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电力企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很重要的一点表现就是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当中的有效应用,这一点不仅是对电力生产的一种保障,同时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效益。但是,信息技术与电力生产的结合上有不足,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信息安全问题是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质上这也是应用信息技术行业的普遍问题。电力生产应用信息的不稳定直接关乎着国家的基础建设,在这个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里,避免大规模的系统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无法逆着潮流抛去信息技术搞生产,对于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我们只有想尽办法去利用,为了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稳定地运行,就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电力生产;信息;安全防护
1.电力生产中应用信息技术面临的安全问题
电力生产中应用信息技术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居多,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交换数据量的增加,二是由于应用的状态,容易被恶意攻击和病毒侵入。交换数据量增加本身不是问题,但数据量交换增加就会为病毒传播创造便利,引发数据信息遭到破坏,这实质上是行业发展,客观条件附带的风险。恶意攻击者利用网络共享共建或者将电力系统所连接的局城网,对系统和信息进行破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风险是难以避免的。网络遭到攻击后,轻则运行速度变慢,重则系统瘫痪、重要信息丢失。如果重要的文件信息丢失,那么对于电力生产企业来说,损失将是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挽回的,附带影响相关企业和区域范围内企业。
1.1 数据交换量增加带来的风险
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信息的传输带来了便利,可以快速多样、庞大的信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生产中,传播的效率提高了生产,而且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内容将生产经营、应用技术等内容传播出去,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监督管理控制,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生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工序的转变,传输的内容和数量增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信息网络本就存在风险,随着电力生产信息到交换量增加,单位信息附带的风险加在一起会使得风险系数越来越大。
电力系统的革新促使电力市场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变电站、电力调度中心以及配电网用户都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基于网络进行信息交换量也逐渐增加。只有积极地面对电力生产中数据交换量增加的问题才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2开放性、共享性给了风险可乘之机
一切开放的事物都要面临风险,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开放是为了与自身没有的好的事物进行对接、交流,其实是为了接纳包容,对好的事物开放的同时也是在对坏的事物进行开放,频繁的交流势必会掺杂着许多的杂质在里面,并对开放事物的本身造成破坏恶劣的影响。
电力生产中会利用很多网络信息平台传递信息,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就会导致电力生产信息网络平台容易遭到黑客的恶意攻击,网络空间的不良行为者会对信息传输和自动化系统造成威胁,使电力生产的信息环境存在风险。电力控制系统被非法篡改就是很大的风险之一。很多没有经过授权就会对电力控制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修改的现象时有发生,诸如系统的程序、系统的配置、系统的指令都会成为被篡改的项目。有些未授权就篡改信息的行为属非法,他们对控制系统中所传输的各种控制信息、控制参数以及交互数据种种重要信息进行不科学、不合法的修改。他们通过发布非法的系统指令,导致系统运行故障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电力生产采用网络运行方式,是由于电力企业在内部生产管理中采用了不同的局域网,同时运行信息网络保持联系。在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没有做好有效的保护措施,电力管理信息,电力调度信息以及各种不良信息掺杂在一起夹杂天文数字一般的传输数据当中,网络系统的信息承载能力有限,网络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影响,所有系统的运行速度就会受到影响或是减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生产中信息技术的防护措施
2.1电力生产中应用信息技术要对所传输信息进行控制管理
信息网络在电力生产运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信息交换中,更能迅速且准确地传递信息。电力系统所运行的局城网与局域网互相连接,相互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换,当管理和防护不当,其稳定的运行就会遭受破坏,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信息传输采用某种程度的限制和管控措施,做好信息传输管理工作。
2.2信息技术要实施信息安全系统化管理
电力生产中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效率,就要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就必须认识到信息安全与防护是系统化工程的必要性。针对于“信息安全”,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予以明确界定,即信息安全就是为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建立安全保护措施,包括专业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等,对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以及所生产的数据信息都予以安全保护,以避免遭到恶意攻击而引发数据信息篡改、破坏或者产生信息泄露事件。所以,关于信息安全包括如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信息的物理安全和信息的逻辑安全。信息的物理安全,就是对系统的设备以及相关的系统设施实施必要的保护是通过物理手段和方式来完成的,这样可以控制系统信息数据丢失或者遭到破坏的情况发生。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可用性以及信息的完整性就是信息逻辑安全所要关注的内容。信息的保密性,就是级别很高的信息经过授权之后级别很低的客体传递;信息的可用性,使用户获得安全、准确的信息服务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对合法用户的请求做出尽快的回应;信息的完整性,就是任何人不能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改动信息,这是保障信息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2.3电力生产中应用信息技术防护电力监控
电力监控系统的运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是系统电力生产在应用信息技术中的关键点之一,有了这一点能有效地保障电力生产稳定运行。将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构建起来,是监控电力系统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令各个系统的功能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根据《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电力监控系统分为4个安全域,分别是:安全区Ⅰ(实时控制区)包括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自动监控系统等,它是电力二次系统中最重要系统,安全等级最高,是安全防护的重点与核心;安全区Ⅱ(非控制生产区)包括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批发电力交易系统等;安全区Ⅲ(生产管理区)主要为电力生产所需的信息管理系统,如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统计报表系统、雷电监测系统、气象信息接入等;安全区Ⅳ(管理信息区)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服务等。抵御病毒,黑客发起的各种恶意的攻击是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的主要目标,尤其是那些有组织、目地明确的系统攻击,重点保护电力实时闭环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避免引起的电力系统的故障,遏制负面影响的蔓延,电力系统从而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生产区域稳定。
要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电力生产中信息安全防护问题,要有能力规避风险,有能力将发生的问题消灭,能够通过根本上的防护措施来消除系统风险的可能性,将风险极大地控制在局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在电力生产领域的应用,让电力生产行业有了质的提高,与此同时附带着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面对电力生产中信息安全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探索中不断研究,以期求得更完善的防护措施,特别是信息传输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就要从细处着眼,妥善解决好风险问题,以确保电力生产信息网络得以安全稳定运行。让信息技术成为电力生产的动力,不让它威胁到生产,这才是安全防护的根本目的,维护好电力生产就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周学广等.信息安全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2](美)Mandy Andress著.杨涛等译.计算机安全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
[3]韩放.电力市场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
[4]胡江溢.电力市场初探.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论文作者:贺惊涛,齐金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电力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风险论文; 信息安全论文; 数据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