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山地型;旅游乡村;公共空间;风貌营造
近年间,随着社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群厌倦了城市中灯红酒绿的生活,纷纷涌入乡村体验宁静和安逸,从而带来了“乡村旅游”的热潮。外来人化作游客,逃离快节奏的生活模式,通过游览乡村美景,体验田园生活,得到心理放松。村民借助“乡村旅游”的契机,发展娱乐、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获取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在《易传·系辞》有云:“上古穴居而野处。”所描述是古人初始的居住方式是“穴居”,即现在的山居。[1]经过漫长变迁,逐渐形成如今的“山地型村落”。山地型乡村作为古人择居方式下形成的极具特色形态的产物,在国内十分常见,如皖南、赣南、贵川等地区。因此,在“乡村旅游”中对山地型乡村保护与利用是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然而,公共空间作为村民与游客生活、娱乐、交往的综合空间场所,是村落自然、生活、社会风貌的主要载体。[2]在山地型乡村中,其公共空间风貌营造方面,可能受到自然地势、资源、气候条件及经济状况等影响,而面临各类难题。如何抓住山地村落的特征,营造出满足游客需求的公共空间,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婺源县篁岭村为例,通过对公共空间风貌的特色分析、总结,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营造策略,以提升山地型旅游乡村品质,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1.山地型旅游乡村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山地型旅游乡村,通常位于山岭、山谷组成的山地上。[3]由于地域区位特殊,村落与周边联系较弱,交通不便利,经济落后,导致村落规模小,人口少。村落空间格局通常受到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影响,而呈现出山地村落公共空间的多个特点。
1.1村落公共空间的集约性
山地村落受地势限制较为明显,适宜建设土地资源紧缺,难以形成平原型村落中尺度较大的公共空间。山地村落通常顺应场地地形现状,构建高低错落,自然灵活,不规则,尺度较小的活动空间,具有紧凑和集约的特征。
在山地型旅游村落中,公共空间集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村落街道多变狭长,通常以主街为空间纽带,串联多个开敞空间,承载村落的交通、商业、驻留、游玩等功能需求;以巷道为次要空间轴线,一般沿主街呈树枝状向两侧延伸,步行为主,随机性强,与地形间的契合度较高,主要承担生活需求。街道通常受到高差影响,部分街道横向空间不足,导致街道局部空间狭窄,而部分空间富余时,街道空间宽敞,构成较大的汇聚人流场所,因此在类似村落中常现船型梭状、鱼骨状、树枝状等街道空间形态。二是村落人口稠密,土地资源限制,导致村落建筑密度高,建筑围合空间小,出现细小的巷道,使人感觉临街建筑相对高耸,形成山地村落特有的“深街窄巷”的空间尺度;三是山地村落公共空间主要围绕宗祠、庙宇等布置,面积相对较大,而其他生产、生活、游憩空间的面积一般较小,不规则且灵活多变,常用“见缝插针”“空间错层”的方式布局。
在用地集约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村落资源,营造适宜村民生产、生活,游客休憩游玩,空间活力丰富,包容性较强的山地特色空间。
1.2村落公共空间的立体性
与平原型村落不同,山地型村落通常会运用竖向条件,塑造立体的公共空间。《林泉高致》有曰:“山,大物也,其形欲耸拨,欲上有盖,欲下有乘,欲前有据,欲后有倚,欲下瞰而若临观,欲下游而若指麾,此山之大体也。”[4]反映出山地村落立体形态的多变。
第一个凸显之处,是台阶数量多且曲折多变,台阶一般作为次要巷道连接两个平面上的线性街道空间,为了减少台阶道路的工程量,砌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如麻石、青石板等,同时强化了山地村落氛围。台阶尺度大小较为随性,通常顺沿山体竖向高差或宽或窄,山地竖向的变化使得台阶形态也丰富多样,曲直蜿蜒;第二个突出的特点是村落建筑群体依山就势,依托地形的高低落差,布置小间距,高密度,层叠状的房屋,整个建筑界面空间顺着等高线趋势呈现出次栉比鳞的韵律和层次,凸显了山地景观特色;第三,通过对不同水平空间进行布局与联系,构建立体的活动空间以及景观小品,使游客能看到由于地形高差而形成的“步移景动”的景观风貌。
鳞次栉比的建筑,竖直曲折的阶梯巷道,高低错落的庭院空间,以及农业景观形成梯田景观,构成了山地环境下的立体式景观体系。
1.3村落公共空间的丰富性
