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论文_罗小华,刘益

妇产科护理学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论文_罗小华,刘益

湖南省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414000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妇产科护理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做中学”教学模式符合妇产科模拟实训教学要求,需要将其灵活应用到妇产科护理学中,实现高层次教学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专业学生操作与创新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教学

高校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二者都比较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护理综合能力与素养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妇产科护理学教师要在准确把握“做中学”教学模式内涵、应用价值等过程中加以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构建高效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情境中不断利用、巩固掌握的理论知识,形成重要的技能,实现个性化与可持续发展,顺利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一、深化课前预习环节,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在妇产科护理学课题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做中学”教学模式应用要求以及要点,以班级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科学整合课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巧借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优势,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护理新课题知识点,明确护理课题课前预习作业,深化课前预习环节,更好地促进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更好地融入到护理“做中学”教学课堂。学生自行下载对应的视频资料,自主观看微视频的基础上针对性预习课题教学知识点,独立完成课题预习作业过程中初步感知护理课题理论知识,明确课前预习环节遇到的问题,提高课前预习效率,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在层层合理教学实践中深入理解、掌握重要的妇产科护理理论知识,不断完善妇产科护理理论知识体系,有效夯实护理理论基础。

二、科学创设教学实践情境,有效引领学生思考、探究

教学实践情境科学创设是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做中学”教学模式科学应用的首要前提。在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过程中,妇产科护理教师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立足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综合素质,科学创设教学实践情境,实时联系妇产科护理学课题理论与实践教学。随后,教师要借助构建的教学实践情境,展开护理学课题教学,将课题教学内容转变为当下妇产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在有效演示、指导作用下,引领班级学生科学观察、模仿、思考、探究,进行针对性实践操作,深化师生、生生互动环节,便于各层次学生在良好互动过程中进行深层次实践操作,在分析、解决相关护理实际问题中顺利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准确理解并掌握对应的妇产科课题理论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践操作以及课题课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科学补充课题相关教学内容,借助具体化教学实践情境,深化妇产科护理课题教学,设置不同层次护理实践任务,明确操作要求、曹组流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使其在层层思考、探究中更好地将掌握的护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所需的关键性能力,在实现妇产科护理教学目标过程中真正达到“做中学”目的,提高妇产科护理课堂教学质量。

三、科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科学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同等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具体情况,科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深化护理学理论教学具体环节,进一步延伸护理学理论教学课堂。教师要巧用实训室仪器设备,科学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在具体化操作中科学整合掌握的妇产科护理学新旧知识,灵活应用的基础上科学分析、解决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掌握新的知识点,促使各层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都能有所提高,更好地培养妇产科护理综合素养,具备较高的就业能力。以“正常分娩”为例,在护理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训室,科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巧用现代化仪器设备,为学生模拟真实的“正常分娩”情境,使其在具体化情境中感知“正常分娩”整个护理操作流程。随后,教师可以根据“正常分娩”护理教学内容,科学安排对应的实践任务,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在分工、协作下,共同进行“正常分娩”护理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各小组学生要共同分析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对应的模拟仿真实训任务顺利完成,在利用护理旧知识中掌握新知识点,不断夯实护理理论基础。以此,在发展临床护理思维能力中护理综合实践能力顺利提高。教师要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客观点评各小组学生护理实践操作情况,明确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做中学”模式作用下,引导小组学生进行深层次护理模拟训练,提高妇产科护理综合实践能力。以“骨盆外测量”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护理实践教学,让班级学生诠释护士、患者角色,进行骨盆外测量实训,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掌握临床上患者“骨盆外测量”整个流程、测量理论知识、注意事项等,尤其是测量方法,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真实体验,对当下妇产科护理岗位有准确而深入的认识,更好地在护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完善并提升自我,高效培养妇产科护理综合素养。在护理实践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协作者等角色,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指导,科学引领学生实践操作中准确理解、掌握护理新知识,在整合新旧护理学知识中突破护理学教学重难点,使其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作用中成为知识探究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与素养。以此,充分展现“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重要应用价值,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有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层次对比分析“做中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现状,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巧用“做中学”教学模式,深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有效性。以此,顺利激发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在多层次实践操作中有效观察、模仿、思考,科学培养临床护理思维,掌握护理综合技能中塑造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英,冯敬华,李柳丽.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84-86.

[2]刘红娜,张海涛.“做中学”与“学中做”科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1:276-277.

[3]冷崇杰,项辉宇.构建“做中学”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新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9:153-155+165.

[4]成敏.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09:1422-1424.

论文作者:罗小华,刘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护理学应用“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论文_罗小华,刘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