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农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的几个问题_银行论文

城市农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负债论文,农行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比例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农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由于其资金供应上的特殊要求,既要满足季节性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大多是政策性或隐形政策性),又必须向利润率高的城市工商企业(商业性或经营性)倾斜,因此,城市农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别于其它专业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农村行。

本报告拟结合湖北省黄石市农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现状,在实证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农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作些粗浅的研究。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证分析

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运作焦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应具备一定的外在条件作为其运行的支撑系统。但目前所进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在不成熟的支撑条件下运作的,客观上存在着艰难的运作焦点:

其一,商业性金融业务与政策性金融业务一体经营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运作的冲击。两类金融业务划帐分设,分别经营,是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1994年7月后,两类金融业务虽然分帐经营,但由于政策性业务资产结构依赖性强,具有强烈的存贷非均衡性,贷款远远大于存款,加上农行在两类业务划转中行与行、地区与地区之间资金占用的不平衡性,加剧了城市农行(一般是原垫付政策性资金较多的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难度。不仅如此,由于分帐未分体,仍由农行代理政策性业务,当政策性资金缺口较大时,农行仍需及时大量垫付资金继续牺牲自身效益,同时也使资金供求振幅加大,弹性加强,对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形成了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冲击。

其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一刀切”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冲击。农村行长期以来形成的资金超负荷营运格局,使资金回旋余地小,金融调控刚性强,恰恰相反,城市行由于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约束,资金剩余空间大,往往成为金融调控“一刀切”的主要调控客体,被抽走大量资金而服从经济“软着陆”的需要。1994年末止,黄石农行上存划走资金余额达1.4亿元,而借入款仅0.3亿元,净差达1.1亿多元。这些资金大多利率低、期限长;有的遥遥无期。如1988年、1989年购买的两年期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等至今均未兑现,为平衡资金总量、合理配置期限、结构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产生了冲击。

其三,弱弹性利率管理体制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低水平资金价格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冲击。现代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需要通过灵敏的利率传导机制,随利率上下波动合理组合资产和负债构成,并依据对利率变化感应力的程度,将其分为强、弱、无感应资产或负债,严格控制弱、无感应资产、负债量的增加,一般控制在10%以内。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高度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导致利率感应力微弱,利率传导机制失衡,不仅造成银行利润低于产业利润率,银行经营成本偏高,而且形成了大量的无感应或弱感应资产或负债。据测算,目前在黄石农行资产负债构成中,有70%是弱感应或无感应负债,有80%是弱感应或无感应资产。利率水平调整难以影响存款主体、贷款客本的行为变化。利率传导机制失灵的直接后果,一方面加剧了金融博奕中大量隐形“贴水”的出现,加大了负债成本,影响资金效益;另一方面,低水平的资金价格使企业欠贷有利而产生大量逾期贷款、催收贷款,使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减弱,影响资产负债比例的合理配置。

其四,模糊金融产权下滋生的“诸侯经济”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的国家所有制形式使银行经营中的行政授权不可能根除,银行组织机构设立与行政区划高度一致,使地方经济速度型扩张冲动进一步放大,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关系中委托——代理契约不具备实际激励和约束的效果,使信贷资金长期软约束的格局并未真正改变,培植了基层行在金融博奕中“争规模、争块头”的行为,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形成了现实的体制性冲击。

其五,发育迟缓的资金市场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冲击。我国资金市场以拆借为主,且资金拆借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自律机制,使银行在货币经营活动中不能灵活自如地吞吐资金,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必然也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实缺陷。

——以限额控制为前提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悖于资金运行规律,造成经营主体在限额控制和比例管理选择中处于两难境地,业务操作难度加大。贷款限额的刚性化和存款增长的弹性化,不可避免地发生限额控制内资金短缺,突破限额资金闲余的现象,出现限额不足,比例有余的情况,使资产的合理稳健扩充受到抑制。

——准备性资产过大,资金运用不充分。1994年黄石农行准备性资产达14829万元,占总资产的21%,占各项存款的22.6%。其中现金、临时上存资金等第一准备性资产月平达2861万元,占各项存款月平均余额的4.95%,大大超出3%的规定,备付率最高时达7.51%,最低为3.24%,出现资金闲置,资金运用不充分,必然影响城市农行的经营收益。