村民为了日常交流、交易等活动,通常会在人流量大区域自发性的构建村民停留、娱乐的场所,形成小规模、不规则的活动空间,如水口村头、古树崖边、街道拓展空间等,村民在这些空间里停留驻足,沟通交往,慢慢形成具有人情味山地型村落的生活空间。山地型村落交通空间,村落建筑依地势建造,除了有平面街道体系外,也有立体交通系统。由于山地建设用地狭长,使得诸多建筑一层连接街道,二层通过搭建平台与上一层村路连接,建筑变成了大型“电梯”,连接上下两层街道。[5]山地村落集会空间,通常结合宗祠、寺庙、公建而形成人流汇聚最大的公共空间,主要分布在村落入口、中心地段,或者地势较高区域,此类空间除了供村民举行仪式活动之外,也进行交易交往等活动。
山地型村落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依托山水格局特色以及自然朴素的营造观念,形成具有山地型多样的景观空间。因为地形条件限制而构成多变丰富的立体化的景观体系,如临山空间、滨水空间、山地建筑空间、风水林景观等。这些景观空间也为人群提供了游憩与亲近自然的机会。
2.山地型旅游乡村公共空间风貌特色分析——婺源县篁岭村
2.1篁岭村村落格局
篁岭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是一座距今近六百年的徽州古村。[6]现为婺源县4A级景区,有“地无三尺平”的地貌特征。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坡面错落排布,千棵珍奇古树环绕水口,万亩梯田簇拥于村落的西南侧。[7]
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依山临崖,层楼叠建,以“天街”为轴线,以宗祠入口空间、晒秋美宿广场空间、众屋集会空间、最佳观景空间、天街牌坊空间为主要空间节点,构成“一轴五空间”的形态格局。
2.2街巷空间
篁岭村由于山地地形,可建设用地较少,街巷空间比较局促。篁岭村以“天街”作为街巷的主轴,约数百米,村庄内所有民居建筑基本是围绕着天街分布。然后,从主街上开发出多条岔路,顺从地势高差,通往每一栋建筑,其中岔路巷道多为阶梯路,形成山地村落常见的“鱼骨型”(图1)街巷之一。
针对游客不同需求对“天街”空间进行功能分区。有游客偏好闲逛散步,有游客喜欢休息驻留,为了尽可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设计者对“天街”进行“动静空间”的区分。在动态空间中,村落因地
制宜,围建或宽或窄,或高或低的街巷空间,如“天街”串联了开敞空间、临崖街道、临山街道、阶梯街道、建筑街巷等多种街道空间,构建了山地村落的街道景观。对有条件街道进行局部拓展,围合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开敞街道空间(图2),以承载更多来的游客,提供驻留休憩的静态区域。
图2“天街”不同形式的街巷空间分布
天街两头路幅宽度较大,与广场结合,形成两个入口空间,为用地紧张的山地村落提供良好的人流汇聚与缓冲空间。主街中段建筑密集,建筑通常用于商业开发,沿街人流较大,活动频繁,篁岭结合主街一侧的边角、细碎用地,将街道进行局部扩大,形成宽窄不均的街道空间,以容纳更多人流。同时布置休闲小品、座椅,以满足游客驻留休憩的需要。主街东南端在遵循地势高差的前提下,寻找出最佳的视线廊道,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摄影空间(图3),彰显村落风貌。
图3 天街上的最佳观景及休憩空间
2.3临水空间
山地型村落选址,通常遵循“背山面水”的理念,水是营造空间环境,塑造乡村风貌的重要因素之一。[8]对临水空间营造也是山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篁岭村,从北端山体衍生出一条南北向的溪流,水面宽处约5米,窄处不到0.5米,顺延着地势流淌,蜿蜒穿过村落,没入南边的山谷梯田里。沿着线形水流的方向,结合高低落差,在溪流的两侧建造了二十多栋“整体风格相似,形态各异”的建筑,并与水系围合成宽窄不一的临水步行台地空间(图4),被称为“水街”。利用流动的水溪,结合篁岭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不同的山地村落临水景观效果,比如运用从村民手中收集而来的石磨盘沿水系方向进行层叠,搭建具有趣味性的小品,或利用村里的石头进行堆砌,使溪涧分层,形成小型叠水景观或是瀑布,又或依托水流的自重力,在高差大,较开阔的区域,营造“前村后村水车声,咿咿轧轧终夜鸣”的农耕景观。
图4 篁岭村临水空间营造布置图
篁岭村对“水街”的营造,是对“天街”街巷空间的拓展与延续,丰富村落的线性空间形态,整个水街与周边山体、林木、建筑共同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对于水溪的改造以自然环境修复为主导,避免过度的人工痕迹,营造出了宜玩、宜游、宜留的临水休闲廊道。
2.4广场节点空间
广场节点空间,是村落中最常见的公共空间之一,规模、形态、功能都有差异。篁岭村以“天街”为轴线,连接“曹氏宗祠—入口广场、晒秋美宿—广场空间、众屋—集会空间、最佳观景平台、天街牌坊—开敞空间”等五个主要活动区域(图5)。
图5篁岭村落主要空间分布
对于适宜建设用地紧张的山地型村落而言,能够使村庄内不同功能的广场空间系统的连续在一起,是较为罕见的。然而,篁岭村是对“天街”周边琐碎地块进行街道拓展,从而形成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结构不一的节点空间,即是“天街”或宽或窄的特点。在游客量较大时,一定程度缓解游览流线上的流量问题,从而提升山地型村落土地的使用率。
