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宏观调控的风险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宏观调控论文,对策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过热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超常规的高速增长。200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了24%,到了2004年一季度,这一增速飙升到了43%。在这一轮的经济过热当中,银行扮演了一个参与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据统计,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外部融资占了将近60%,其中45%为银行贷款;在一些过度投资的行业,这种情况更加突出。而且,与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一样,2003年中国银行体系的贷款也实现了高速增长,新增各项贷款27702.3亿,同比增长21.1%,创近年之最。在我国间接融资占主体的融资框架下,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大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然,商业银行所扮演的这种角色,也必然会使得它在随之而来的宏观调控中成为风险承担者。从2003年9月开始,中央银行相继采用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浮动、再贷款浮息制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大力度调控。中央银行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如此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此大的调控力度来调控金融运行,实属罕见。这些调控措施一方面降低了信贷规模的增长速度,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如何回避这种风险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已经成为当前所有商业银行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此轮宏观调控所采取的多是一些紧缩性的政策。从风险的角度来看,它们将通过三个渠道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
第一,紧缩性政策将加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这里所说的信用风险主要指由于客户违约而造成贷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也就是坏账风险。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来看,每一轮的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都会在银行体系留下大量的不良资产,导致银行不良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在本轮宏观调控中,管理层除了运用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外,同时还采取了一些窗口指导和行政命令,要求商业银行减少或暂停对某些行业的贷款。这就可能导致被紧缩行业内的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企业正常的采购、生产和销售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一些企业甚至会因此而破产,银行对这类企业的贷款形成坏账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第二,紧缩性政策将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这种利率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率的变化将导致商业银行利息净收益的剧烈波动;二是利率的变化将导致商业银行证券类资产价格的波动。从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来看,利息收入占了很大的比重。以中国银行为例,2003年其净利息收入为643.64亿元,而其他收入为196.76亿元,净利息收入成为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利率的变化所引致的净利息收入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加息的可能性在明显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在也在扩大。这种利率风险主要是价格风险,也就是利率的上升使得银行持有的固定利率的贷款和债券的市场价值下降。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增加,我国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从2003年初的37.1%增加到2004年6月的41%。尤其是2003年,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成为贷款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南京市为例,在2003年新增的贷款当中,中长期与短期贷款的比例为43.6∶35.7,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超过短期贷款8个百分点。这样一种贷款期限结构必然使得商业银行用短期资金来源来支撑长期资金运用,而在我国,中长期贷款大部分是固定利率贷款,这样就可能造成资金成本增加而资金运用收益不变,从而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另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和对央行加息的预期,导致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明显回落,由于商业银行持有大约2.7万亿元的债券,因而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明显增大。
第三,紧缩性政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力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地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支付能力。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供给来看,其主要渠道有客户存款、贷款收回、货币市场借款等等。而如前文所指,宏观调控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无疑将减少贷款的收回;央行连续三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实行差别准备金政策,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提高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也将增加商业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以上这些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供给来讲都是不利因素。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调控导致商业银行收益下滑、资产质量下降的可能会增加民众对商业银行的担忧,从而增加其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需求。一旦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供给无法满足需要,就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流动性风险。当然,在我国,由于国有银行体系背后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其流动性风险还是很低的,但是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就不一样了。在宏观经济紧缩的条件下,随着商业银行业绩的普遍下滑,存款人出于防范风险的角度,必然会选择从中小银行提取现金而将资金转移到大银行去,而且这种行为具有明显的“羊群效应”。存款人的信心一旦发生动摇,对股份制银行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从商业银行的收益来看,目前的宏观调控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第一,宏观调控将使得中国经济整体降温,甚至有使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一旦经济增长趋缓,银行的收益也将降低。第二,宏观调控将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的速度,在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主要依赖于存货款利差的背景下,这无疑会降低银行的收益。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6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536亿元。第三,宏观调控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也将减少商业银行的收益。从贷款的利息收入周期来看,去年下半年突增的贷款将在今年给商业银行创造收益,但是由于后续贷款的停止,这些贷款很多将成为不良贷款,这一方面减少了贷款生息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商业银行可贷资产的规模,两方面都将减少银行的收益。第四,央行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的提高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减少银行的收益。第五,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也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减少收益。
二、短期策略:增量调整,存量转换
