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更是离不开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从教二十多年,一直在农村小学的教育一线工作,从强化教学改革到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我们感受过激情与偏见,也经历过懵懂与误解,一路走来,可以说剥开云雾见天日,终于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在农村只有抓住自身教育环境的特点,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优势,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地方,优美的校园环境,蕴含着全校师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它会使学生的童年多姿多彩,会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的环境与自然相融,但也缺少规范性和整体的美感。利用有限的投资和自然资源创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但能体现学校的精神面貌更能凸显素质教育的内涵。学校校园建设,应该是有规划的、科学合理的,应将净化、绿化、美化放在首位,并在醒目处展示校训、校风、学风、教风,使孩子们在校园里随处感受到文化气息,从心灵深处生发智慧火花和求知欲望。学校有了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容校貌就会焕然一新,校风校纪就会自然加强,学校就会逐渐走向文明,走向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也就能更快更好地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农村的素质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联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对于农村孩子特别是边远农村孩子的家长来说,综合素质不是很高,而来自家庭的言行垂范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所以还需要学校组织老师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帮助提高家长的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转变成才观念。现在农村多是一两个孩子,很多年轻的夫妻都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外出务工增加家里的收入,孩子便成了留守儿童,使家庭教育逐渐进入缺失的状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本着对孩子们长远打算的目标,有责任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家风,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努力创设语言文明、行为规范、道德风尚、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熏陶,同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帮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开发校本教材,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开足开全课程
近几年国家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标准化建设,教学具的投入非常丰厚,但因在初步阶段,现在有些农村学校的情况是设备到了校舍没落成,校舍落成了,没有真正能胜任个别学科的老师。所以,在一些农村小学还是只有以三样课为主,那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课表是写给别人看的,有些学科是只发书不上课,因为好多学科内容受地域限制,或科学性太高,即便匹配器材可有的高端的教学器材连老师都不太会用。由此看来,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发有效的校本课程,比如小学的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中有的内容过于科学性,只凭理论无法理解透彻而实践起来又不够条件,那就该对个别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配,删减不符合当地情形的内容,增加自身条件允许的内容。那样老师教起来有得讲,学生也能结合实际真正地学到知识,发展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体现新课标中所强调的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处处用到知识的特点。
四、发展农村的素质教育,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
农村教育的现状是:素质教育的旗帜挂了好多年,但实际上好多学校仍然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线。近几年国家实施十一五计划,针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指导,理论上,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老师都有了初步的素质教育的意识,基本认识到了素质教育是真正培养人才的教育;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并不平衡,特别是基本具备或不大具备条件的地方农村教育机构所管辖的各级各类中小学,素质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基层许多的教育当家人认为抓应试教育风险小。只要上级不来检查,学校就是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是读书学文化、学知识。都觉得为了顺利通过各级各类的抽考、统考、升学考,其他几门不抓或者少抓一点也无大碍,腾出时间与精力去抓考试成绩,不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走驾轻就熟之路稳妥!只要保住了饭碗就行了。
2.有些地区乡镇、农村的学校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也会专门组织临时组建力量应付验收。如文艺、体育、绘画类等各种形式的突击队,搞几个节目,弄一些影像资料,拿出一些个人小制作什么的,检查组走后,还是我行我素。
3.受地区环境左右,身不由己。农村地区的环境因素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每一学年中,都会到基层乡镇学校实施统考、抽考。不管是什么内容的考试,学校必须随时准备参加考试,不抓应试教育行吗?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你校长、老师,孩子是来学知识的,孩子就归你管,学校不把孩子的成绩搞上去行吗?读书做官论还是存在的,而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要求,更是猛烈地冲击着农村乡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育经费的紧张,加之一些经费的管理使用不合理,使基础设施的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和应用,更是严重地影响着素质教育发展。
总之,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农村的素质教育更需要立足于自身的环境特点,合理利用资源,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吴桂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素质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 农村论文; 孩子论文; 环境论文; 孩子们论文; 老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