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平川区靖煤集团公司总医院 甘肃 白银 730913)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对SEMAC(层间编码金属伪影校正)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TSE序列进行MRI的应用,观察组则使用SEMAC进行MRI。与此用时,将针对两组患者进行轴位T2WI图像金属伪影导致信号缺失区域面积的计算,以及矢状位T2WI、T1WI脊椎被金属伪影所遮盖的长度分析。结果:观察组图像上金属伪影导致信息缺失面积为(9.8±2.5)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7.4)cm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脊柱被遮蔽的长度显现为(1.3±0.4)cm,对照组则为(5.3±2.1)cm。就评分结果而言,观察组的图像显现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SEMAC技术能够减少脊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的区域面积,为术后的评估提供了可靠地依据,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层间编码金属伪影校正;常规TSE序列;磁共振成像;脊柱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085-02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脊椎外科的常用手段,但是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中金属植入会对周围产生不同程度额金属伪影,因此,会影响到对植入物最终的判断,即是否有位移、积液等情况[1]。而SEMAC是一门去金属伪影的专业技术,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对比分析,探究SEMAC技术的实践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3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4±2.5)岁。与此同时,金属植入物均为钛合金锥弓根螺钉,其中,使用5颗螺钉的患者有1例、使用4颗的患者有3例、使用3颗的患者有11例、使用2颗的患者有13例。此外,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查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TSE序列进行MRI的检测,观察组则使用SEMAC进行MRI检测,即本次实验将采用西门子子MAGNETOM Aera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进行常规TSE序列检测和SEMAC技术扫描,具体数据包括矢状位T2WI和T1WI以及轴位的T2WI。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的评价标准采用5分评分制,并由两位专业医师进行解剖结构的分析。在图像分析的过程中需格外关注对金属假体最大层面金属伪影导致的信息缺失面积的确定。即1分代表解剖结构完全被金属伪影所覆盖,2分代表解剖结构显示范围<25%,3分代表解剖结构显示范围在20%~50%之间,4分代表解剖结构显示范围在50%~70%之间,5分代表解剖结构显示范围>70%。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图像上金属伪影导致信息缺失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值,即观察组显示的缺失面积为(9.8±2.5)cm2,而对照组则显示为(29.6±7.4)cm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脊柱被遮蔽的长度显现为(1.3±0.4)cm,对照组则为(5.3±2.1)cm,两组情况差异显著。就评分结果而言,观察组的图像显现能力高于对照组,具体如表所示。因此,我们认为SEMAC技术能够更好地显示解剖结构,提高检出率。
3.讨论
金属内定术是脊柱外科常见的手术形式,由于其并发症较多,包括:瘢痕年龄、假关节、邻近节段退变等,因此,手术后常需要通过影像评估进行具体情况的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多方位的进行成像展示,对软组织具有良好的显现,且无辐射作用。但是由于金属磁化率和涡流效用[2],金属植入物周围通常有严重的金属伪影,从而导致图形变形等,直接干扰到医师的正常判断。就目前形式而言,我国在临床医学上使用钛合金为手术材料,有着更好的MRI兼容性,在成像方面结果仍是差强人意。因此,调整MRI序列及其参数,缩小金属伪影的覆盖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SEMAC技术又被称为多采集变谐波图像融合技术,能够促使多个重叠的频率在非空间选择性三维自旋回波图形的协助下去除金属伪影[3],通过在层面选择轴上添加相位编码的信息,在处理过程中完成对成像平面信号的矫正工作,即将多个相位编码层合并为一个层面的图像进行结果显示。例如: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取代梯度回波,增加读出数据的宽带和矩阵,并应用反转恢复法替换频率选择饱和法。本次实验将SEMAC技术和TSE技术进行了图形对比,且在轴位图和矢位图的金属伪影导致的信号缺失区域面积等方面差异显著(如图1所示:胸椎管肿瘤内固定术后患者矢状位T2WI图像,左侧为常规图像,右侧为SEMAC技术图像)。因此,我们认为该技术能够对假体周围的组织结构进行良好的显现,减少脊柱内固定术后MRI的金属伪影范围,为MRI图像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骨科医师诊断的正确率,为术后评估提供便利。
图1 胸椎管肿瘤内固定术后患者矢状位T2WI图像
综上所述,针对脊椎内固定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方面,采用SEMAC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金属伪影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术后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值得在临床检查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玲,王传兵.频率选择饱和法技术和快速反转恢复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MRI中应用(优先出版)[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6,9(8):145-149.
[2]许立功.能谱成像技术在减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2(3):17-25.
[3]许立功,牛金亮,吴爽.能谱成像技术减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12,3(5):201-204.
论文作者:田岁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金属论文; 脊柱论文; 技术论文; 患者论文; 磁共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图像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