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六个结合_高校学生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六个结合_高校学生论文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六个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高校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而要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如下六个结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时期的大学生马列主义理论功底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难辨是非,加之脱离实际、脱离国情,易感情用事。所以,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个轮子一起转,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教育是盲目的,没有实践支持的理论教育则是空洞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加强和改善理论教育的关键是要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通过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认识问题的本领,交给他们解决思想问题的钥匙。只有从理论上赢得大学生,才能不断强化他们在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新的正确认识。

此外,由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善于独立思考,对生硬的说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而应培育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新载体:一是统一认识、精心组织;二是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建立好社会实践基地;三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好社会实践活动;四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机制,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落实;五是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提高社会实践的成效。

二、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应是教师在充分启发大学生自身觉悟的力量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基础上的教育引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教师的教育引导两者的结合,便是“内因”与“外因”的结合。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可能。在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客观因素固然重要,但不可否认人的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而教育者的重点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翔实的材料,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去分析、去思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果没有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迫切愿望,再好的道理也会听不进去,不入耳怎能入脑?完全被动地接受教育,思想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当然由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教育者要适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及时发现,剖析他们思想深处存在的疑点、难点和热点,若只有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作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而无教育者的适时导向,便很难产生由“悟性”到“理性”,由朦胧到明晰的飞跃。

三、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是指普遍教育与典型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中的思想问题既有普通的带倾向性的深层思想问题,也包括个别的某时存在的特殊的思想问题,同样普遍的深层思想问题,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身上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表现。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注重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发现深层思想问题要从个别出发,从每个具体的思想问题起步,通过对大量具体的、特殊的思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普遍性、倾向性的深层思想问题,即影响面大、影响度深的重要思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则应从一般出发,抓住了面上的问题就是抓住了问题的主流和大局。一方面要对全体学生普遍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正面教育,统一组织专题辅导,形成一种教育氛围;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在深层思想问题上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少数思想偏激的学生,要采取个别谈心的方法,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而要做好个别谈心工作,首先就要知心,那种没有把握对方心理,无的放矢的谈话,往往事与愿违,劳而无功。其次,要多用商讨式、启发式。以商量讨论的形式、口气谈话,能够使人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辨明问题,论清道理。

四、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仅有思想教育而没有严格的管理是不行的,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同时我们所培养的人才,除应有先进的思想、过硬的本领和强健的体魄外,还必须要有法制观念、时间观念、竞争意识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仅依靠思想教育是不能完成的,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才能达到目的。这里说的严格管理,应体现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必须认真执行大学生行为规范,并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如学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奖惩制度、作息制度以及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和粮食等各项规定。

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思想教育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加强思想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自觉地服从严格的管理,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而且也只有加强严格管理,才能使思想教育体现出规范化和制度化。只有两者的充分结合,才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才能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收到明显成效。

五、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身教同言教相结合,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注重的又一工作方法。以身作则,是无声的命令,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俗语道,教育人的道理,一半是讲出来的,一半是做出来的。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身教与言教相结合,最关键的一条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治思想工作的效率。自身素质高、工作方法得当,对事物洞悉透彻,政治思想工作就能事半功倍。近几年来,高校已经建设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经过实践的锻炼和考验,这支队伍的素质是较好的,是一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条件下,这支队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同发展的形势、变化了的对象相比,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适应,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提高显得既重要又迫切。为此,一方面要求高校党委必须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加强经常性的培养、使用和提高,采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岗前培训、高层次学历进修、社会考察、参观学习、科学研究及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处理好使用和培养的关系,走“双肩挑”、“一专多能”的道路。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党中央领导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牢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用联系、发展的观点,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建立在深刻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坚定信念,从而主动地、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魅力去赢得学生,用自己对社会主义坚定的信念去感染学生。

六、说理与用情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都是有感情、有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这个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情感的感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的共鸣和同情心,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最能起一定的感化作用,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从而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情和理又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结合。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层,处于思想逐渐趋于成熟阶段,他们的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平等意识较强,迫切希望别人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把自己置于批评教育人的位置,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式,这样思想工作还没有做,就在双方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更谈不上心心相通,感情融汇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讲得有理,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要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要平等待人。对待有过失或犯错误的大学生尤其要注意平等相对,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身上错误的严重性,并加以说理分析,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他们思想的转化和进步。

需要说明的是,情理的结合并不是以理换情、一味地迁就大学生不合理的要求。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绝不弃理换情,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标签:;  ;  ;  ;  ;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六个结合_高校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