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急性肺炎新生儿的护理探讨论文_陈桔华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急性肺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急性肺炎的患儿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6.67%,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1.82%,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急性肺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显著,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护理等多方面情况掌握较好,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急性肺炎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由于肺部呼吸系统尚无发育成熟,容易发生急性肺炎,直接威胁患儿的健康状况。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加重患儿的病情,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临床治疗过程中全面的护理非常重要,新生儿父母由于一般年龄较小,患儿疾病发生后,手足无措,情绪比较激动,容易与护理人员发生摩擦和冲突,所以护理过程中,及时疏导家长的情绪,开展有效的疾病健康教育,对临床的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急性肺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特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急性肺炎的患儿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急性肺炎的患儿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43例,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0例;胎龄35周到42周,平均孕周(39.11±0.13)周;家长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中专11,大专及以上27例。对照组患儿44例其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2例;胎龄35周到42周,平均孕周(38.98±0.56)周;家长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中专13,大专及以上25例。将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以及家长基本情况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患儿均接受积极的治疗,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

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患儿入院后,主动与患儿的家长接触交流,了解患儿的病史以及特点,通过家长的协助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好患儿饮食、病房、用药等方面的优质护理,并对患儿检查项目的原因、目的以及重要性告知家长,请家长全面配合临床工作。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收集,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饮食、用药以及日常锻炼等方面的指导干预方案。同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手册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让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利用走廊大屏、宣传栏等方式,开展病情、护理等多方面的讲解,可以让更多的家长接受。通过一对一的面对面讲解和多人授课的方式向患儿家属介绍该病症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告知患儿家属该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措施;患儿日常的护理,饮食注意事项等,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全面、耐心的讲解。在患儿要出院时,护理人员加强对家长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临床症状以及急性发作期的体征变化情况,告知患儿家属定期复查的必要性以及复查的间隔时间;同时注意患儿的饮食以及预防呼吸道感染对策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采用问卷的形式,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评分为0分到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知识掌握情况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护理评价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率(%)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的调查结果显示,分数的差异性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急性肺炎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的配合度,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病痛,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通过图文并茂的手册向家长介绍新生儿急性肺炎的原因、治理方法、护理重点、饮食护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一对一讲解和多人授课的方式让患儿家长更能全面了解内容,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在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可以协助医生、护士完成治疗工作,并对日常的护理重点注意。新生儿急性肺炎对患儿的身体影响较大,出院后家庭的护理非常重要,家长通过全面、深入的健康教育,可以在患儿出院后做好家庭的护理,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6.67%,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1.82%,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对急性肺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显著,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护理等多方面情况掌握较好,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华琴,张健,施学文,等.新生儿肺炎优势病原体及耐药情况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02-1803.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6-439.

[3]蒙燕.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7):211-212.

[4]刘艳霞.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3):389-391.

[5]张小丽.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33-634.

论文作者:陈桔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对急性肺炎新生儿的护理探讨论文_陈桔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