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 442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及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腹泻患儿1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及艾灸治疗,治疗3 d 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能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药;穴位贴敷;艾灸;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23.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103-01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中医称泄泻,多因外感风寒或暑热,内伤乳食,而致脾胃运化失常.是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科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艾灸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疗效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腹泻患儿168例,病例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以胃肠症状为主,表现为患儿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或溢乳、腹胀、腹痛、每天大便数次至10次次左右,可呈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或呈蛋花汤样。大多数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其中男98例、女70例,年龄6个月~3岁,病程1~7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
1.2 方法 行常规治疗,预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整饮食,合理使用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敷脐及艾灸治疗。药物制备:吴茱萸、肉桂、丁香、木香、五倍子、鸡内金各等量研磨成细粉,用醋和蜂蜜调成糊状、置脐部,使用专用贴片外固定,1日1换,5天为一疗程。艾灸艾条灸神阙、灸10~20min,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1日2~3次,病情好转后改为1日1次,直至治愈,治疗3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组委会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3],显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恢复正常,3次/d,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内大便由水状或稀水糊状变为糊状,4次/d,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若是正态分布用方差分析,组间组内比较,若是非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P< 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平均止吐止泻和退热时间及显效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止吐止泻退热时间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3 护理
3.1 常规护理
3.1.1饮食护理 腹泻期间和恢复期要及时调整患儿饮食,达到减轻 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之目的。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需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待腹泻停止后再恢复辅助食品,必要时喂腹泻配方牛奶,禁食油腻食物。
3.1.2 静脉补液 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按照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正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
3.1.3 严密观察病情
3.1.3.1监测体温变化 对于高热者给予头部冰敷等物理降温方法,擦干汗液,及时更衣,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3.1.3.2密切观察脱水程度 通过观察患儿的神志、 精神、 皮肤弹性、 眼眶及前囟有无凹陷、机体温度及尿量等临床表现,估计患儿脱水的程度,同时要动态观察经过补液后脱水程度有无改善。
3.1.3.3密切观察排便情况 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颜色、气味、性 状、量,及时送检,做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3.1.4臀部的护理 由于婴幼儿皮肤较娇嫩,且患儿的大便呈酸性,对臀部有较强的刺激性,因此在患儿每次大便后要立即用温水洗浴,尽量 保持肛周干燥。勤换尿布,选用柔弱布类尿片,以预防上行性泌尿 道感染、 尿布疹和臀部感染。
3.1.5心理护理 腹泻急性期患儿常常有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易 引起家长的不良情绪,因此要给给予家长心理护理。首先要对家长讲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给予家长心理安慰、避免急躁、 焦虑情绪,使其取得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以高度的热情,责任心、同情心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3.2 中药穴位贴敷的护理 中药穴位贴敷前向家属讲述治疗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贴敷4h后观察患儿局部皮肤情况,若患儿自觉有明显灼热、痒痛时,立即取下贴敷的中药。中药贴敷一般24 h 后揭去,用温水拭净贴敷部位,观察皮肤有无破损、皮疹、水疱,若贴敷处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无需处理,待局部症状好转后可以继续使用;如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润、患儿痒痛明显则停止使用。
3.3艾灸灸法的护理,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为了防止施灸过程中艾灸灰落下,灼伤患儿皮肤,可以在施灸部位加一块无菌治疗单中的无纸布,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对不配合的患儿,可以睡着后再施灸,
4 讨论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观察组应用我院自制的小儿腹泻贴治疗,腹泻贴中吴茱萸、肉桂、丁香等药性辛温,气味芳香浓烈,取其辛能行能散,香能走能窜,温能散能通之性、诸药合用,能行气散寒止痛,温肾助阳止泻。而神阙穴(肚脐)为任脉之要穴,为十二经脉之总枢。外用药物贴敷脐部由经络循行输布于全身迅达病所,即可达到治病的目的。从解剖特点看,脐部皮下脂肪极少,脐下又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及丰富的毛细血管,故药物易于吸收。中药敷贴脐部后,再施以艾灸治疗,药性可通经贯络而作用于全身,调节肠胃气机,药穴合用,达到清热或散寒化湿消滞止泻之功。
5 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法疗小儿腹泻,腹泻很快就停止,免去了患儿打针吃药之苦。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 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9
[2] 方鹤松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临床儿科杂志,1994,12(3):184.
[3] 洪文澜.实用儿科手册[M].第2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05.
作者简介:李霞,本科学历,主管护护理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一年,先后在急诊科,外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08年担任儿科护士长一职至今,擅长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新生儿的护理,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发表论文十几篇,曾荣获十堰市优秀护士和十堰市优秀护理管理者。
论文作者:李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艾灸论文; 患儿论文; 中药论文; 穴位论文; 小儿论文; 大便论文; 皮肤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