篁岭村宗祠入口空间主要以汇聚、缓冲人流为主,在场地上加以“篁岭”字样的景观小品进行入口强化,使游客具有“进入感”;晒秋美宿广场空间,为酒店等候服务,在保持良好景观视线上,能容纳一定客流;众屋集会空间,主要是对原村落集会空间场地进行更新,设置趣味性的设施、小品等,营造出有吸引力的驻留空间(图6);最佳观景空间,在美食街与特产街的转角处,是整个村落内视野最好的区域,主要为游客提供较好的摄影、拍照及休憩平台;天街牌坊空间,为入口空间,体现村落的文化气息。
图6 晒秋美宿广场空间(上)、众屋集会空间(下)游客活动行为
2.5建筑空间
作为传统村落建筑的代表之一,篁岭村建筑群体顺应地形高差,在建筑形式、空间肌理、色彩、材质以及营建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篁岭村古建相当丰富,类型繁多。
篁岭村具有三大突出的建筑空间景观。一是由于地形高差限制,导致整个房屋建筑群成为扇形合抱状,建筑空间界面具有层次感、秩序感,如今成为了代表篁岭村山地特色的一大景观(图7)。
图7篁岭村落鳞次栉比的建筑空间界面
二是土地资源紧凑,导致用农业生产的晾晒空间严重不足,篁岭村民结合房屋,搭建晾晒空间,在建筑二层平面上延伸出水平支架,用匾晾晒农产品,目前也已衍生为独一无二的“篁岭晒秋”(图8)风貌。三是“天街”古巷旁的老建筑,前店后坊、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展现了徽州三雕工艺的精美绝伦,其中以官宅、商宅、茶坊、酒肆、书场、砚
图8篁岭村民支匾“晒秋”现状图与示意图
庄、篾铺等商业功能为主。[9]利用建筑形式与建筑细部的变化特色,结合街道空间,打造能够吸引游客“视线停留”,驻足游赏的建筑界面景点。
篁岭村对原有旧宅采取“原址修缮,原貌修复”方式进行更新,并对其他地域的具有徽州文化的古建进行异地搬迁保护。[10]避免了古民居在原址地坍塌消亡,也弥补了篁岭村的建筑空缺,延续村落原有建筑肌理。
3.山地型旅游乡村公共空间风貌营造路径
3.1村落格局的保护与延续
山地型村落的形态格局演变通常是长期遵照自然规律、尊重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空间拓展基本是在顺应自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11]。其公共空间建设应依山顺势,与周边山体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凸显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村庄内的台地、陡坡、谷地、冲沟、名木古树等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与利用,根据山地特点,合理优化与改造村落的地形、水系、道路等,强化村落空间形态的连续性,并尽量避免“城市化”改造手段对村落形态造成的破坏。同时,通过点景、框景、借景等塑造方式,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公共空间营造中,提升山地村落公共空间的品质,延续村落形态格局。
江西婺源县古坦乡菊径村—中国最圆乡村,浙江兰溪市高隆村—诸葛八卦村等,都是以村落格局而闻名。因此,对山地型村落格局的保护与延续,作为吸引游客的景点,在公共空间营造时,应遵循村落形态的整体性、地域性。
3.2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整合
在山地型村落公共空间营造中,应对公共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分析村落空间内在的结构特征,尽量延续旧有的空间构架,完善空间结构的秩序感,增强各空间的连续性。山地型村落通常以高密度建筑群落凸显出独特的图底关系,体现出以街巷为主的空间结构,其中街巷空间一般以鱼骨型、船型、树枝型等结构为主。对街巷空间的优化,是对原有村落空间结构的保护,也是对街巷空间、开敞空间以及建筑围合空间三者间的延续。保留主要空间结构脉络,在顺承原有村落空间结构基础上,合理规划新的空间线路,形成较为完善的、整体的空间结构体系。
篁岭在公共空间改造中,对原有街巷空间的功能与结构进行分析,重点保护与修缮主要街巷空间—“天街”,在保持鱼骨型路网结构原则上,对绕村道路也进行优化。一是优化村落道路体系,强化村落各空间的关联性,增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二是营造舒适的街巷空间尺度,合理布置小品景观,以提升空间活力,为游客游览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空间体系。
3.3空间功能的强化与完善
