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乐观的父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乐观论文,父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做了父母,我们常感叹:孩子太顽皮,不听话,总是惹自己生气;或者孩子太笨,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因而自责、焦虑,甚至怀疑起孩子的能力……
事实上,有许多烦恼是我们自寻的,或者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或是由于父母的情绪在作祟。在最后一期谈心录里,我们将告诉您若干家教问题个案,希望能让父母们更了解孩子,也更认识自己。
在全国各地,我曾参加过多次各种规模的咨询活动,以下的例子都是在咨询中遇见的。
杞人忧天的父母
在内蒙古的海拉尔,我遇见一位妈妈,她带着一个6岁多的男孩来求询。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皮肤黝黑,很机灵。但妈妈却焦虑地对我诉说:“这孩子太淘气了,总和别人想的不一样。他在气球上戳了两个洞,说是当漏斗,还老是搞破坏,把家里的闹钟和锁拆得七零八落。”每逢这种情况,孩子总要遭一顿打。妈妈担心孩子太笨,要不就是“多动症”。
其实,这孩子哪里是笨。把气球做成漏斗的想法多么富有创造性,而他的“破坏性”举动恰恰是好奇心旺盛,动手能力强的表现。我对这位妈妈说:“你的儿子绝对聪明!”
果然,在公开的观摩教学中,老师教孩子们认识人体的各部位,要求画出身体上能活动的器官,这个不到七岁的小男孩做出了令大人们赞叹的表现。在所有的孩子中,只有他,在人体胸腔的左面画了一个“心”,一个跳动的心脏。多聪明、早慧的孩子!如此一个知识面广、观察力强的孩子,他的妈妈却差点抹杀了他。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有时分不清什么是聪明和愚蠢。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发生了偏差,甚至会贻误孩子的前途。
也有些家长是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盲目地杞人忧天。
有位年轻的妈妈很困惑:她的2岁半的儿子至今还不认识颜色,前教后忘,她担心儿子的智力是否会有问题。这真是不必要的担心。孩子认识事物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摆弄实物到认识对象的过程。2岁半的孩子所能达到的程度是:你拿出一个红的实物,他也会拿出一个同样颜色的实物。至于对颜色进行命名,那是4岁的孩子才能达到的水准了。拿4岁孩子的标准来要求2岁半的孩子,做父母的岂能不失望呢?
不容忽视的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是一种富有情感性和感染力的教育,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因亲子关系不和谐投下的阴影常常会在他们上学以后反映出来。
男孩甲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爷爷什么都顺着他,上学以后也没有回到父母的家,只有在双休日才到父母那儿过两天。父母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做一会儿功课,总要玩一会儿,这是在爷爷那儿养成的习惯,但要纠正它已非一日之功。而且,孩子在父母身边总是情绪急躁,没有心思学习。
男孩乙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就读的是一所优秀的外国语小学,他英语不错,作文却总是写不好。男孩是外婆带大的,和妈妈不亲昵,还时常有逆反举动。有一次,老师让学生们写一篇《人民广场的早晨》。男孩让妈妈带他去人民广场看一看,妈妈起初答应了,但转而一想,路这么远,来回一小时让孩子看书有多好。结果妈妈失信了。后来,儿子生气地质问妈妈:“你见过人民广场的早晨吗?你写一篇给我看看。”儿子并没有直接地表示他的愤怒,而是间接地将了妈妈的军。
还有一位知识女性,她有一对双胞胎儿女,从小将儿子带在身边,却将女儿寄养在了农村。上小学了,女儿回来了,然而她却惊异地发现自己和丈夫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有了偏差,他们不约而同地偏爱聪明伶俐的儿子,而女儿的生活习惯不自觉地带上了农村的痕迹,也不及儿子灵巧,自然不怎么讨人喜欢。儿子考上了一所著名的重点小学,而女儿则在一所普通小学就读,两个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做妈妈的也越益担心由此是否会在女儿心上投下阴影。
的确,对一个孩子来说,他成长环境中的精神环境往往更重要。家庭的人际关系、情感氛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土壤,孩子最亲的人是父母,父母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交往环境。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需要以完全家庭为基础,缺一方都不行。
父母亲角色不能互相替代
现在男孩子往往缺少阳刚之气,女性化的现象似乎越来越多了,一些男孩从小养成了胆小、依赖、害怕困难等个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亲的角色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母亲的作用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父亲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男性的阳刚之气表现为强烈的事业心,刚毅、坚韧的意志品质和独立性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现今某些独生子女的弱点,诸如:依赖性强、害怕困难、缺少主见等。而男性在家庭教育中较易控制情感,女性则因其理智和情感的矛盾而溺爱孩子。在这种状况下,父亲的作用更不容忽视了。对孩子来说,父爱和母爱是相辅相成的,是造就孩子完整健康人格的基础。
做乐观的父母。
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应该引起父母由衷的欣慰。相信你的孩子,只要他具备正常的遗传素质和脑发育,都能成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何必人为地设置障碍呢?父母依据孩子固有的素质培养他,孩子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此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整理 殷健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