从现在的形势发展来看,商业银行对此轮宏观调控可谓认识不够、准备不足,这也无形中加大了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应对此轮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短期的应急性对策和长期的战略性对策。
从短期来看,商业银行应该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灵活的及时的反应,而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应该成为短期应急性对策的核心。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坏账风险是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了化解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对新增的贷款进行结构性调整,以建立一个适应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的风险适度的信贷资产组合;二是对存量贷款进行转换,对一些风险性贷款采取坚决的信贷退出措施。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增量调整、存量转换”。
增量调整的核心是调整新增贷款的结构。本轮宏观调控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结构性的调控。它不是简单的总量性的调控,而是从总量入手,着力解决结构性的问题,一方面控制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和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和鼓励一些薄弱行业的发展。即使对过热行业,在政策上也不是搞“一刀切”,而是“有保有压”。与宏观调控这一特点相适应,商业银行在未来的信贷政策导向中也必须贯穿结构性调整的思路。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贷款的结构调整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调整:第一是行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当中,国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一些过热行业采取了限制性的调控措施。对于这些行业,商业银行要进行总量控制,减少这些行业的贷款;对于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行业,如交通、能源、电力、农业等,要加大支持的力度。第二是客户结构的调整。国家对于行业的调控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评价的,但是在任何一个过热的行业当中都会有优势企业,有好的企业;在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当中也会有弱势企业,有坏的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银行面对国家的产业调整政策,也不能“一刀切”,即不能对过热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停止贷款,也不能对鼓励发展行业中的企业都盲目放贷。要以企业为基础,来决定贷款与否。对于国家不鼓励的行业的贷款,要进行分类处理,对于那些确实有较好盈利前景有较好支付能力的项目要继续贷款支持,而对于那些盈利能力差、受宏观调控影响很大的项目则要坚决停贷。对于国家鼓励的行业的贷款,也要以企业为基点进行分类评估,对于确实有发展潜力、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要大力支持,而对于那些技术基础较差、竞争能力较弱、财务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则要审慎放贷,甚至坚决不放贷。第三,贷款期限结构的调整。在本轮宏观调控当中,商业银行贷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长期贷款增速很快,其在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中长期贷款比例过大,一方面会导致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同时也加大了贷款的风险。因此,当前的一个策略是力争将一些中长期贷款转化为短期贷款,以短期贷款的反复持续来代替中长期贷款,增加贷款的周转率,从而来降低贷款因为过长的期限而增加的风险。
存量转换关注的是由于宏观调控而使得风险程度增加的那部分贷款,其核心是对这些贷款执行信贷退出政策,从而将风险性贷款转换为现金或者较为安全的贷款。对于那些已经转化为不良资产的贷款应转入不良资产的处置程序,对于那些风险程度较高、出现一定支付危机的企业则应果断停止对其贷款,并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回收已发放贷款。而对于那些出现风险因素但还有正常的现金流量和支付能力的企业银行应采取以进促退、渐进退出的策略,通过增加贷款、增加抵押物和担保来保证贷款的安全。在信贷退出的时候,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取贷款交易的形式,通过将贷款出售来实现信贷退出。贷款交易能够实现的基础是不同银行对于风险有不同的偏好,同时也有不同的贷款结构。
当然,这些对策的顺利实施还有赖于制度的保障。商业银行要利用这次宏观调控的机会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这也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宏观调控期间多次强调的。
三、长期策略:加强研究,完善制度
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些战略性的措施,一方面预防本轮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防止此后的宏观调控给商业银行带来负面效应。这些战略性的对策包括:
第一,加大对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的研究,从战略高度上确定银行业务的重点方向。银行在正常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部门外,应有服务于决策层的专门机构来研究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把握金融监管当局的政策取向,了解全国各经济区的发展情况,提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行业,尽量避免因与国家政策抵触而导致的政策风险。
第二,建立前瞻性的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仅要关注资产或项目当前存在的风险,同时也要对未来的风险做出评估,并且建立可能的应对措施。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具有前瞻性,它不仅要看到眼前的风险,更要预测未来的风险。商业银行要以周期为基础来评估信贷,在整个周期内估计信贷项目的违约概率。为确保足够的前瞻性,商业银行可以实行风险管理中的“压力测试”,即要预期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对信贷的消极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对策。
第三,建立完善的风险准备制度。风险是可以管理的,但是风险的发生也是必然的,因此,国际大银行莫不把风险准备制度作为防范风险损失的最后堤防和生存的保障。尤其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整,风险管理水平也不高,风险准备制度对于银行的持续经营就更为重要。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处在一个较好的时期,但是宏观调控可能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为了防止未来的风险损失影响银行的持续经营,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时期建立足够的准备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第四,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的结构调整,包括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资产结构的调整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调整信贷类资产和非信贷类资产的比例,加大非信贷类资产的比重;第二是调整信贷资产内部的结构,减少受宏观调控影响大的行业的信贷资产,最终建立一个多元化有利于风险分散的信贷资产组合。负债结构的调整则是要调整存款类负债和其他资金来源的比例,加大其他资金来源的比重。收入结构的调整则是要改变商业银行目前主要依赖于利息收入的局面,增加非利息收入的比重。
第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建立市场化的信贷资产风险承担机制。在我国当前的监管框架下,这项对策并不是商业银行能够自主决定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市场化的信贷资产风险承担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信贷资产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包括一级市场贷款辛迪加方式和二级市场贷款交易两类,通过交易改变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风险资产构成;二是贷款的证券化,通过证券化将信贷资产转移出去,改变银行的风险结构;三是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以此来管理银行的信用风险。
尽管此轮宏观调控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多方面的风险,暴露了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和经营机制上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同时也使商业银行看到了研究的价值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宏观调控也许真会成为商业银行加强制度建设的一个契机,这无论是对商业银行还是中国的金融体系都将是一件好事。
标签:银行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政策风险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