——长期负债与长期资产非同步增长,相对抑制着资产的优化组合和综合效益的产出。由于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仍然对中长期类资产实行限额管理,使长期资产相对短缺,造成信贷资产不连续的运动和中途的暂时闲置,使银行减少了利率级差收益,使高成本的长期负债大量用于低盈利的短期资产,直接影响资产利润率的提高。

——资本金充实乏力,经营“底气”越来越虚弱,制约着城市农行信用度的提高与风险防范能力的增强。上级行对黄石农行的信贷基金还是建行初期的2100万元,随着资产量的线性增加,资本金对资产总量的比例不断降低,由1980年的63.63%降至1994年的7.01%。

二、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构想

在我国经济新旧体制转换这一特定时期,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于抑制信用膨胀,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保障城市农行的稳健经营,促进经济增长和币值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理性逻辑思维的角度审视现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具有不完善、不配套等特性,因此,急需研究措施,完善办法,促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正常运作。

1.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金融支撑条件,推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质态优化。

A.完善宏观金融调控,按照专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施有区别的金融控制策略。目前,中央银行以基础货币、存贷款利率(含再贴现率)、贷款限额为基本调控工具,以存款准备金、特种存款(含各类金融债券)为辅助调控工具,以公开市场操作和外汇操作为补充调控工具,对商业银行的规范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问题是,调控方式背离了各金融机构的差异性。城市农行城区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且承担着大量显性或隐性政策业务,宏观金融调控方式“一刀切”,使脆弱的城市农行强烈地感受到宏观调控对银行理性经营的冲击,增大了城市农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难度。因此,中央银行要实行差别金融调控策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确定的重点,在基础货币、贷款限额上给城市农行予以倾斜。允许城市农行在规定幅度内实行存贷款浮动利率,对城市农行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以体现对农业的支持。

B.完善和发展资金市场。根据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资产弹性和变现性的要求,为缓解城市农行季节性、区域性资金需求,必须完善和发展资金市场。当前,在发展专业银行系统内资金调剂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省际之间、区际之间的资金借贷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融资网络体系。中央银行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贴现,建立商业票据贴现和再贴现市场。大力发展头寸市场,积极开展短期资金融通,把资金市场建成实施货币政策的窗口。为城市农业银行主动地、积极地搞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造就市场和融资方面的环境。

2.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

A.推行贷款风险度、风险收益、风险损失的一体化管理。如图(一)所示。图中:Ⅰ为风险收益,Ⅱ为贷款风险度,Ⅲ为风险损失。AB为风险收益高于贷款风险度的差额,AC为风险收益大于风险损失的差额。贷款风险度,风险收益,风险损失是一个量化概念。其取舍标准取决于差额的大小。一体化管理的意义在于:将三者置于一个整体,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操作办法是:以AB、AC最大化为原则,着力调整信贷结构,盘活存量,“轻装突围”,分散资产种类、期限种类、地区种类、质量种类。增加流动资产量、盈利资产量。降低、规避风险资产,保持资产负债量的对称和结构优化。

B.推行负债期限、结构、成本的一体化管理。如图(二)所示。图中(0-X[,0])为长期负债,(X[,0]-X[,1])为中期负债,(X[,1]-X[,2])为短期负债。A为期限、B为成本。Q为负债期限结构、成本最优化的交叉点,其操作办法是:(1)通过代收代管代付办法,扩大短期负债比重;(2)合理设置机构网点,拆、并、转低产网点;(3)推行柜员制、资金买卖制,节省变动成本;(4)实行负债成本的反馈控制,推行负债期限管理,降低付息率;(5)以优化期限结构为中心轴,以增加总量为目的,大力组织低成本资金。增加主动负债,提高负债流转率。

