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麻醉效果论文_王志国

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麻醉效果论文_王志国

宝清县人民医院 155600

摘要:目的:研究0.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复位固定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2例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下肢骨折患者(血栓引起肢体肿痛患者除外),均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选取L3~4施行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7.5~10 mg,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 cm后平卧。20 min麻醉平面未达要求,硬膜外腔追加1∶1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以下称利布混合液)。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用药5 min内起效,15~20 min麻醉平面固定。90.20%患者麻醉平面在T10以下,改良Bromage评分3分者占98.12%,95.10%患者循环稳定,麻醉满意率100%。结论:0.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循环稳定,并发症少,能够满足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下肢骨折复位固定术的麻醉要求。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0.5%布比卡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血液在血管内不正常地凝结,分为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骨折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下肢闭合骨折患者围术期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尤以术前多见[1]。术前发生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发生致命性肺栓塞,给手术麻醉带来极高的风险,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易引发医患纠纷。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下肢骨折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麻醉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及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常规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经过充分地告知围术期肺栓塞的风险,且已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仍然要求尽早手术的患者102例(血栓引起肢体肿痛患者除外)纳入本研究。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50~87岁,平均(71±5.8)岁。同时合并高血压患者21例,糖尿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心电图异常28例,脑血管病后遗症15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股骨骨折18例,髌骨骨折3例,踝关节骨折3例,胫骨骨折12例,股骨复合胫骨或腓骨骨折3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无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持续低流量吸氧,常规监测MAP、SpO2和ECG。取侧卧位,皮肤消毒后铺洞巾,以L3~4为穿刺点进行腰硬联合穿刺,阻力突然消失或出现负压现象,用注射器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流出且注气无阻力,即证明硬膜外穿刺成功[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成功后以25 G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内缓慢推进,突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以0.2 mL/s的速度向前上方注入0.5%布比卡因7.5~10 mg(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25 mg/5 mL,批号:130803,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拔出腰穿针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固定导管平卧。手术床保持水平位,不用调节麻醉平面。腰麻用药5 min内起效,15~20 min麻醉平面固定。20 min麻醉平面未达要求,硬膜外腔追加1∶1利布混合液3~5 mL,以后根据手术情况每小时追加3~5 mL。必要时可辅助应用芬太尼2 μg/kg+氟哌利多2 mg缓慢静脉注射。麻醉穿刺同时加快补液。血压下降≥基础值20%在补液基础上,给予麻黄碱5~10 mg。心率≤55次/min,给予静注阿托品0.3~0.5 mg。术中根据血压、出血、尿量进行补液、输血,晶胶比例2∶1。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用药5 min内出现麻醉平面,15~20 min最高平面固定。92例(90.20%)患者麻醉平面在T10以下,7例(6.86%)麻醉平面达T8,3例(2.94%)麻醉平面达T6。运动阻滞用改良Bromage评分:3分98例(96.08%),2分3例(2.94%),1分1例(0.98%)。本组患者有95例(93.14%)在单次腰麻给药后完成了手术,有4例(3.92%)因手术时间过长需硬膜外腔追加1∶1利布混合液3~5 mL,有3例(2.94%)因阻滞效果欠佳而需追加药物。本组97例(95.10%)麻醉手术期间血压、心率稳定,有5例(4.90%)在麻醉起效30 min内出现血压降低,血压下降≥基础值20%,加快补液同时应用麻黄碱6 mg后得以纠正;至手术结束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有2例女性患者(年龄>75岁)在术毕搬运时出现恶心,给昂丹思琼4 mg后好转。全部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其中优99例,良3例,优良率100%。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常发于伤肢,多在伤后一周内发生。肺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下肢和盆腔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基础病和危险因素包括手术、骨折、心力衰竭、肿瘤、妊娠及口服避孕药等。手术前发生的深静脉血栓增加了患者在转运、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发生肺栓塞的几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医疗安全。尽管已有许多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成功麻醉手术的案例。由于肺栓塞后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对血栓脱落导致的肺栓塞仍不能掉以轻心。手术前应做到充分告知和沟通,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仍需慎重,预防血栓形成、良好的术前评估和精细的术中管理至关重要,且术后仍需高度重视血栓脱落和再发新的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徐志强,方耀忠,廖荣宗,等.下肢闭合骨折围术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93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6):665-667.

[2]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4-19.

论文作者:王志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麻醉效果论文_王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