸和做好预防措施和标记工作,在施工阶段这一重点环节做好测量工作、放线工作、沟槽开挖工作和管道安装、严密性测试和回填工作,此外,还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科学合理配置施工建材和人员安排,将人力资源的效率发挥到最大,从而做好排水管道的施工工作,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区域的稳定运行需要多方面、多层级的工作协同配合,才能保证城市机能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其中城市地下空间中的排水管道对于城市的稳定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市给水系统在为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供必需的生活用水的同时,还通过地下排水管道排放了经过工业生产以及居民使用过的废水资源及雨水,可见排水系统在市政基础设施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与排水量是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重要衡量因素,总之,只有做好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工作,才能确保城市化进程不断持续下去。
1、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问题
1.1管道基础平顺度误差大
(1)很难有效控制沟槽基底开挖标高。在对基底开挖沟槽时主要是借助相关机械,而这些机械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行全程掌控的,如果工作人员技术不够熟练则很难准确把握沟槽基底标高,致使开挖深度不达标等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有效缓解此种现象发生,在机械施工完成后还应进行人工辅助开挖,对基底部位进行夯实处理,以尽可能减小管道基础平顺度误差范围;(2)在管道基础人工支模过程中,槽顶面标高与平顺度误差偏大;(3)由于沟槽作业面过于狭窄,施工中会有一部分泥土等杂物掉入沟槽内,影响模板的安装质量,对混凝土表面造成一定的破坏。
1.2管道错位
施工人员在进行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测量不准确或者是施工中一些不恰当做法等都会引发管道错位现象的发生,如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则会造成城市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影响管道错位的主要因素是在施工管道期间,施工单位并未对现场情况进行细致、全面勘察,没有准确了解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在设计时并未将潜在因素考虑其中,从而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1.3漏水现象严重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在正常使用中,一旦发生漏水现象会直接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若未及时加以控制,则会对管道周围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管道漏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管道材料质量高低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所购买的管道若质量不合格,则在使用中受到外力作用时极容易发生漏水现象。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再三确认严格检查管道的规格和质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从根本上防止管道漏水现象的产生。除此之外,还要夯实基础,确保地基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下沉、移位等问题。地基不下沉、移位,管道在使用中也就不会有拉裂产生,还要细致到位地处理管道的连接处,施工人员在施工的同时要增强地基的牢固程度并把握好管道的放置位置,双重保障,防止管道漏水问题的产生。
2、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重点
2.1管沟开挖技术
管沟开挖作为排水管道施工的基础部分,对后续管道施工能否顺畅、合理、规范的进行有一定影响。所以,尽可能的提高管沟开挖施工质量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当科学合理的应用管沟开挖技术,也就是整理和分析地质调查资料,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实际情况及现场环境,制定可行的管沟开挖施工方案;在具体进行管沟开挖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边坡和土方,结合相关规范文件来计算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放坡系数,进而合理开挖,同时将挖出的土方运走,避免堆积道路两侧,影响交通;注意预留足够管道安装施工空间,也就是合理控制管沟的宽度和深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牢固管道的基础技术
市政管道建设过程中管道基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建成稳固的基础,这就要求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好牢固管道基础施工技术。结合实际管道铺设环境来实施工程设计,体现工程设计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具体实施过程确保首次混凝土浇筑是水平分布的,这样后续浇筑施工也更易于开展。提高混凝土摊铺的坚固性与强度,这是对管道基部安全的保证,与沟槽凿开互相配合从根本上提升管道排水质量。
2.3对测量效果严格控制
对于排水管道施工质量而言,对测量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测量首先需要在施工前对桩的具体位置进行测量确定,依据工程施工图纸,结合施工具体要求和工程施工材料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同时测量过程中对各种测量数据也需不断核查,依据工程施工要求开展测量并对应全方位的结果审查。涉及二次测量工作的需要核查两次的测量数据结果是否一致,在此前提下排水管道安装作业方可正式进行。需要注意,测量过程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比周边的桩与排水管道,保证二者相一致,在相关监理工作的辅助下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2.4管道施工
第一是管沟开挖,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管线分布,一般采取人工和机械设备相结合的开挖方式,人工填土层则采取人工开挖与机械联合的方式,放坡系数一般为1∶0.25、1∶0.33,在实际施工中也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灵活调整。开挖挖出的土要一边开挖一边运走,防止土壤堆积影响周边交通运输,如果施工现场比较宽敞,也可以将挖出的土堆放在开挖沟槽边线1米外的地方,这样能够提高基坑壁的稳定性。在开挖沟槽时,还要做好标高和中线的测量工作,防止出现超挖现象。如果人工开挖的沟槽深度大于2米,并且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较差,那么还要对基坑壁做支撑处理,使用机械设备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300毫米处,要人工开挖到设计高程并进行整平处理;第二,在安装管道施工前,要对管材进行检查,确保管材没有开裂、孔洞等,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为合格的管材,下管钱还要检查高程、边线、管基中心线等,确保其与设计图纸的数据相符。在对接两条管道时,要恰当处理管材接口由于挤压而出现的凸出接缝,如果没有处理,可能导致流水断面降低的问题,影响管道排水性能。施工使用的水泥砂浆,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下料和搅拌,确保砂浆的数量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2.5闭水试验
管道安装完后,要对每根管道进行闭水试验,检查管道,防止有的管道有裂缝或者砂眼,或者管道连接不够紧密等,出现上述问题要及时使用细砂浆进行修补,如果闭水试验结果不合格,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如果情况严重则需要返工。做好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安全性,确保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6沟槽回填技术
安装完成排水管道后需要进行的就是沟槽回填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管道两边回填材料缓慢夯实,减少对管道的破坏作用,这对于安装与回填质量是有效的保证。首先需要清理干净基地中的杂物,避免地表水渗透进入填方区域,采用人工回填的方式在管顶约0.7m的位置进行施工,并采用滚压设施进行回填夯实。回填作业开始前还需检测含水量,确保含水量状态最佳,以达到预期的填土密实度。
3、结语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涉及到道路开挖等,必须事先对开挖线路做出勘查设计,并勘查清楚地下原有铺装的管道、电缆等设施及其相应的深度,在道路管道施工中注重其他基础设施的保护,并做好施工技术控制。本文对市政工程道路管理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注意要点,以为道路管道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慧兴.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四川建材,2015,11.
[2]李善伟.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2.
[3]曹永庆.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10.
论文作者:汪振华1,李文静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排水管道论文; 测量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道路论文; 基础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