山地型村落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对公共空间营造应该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注重舒适的尺度,布局适宜的游览路线,并考虑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结合。若旅游村落中依然有村民生活,应为他们留有私密的生活空间。按照公共空间功能需求,山地旅游村落可分为游览空间、集会空间、商业空间、驻留空间、生活空间等诸多功能空间。前四类空间以旅游服务为主,游览、集会和商业空间作为“动态”活动空间,通常布局在村落较为核心的区域,激发整个村落的活力,其中商业空间通常结合主要街道营造成繁华的商业街区;驻留空间作为村落的“静态”驻留空间,一般处于村落相对僻静的区域,也可以依托地势打造成趣味的立体的休闲空间。生活空间是为村民保留的私密生活区域,尽量与其他功能空间独立,以保证村民日常生活的运行。
因此,对山地型旅游村落公共空间功能进行强化与完善,以充分发挥空间的价值。
3.4建筑空间尺度与形式的延续
在山地型旅游村落建筑方面,遵循自然地势的基础上,分析村落原有建筑空间尺度与形式的特征,在保持村落建筑空间尺度关系下,并控制新建或者复建房屋与公共空间的相对比例,维持村落空间原有密度,保证新旧肌理延续性。针对山地乡村建筑空间结构、建筑体量、高度、构筑材料、色彩以及建筑界面等要素进行分析,做到“修旧如旧”,避免大体量、现代化的建筑尺度与形式破坏传统建筑空间肌理,造成建筑空间延续的断裂。在建筑细部塑造方面,尽量结合村落文化特征,丰富村落建筑的界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建筑立面细部塑造,营造出“可观可读”驻留空间。篁岭建筑,利用“石雕、砖雕、木雕”技术对建筑立面(门头、窗口、屋檐)进行修饰,并延续徽州文化中“马头墙、花格窗、青砖灰瓦”[12]对建筑外部进行改造,以凸显村落特色文化。
通过保持山地型旅游村落空间的协调性,塑造符合当下村民与游客的需求空间,有利于游客体验公共空间所延续的场所精神,也触发村民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记忆,促使新老建筑空间的感知续存。
4.结语
山地型旅游村落,遵循地形地势的肌理关系,充分考虑山地村落的用地紧凑、地形高差大、景观丰富的特征,抓住其地域特色,对村庄内各类公共空间进行更新,营造出具有山地型村落风貌的公共空间,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游玩体验和视觉感受。
参考文献
[1] 赵涵.帛书《易传》三篇阴阳观辨析[J].周易研究,2019(04):14-24.
[2]唐珊珊,张萌,于东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类型及传承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9(01):113-116.
[3]刘立攀.基于山地传统村落保护模式的南弄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4]郭熙.林泉高致[M].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5]陈行,程露,车震宇.非宜居特色村落历史资源保护利用浅析——以婺源县篁岭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05):113-119.
[6]王淼.山崖上的古村落——婺源篁岭[J].中华建设,2018(03):156-158.
[7]李春富,吕利云.篁岭模式:基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下的新型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旅游评论,2015(03):91-96.
[8]陈伟煊,陈继腾,储金龙,张俊.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07):30-36+44.
[9]周其蓁.传统村落建筑美学研究——以婺源县篁岭村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06):126-128.
[10]裴路霞. 篁岭开发是古村生命的延续[N]. 中国旅游报,2015-07-08(C04).
[11]丁玲,林兵.生态文明视角下风景名胜区村镇居民点规划策略——以龙脊风景名胜区重点村寨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9,35(21):85-90.
[12]郭庆. 产权置换模式下婺源篁岭景区-社区竞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乡镇景观风貌提升体系构建及其规划应对研究”(编号:51768026)
作者简介:罗奇(1964-9),汉,男,江西南昌,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
邬书海(1993-9)汉,男,江西南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论文作者:罗奇,邬书海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村落论文; 空间论文; 山地论文; 建筑论文; 乡村论文; 街巷论文; 游客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