C.推行资产负债的一体化管理。如图(三)所示。图中(O-R[,1])为正常资产,(R[,1]-R[,2])为风险资产,(O-K[,1])为正常负债,(K[,1]-K[,2])为风险负债,S为资产负债的边际收益。其操作办法是:(1)资产配置的一般原则:资产负债总量平衡,结构对称,风险分散。(2)按负债结构,梯度配置资产。状态1:当OR[,1]>OK[,1]时紧缩贷款总量,增加存款和流通中现金;状态2:当OR[,2]>OK[,2]时,扩张贷款总量,优化负债结构;状态3:当K[,1]K[,2]>R[,1]R[,2]时,压缩风险贷款,保持合理资金备付。(3)量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指标:主要有总量资产负债比例;增量资产负债比例,长短期资产负债比例,现金资产比例等。以约束专业银行的扩张行为。

3.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实现城市农行运作与国际惯例接轨。

A.核定城市农行资本充足率下限。根据城市农行经营现状,自有资产/总资产≥3%,非信贷资产/信贷资产≥15%,证券投资/总资产≥10%,对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较早的城市农行,核心资本一般应在6-9%,总资本应在12-18%之间,以加快银行自有资本快速成长。

B.建立补充银行自有资本制度,使银行自有资本与信贷规模的扩张,物价指数和货币发行量同步增长。可供选择的措施是:(1)下决心理顺银行与财政的关系,扩大银行留利水平,提高银行补充自有资本的比例;(2)按通货膨胀率提取银行自有资金保值费,补偿银行自有资本在营运过程中的无形损失;(3)计算商业银行上交利税时,将银行自有资本单独计算,银行自有资本上交利税率应比信贷资产利税率低3-5个百分点,鼓励商业银行壮大自有资金,根治超负荷经营;(4)补充提足应付未付利息和贷款呆帐准备金。

4.适应经济运行现状,从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视角完善管理办法。

A.以培植社会资金总量增加为第一驱动,磨合资金稀缺的矛盾。从问题的深层来看,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是国家建设规模超越国力的侧面反映,表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形成了强“反差”,使信贷资金改变了正常的运行轨迹。银行要发挥信贷资金的粘合作用,培植经济的适度增长和质态优化,通过增加社会资金总量的办法,促进社会资金运行与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B.以提高银行对社会经济生活各层面的渗透为第二驱动,磨合隐形金融与之抗衡带来的消极作用。城市农行要研究企业总资产对总产值的比例;税前收益对利息的比例;长短期资产负债比例;现金流入与现金支出、居民货币收支、消费比例等等。通过开展承兑、信用证、期货、期权、证券回购、大额可转让存单、租赁、销售协议等新的金融服务,吸纳社会资金,扩充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外延,遏制隐形金融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阻抗。

C.以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为第三驱动,磨合地方党政“父爱主义”的矛盾。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伴之而来的“瓶颈制约”也日益严重。对此,地方党政表示出极大关注。银行要发挥金融主导作用,为地方主导产业注入资金。必须处理好与地方党政的关系,争取地方党政对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理解与支持。

5.完善内部管理考核机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监控。

A.实施分步战略,统一办法,分别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实行“四个区别”,即:增量与存量区别;农村行与城市行区别;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区别;存差行和贷差行区别。对农村行、贷差行要在逐步消化包袱的前提下,对新增存款核定一定的贷款比例,期初,资产负债比例可适当高些,然后逐步达到规定比例。对城市行、存差行根据其资金归行及存款增长情况,按月调整比例,逐步核定年度比例,实行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增量部分和信贷资产实行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存量、非信贷资产实行限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最终求得整体推进。

B.实施分工战略,统一目标,分专业考核。计划部分负责存贷比例、备付金比例、二级准备金比例、拆借资金比例、以备付金比例为中心轴,运用经济办法,引导基层行增存压贷,保持合理的存贷比例,拆借资金比例。信贷部门负责贷款质量比例(逾期贷款比例、催收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单个企业贷款比例。以贷款质量为中心轴,引导信贷资产步入良性运行轨道。会计部门负责资本充足率比例(总资本比例、核心资本比例),指导基层行定期实现比例要求,防止超负荷经营,提高银行自身资本扩充、增值能力。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城市农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的几个问题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