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论文_令狐昌艳

令狐昌艳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 目的:研究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团队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健康教育(98.5±6.5)分、护理文书(97.6±6.0)分、基础护理技能(99.0±7.0)分、特级护理技能(98.3±6.3)分、患者管理(98.1±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满意16例,较满意5例,总体满意率95.0%,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10例,较满意13例,总体满意率80.0%,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团队管理模式;急诊抢救;传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359-01

急诊室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诊室,患者病情危急、疾病进展速度快,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1]。急诊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护理技能,还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素养。为探究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纳入标准:(1)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2)患者家属均知情。排除标准:严重心肾疾病、哺乳期等人群、已接受其他治疗或不配合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患者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50.9±2.2)岁;观察组60例,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在19~77岁之间,平均(50.2±2.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传统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动急诊抢救、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与医生配合等方面。

1.2.2观察组 接受团队管理模式护理,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积极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急诊护士长要积极、主动地关心每一位护理人员,营造和谐、健康的科室氛围,并鼓励护理人员相互支持和理解。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抢救技能。护士长还需要及时关注每位护理人员的生活,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与关爱,从而有效提升团队凝聚力。(2)科学设置团队目标。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应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明确团队管理目标,积极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意见,完善沟通渠道,让每位护理人员均能参与到目标制定中来[2]。(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立足急诊科室的日常护理,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明确护士岗位职责[3]。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实际,不断优化和完善规章制度,全面提升护理制度的科学性。(4)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定期评估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定期选拔出管理标兵、服务标兵,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依据。同时,还需要选择知识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护士作为团队组长,从而更好的落实团队管理模式[4]。

1.3 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量表,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技能、患者管理与特级护理技能等方面。

1.3.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较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健康教育(98.5±6.5)分、护理文书(97.6±6.0)分、基础护理技能(99.0±7.0)分、特级护理技能(98.3±6.3)分、患者管理(98.1±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满意16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3例,总体满意率95.0%,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10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12例,总体满意率80.0%,P<0.05。

3.讨论

团队管理模式的引进和落实,有利于形成自上而下的科学管理模式。急诊科室每天需要接诊大量的危重急症患者,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其次,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必须结合患者不同情况及时调整急救策略,这就对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满意度。再次,团队管理模式的引入能有效提高团队协作水平,有利于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团队氛围,这有利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5]。在团队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大幅度提升,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抢救工作中去。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有效性。

综上,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晶.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87-688.

[2]黄妹.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5):80-81.

[3]魏红霞.浅议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2):193.

[4]杨晶.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1(z2):102-102.

[5]梅晓燕.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5):48-50.

论文作者:令狐昌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论文_令狐昌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