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宁保险率先杀入粤沪两地美国投资机构遥控布点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中国论文,两地论文,机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你喜爱的车投保出险后,一家保险公司对你说:“我们会处理,不过这几天你将走路上班。”而另一家公司则说:“我这几天借你一辆车开着,事情很快就会处理完毕,马上你就可以开自己的车了。”你会倾向在哪家公司投保呢?这种选择马上就会实实在在地摆在你面前。
日前,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宣布,德国格宁保险公司被批准在已经开放的上海、广州和深圳三座城市中开展业务,并且没有经营时间限制。而在2002年元旦过后的一个月内,龙华(lowa)汽车俱乐部在北京的10间小型社区工作室同时开业,在喧闹的北京城内,这些门脸的开业,并不是什么重要新闻,可在美国南部的迈阿密海滩,龙华与美国投资机构关于未来36个月内定期回购社区工作室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
格宁死盯汽车保险 龙华替外资做嫁衣
1904年由罗伯特格宁在德国科隆创办的格宁保险集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及近一个世纪的洗礼之后,格宁保险成为全球五大工业保险商之一、全球第六大再保险公司及全球三大信用保险公司之一。并且是全球惟一一家由家族经营的大型保险集团,全球雇员达12500多人,在3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现执掌格宁帅印的罗尔夫格宁是创始人罗伯特格子之孙,持有格宁保险集团70%的股份;另外的30%由德意志银行持有。而格宁保险集团现任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赤玉根博士2001年10月30日就曾在北京表示看好格宁在华的车险业务。
实际上,2002年1月4日在我国获得保监会批准可以在上海、广州和深圳(另有十个城市计划在两年后相继开放)开展财产保险业务的德国格宁保险公司,已经提出我国入世后在车险产品中提供附加服务,即当车险客户的车出险后,他们会先借给你一辆车开。这种高附加值的服务肯定会吸引很多国人在外国保险公司投保车险。
另一个与此类似的紧盯车险市场这块“肥肉”的消息是,在未来的36个月内,龙华汽车俱乐部将在北京开设100家左右的社区工作室,并与上海广州等城市实现连锁。届时,境外保险机构将通过并购参股的方式,取得这些社区工作室的经营权,同时,到2004年,北京将开放保险市场,境外保险公司通过收购这一密集的社区网络,可以立刻展开与中资保险公司正面竞争。这种面向未来的收购,显现出今后保险市场竞争的残酷与惨烈。实际上,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境外保险机构,早就等待抢滩中国保险市场,从现在起,北京将在未来2年内开放保险市场,境外保险公司是不会等待开放之时再进行筹备的,他们会采取一系列的市场拓展策略,最直截了当的做法就是收购成熟的社区工作室。以美国著名的AAA汽车俱乐部为例,他在美国有4500万会员,有1000多个社区工作室,为会员提供汽车维修,汽车保养,汽车救援,会员旅游,会员折扣等多种服务。
作为家庭稳定,事业稳定,收入稳定的有车一族,AAA汽车俱乐部的会员自然受到各家保险公司的追逐。通过近百年的参股,控股,收购等资本游戏,美国汽车俱乐部的社区工作室已全部演化成保险代理机构,成为美国最大的保险代理机构,2001年保险收入达280多亿美元。占美国汽车保险市场的70%,人寿保险市场的30%。社区保险工作室的客户一般稳定在1万~2万人。
社区工作室与普通保险代理机构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良好的客户界面,普通保险人员与客户保持接触时,话题就是保险,其余都是铺垫,时间长了,难免尴尬。而汽车俱乐部的主题既可以是汽车维修,汽车保养,也可以是汽车旅游,汽车时尚。最后才是汽车车辆保险与开车人的人寿保险。而顺便带出的保险业务才是它的核心盈利点,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是许多保险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
与狼共舞 中国车险业 近水楼台难得月
为拓宽消费领域,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国家把轿车作为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汽车保险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近年来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已有蓬勃的发展,车险的保费收入占产险保费收入的60%,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龙头险种。目前全国共有9家中资保险公司经营机动车辆保险业务,险种主要是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以及盗抢险等9个附加险。截止到1999年底,共承保机动车1494.4万辆,保费收入共计306.8亿元,赔付支出为170.9亿元,赔付率为55.7%。有关专家对此的评价是:车险即将成为本世纪中国保险市场最炙手可热的险种。无论是刚刚直接获准在广州、深圳和上海经营保险业务的格宁保险公司,还是在大洋彼岸遥控龙华成立的保险社区工作室的美国那家投资机构,他们的共同点是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中国汽车保险市场。
不久前,北京保监办对5000多位北京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2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入世后一定会选外资保险公司投保;48.8%的人在服务水平相当的前提下,一定要选中资保险公司。由此可见外资保险公司的吸引力,因为外资保险尚未进入北京,就已有了两成的潜在客户;而中资保险公司只有在提供服务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才能保有近5成的份额。但无论从资金、规模和管理等方面看,中资公司很难在服务上与外资公司水平相当。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客户转向外资公司。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潜力的汽车保险市场。在未来的国际汽车保险市场竞争中,中国汽车保险行业无疑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实力非常薄弱,能不能把这种优势充分发挥还是个问题。近年来;国内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发展很快,其保费已占全部财产险保费的60%以上。应该说国内机动车辆保险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入世”后,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将会越来越快。于是,有人预言,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国内从事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公司将会面临更大困难。
外资保险公司已充分看到了我国包括车险在内的保险市场的潜力,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19家外资保险公司共27个经营机构,3家外资公司在筹建中,另有100多家外资公司在我国建立了200余个代表处。这还不包括今年9月获准在我国开展或扩大业务的8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数量上,外资保险机构已经超过了中资保险机构。仅在北京,外资保险代表机构就达到82家。这对我国投保者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中资保险机构来说则是不小的挑战。
对大多数购新车的车主来说,购车时早已成为各类保险公司瞄准的目标。如果自己不想操心,一个电话过去马上有人上门服务。实行自定费率以前,新车首保的优惠一般是80%,不仅各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使出浑身解数争抢客户,更突出的是,占尽天时地利的车行也早已成为大大小小的保险监业代理人,结合手中的卖车实权,与客户周旋时更多了一层砝码。不少保险公司已经将车辆保险的营业窗口开到了汽车交易市场。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政府对保险领域实行保护政策,国外保险公司难有作为,加入WTO以后,境外保险公司快速进军中国市场,最简单直白的办法就是迂回收购社区工作室,再透过社区工作室的保险服务争夺普通客户。现在,这种竞争态势已经昭然若揭,那么,中国的保险机构是否也像中石化一样,主动挑起汽车加油站收购战,顽强捍卫自己的固有疆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